关灯
护眼
字体:
《地狱刑警》黑暗与忧郁的哥德庞克式魅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黑暗与忧郁的哥德庞克式魅力——黑暗奇幻

奇幻文学,是一棵枝繁叶茂,根源源远流长的参天大树。在这棵大树上,有着许许多多的分叉,标志着不同作者往不同方向努力的成果。其中,最广为人熟知的,有以《魔戒三部曲》为代表的史诗式奇幻;有以《龙枪》、《被遗忘国度》系列为代表的,中世纪式“剑与魔法”奇幻;有以《银河英雄传说》为代表,架空历史式奇幻;有以《哈利。波特》前一、二集为代表的青春校园式奇幻;也有以我们中国文学名着《西游记》为代表的中式奇幻。它们各有特色,以其独特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前赴后继,为幻想文学这棵大树提供源源不绝的新鲜血液,使它长盛不衰。

而在这许多风格各异的奇幻分支上,有一类却总是躲在不见天日的阴暗角落,不为人所深知。它没有史诗的厚重悲壮,没有架空历史的宏大架构,没有剑与魔法的激动人心,更没有校园的童趣活力。有的,只是阴森、黯淡、沉默、压抑。

它就是〖哥德庞克式风格〗(Gothic-punk)的黑暗奇幻。

要了解何为黑暗奇幻,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哥德庞克式风格〗。这实际上是由两个单词组合而成的名词。(Gothic)和(punk)。所谓哥德式,原意有两个解释。前者,为指代一种建筑风格。它由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整个欧洲。主要见于天主教教堂之上。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造型宏大庄严,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后者,即哥德式文学,则发源自十八世纪后期的英国,具有浓厚的“非现实主义”特性,在世界文学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恐怖、神秘、惊悚、以及与现实生活最大程度的相互结合,是它最大特色。

黑暗奇幻的特色不仅在于哥德式风格,更在于庞克(punk)文化的渗透。和前者一样,庞克文化同样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与延伸意义。简单说来,就是一种现代工业文明发展到达极限后,弥漫着反动病态的社会现象。它起源于美国的六十年代,人们将心中愤懑以叛逆的言语、衣着、音乐甚至暴力等方式表达出来。毒品、性开放、奇装异服、怪异发型、重金属摇滚、改装机车等都是它的外在表现。而其内在,则表现为悲观、颓废、和无处不在的末世情意结。

当歌德式风格与庞克(punk)文化结合,正宗意义上的黑暗奇幻,就此宣告诞生。

黑暗奇幻的故事,不存在于虚无缥缈的异世界,也不存在于沉没海底的失落大陆。它就在我们身边发生,在一个充满了世纪末气氛的现代化大都会里展开故事。

主角不是不知世间事,整天没事就玩玩爱情游戏,名字脱离现实刻意求怪的王子公主,贵族千金,而是落拓失意、满脸胡渣,饱经风霜磨难的成年人,与英俊潇洒温柔美丽等形容词丝毫沾不上边。他们身上穿的不是陵罗绸缎、华衣美服,而是充满颓废、永远一成不变的半旧风衣。在他们身边,既没有云影仙山,也没有海市蜃楼,更不存在琼楼玉宇的美景。只有昏暗阴沉的巨大城市迷宫。

这座超级大都市,表面平静,带着病态的繁荣,实质暗地里暗潮汹涌,形势紧张得一触即发。高耸入云的林立高楼构成华丽眩目的外围,当你深入观察时,则到处是臭水横流、垃圾成堆的贫民窟。绝望而麻木的人们衣不遮体,骨瘦如柴,手里提着空空如也的酒瓶,神情呆滞地凝望着永远灰沉沉的天空。饥荒和失业困扰着他们,他们居住的房屋残破不堪,触目皆是破败绝望。政府官僚无一不是贪婪腐败,只手遮天。即使其中罕有地出现了一两名依旧具有正直良心者,也敌不过整体的沉沦与罪恶。每一名富豪都有不为人知的恐怖内幕,他们所拥有的财富,全都染满了受害者的血泪。

巨大的歌德式风格建筑物,是这座城市的标志。它总是厚重而沉郁,带着不祥感觉,拥有着无数尖锐高塔,阴森森充满诡秘。各种诡异雕像装饰在高塔之上,张牙舞爪地威胁与监视着城市的每个角落。只有那随处可见的教堂与圣歌,是无力对抗邪恶的人们唯一的庇护所。午夜的街头上,无数流氓与暴走族驾驶着摩托车纵横飞驰,不时发生枪击与械斗。警察们若非政府派来的走狗,专门抓拿无辜者,便是早和罪犯们同流合污,对眼前的罪恶不闻不问。

在黑暗奇幻的世界里,主角们不是救世主。他们虽然同样大多具有超越常人的能力,但他们无法拯救世界,更无力使这城市的状况有任何改变。他们唯一能做的,只是尽己所能,在极有限的范围内构筑起一处心灵净土,好逃避那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巨大邪恶。偶尔,他们会在于邪恶的永恒斗争中取得一点点上风。然而,邪恶的力量是如此占有压倒性的优势,即使你的胜利看起来多么辉煌灿烂,都注定了只是暂时的,邪恶终将卷土重来,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具威胁性。无论你击败它多少次,都无法动摇得了它的根本,更不用说把邪恶彻底铲除了。面对邪恶的抗争本身,就注定了是绝望且徒劳。

在黑暗奇幻的世界中,一切都既激烈极端,又暧昧不清。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一目了然的。人物的正与邪也难以下一个人人信服的定论。这是属于成年人的奇幻世界,只有在对比现实社会中的种种以后,你才会发现,原来黑暗奇幻的世界是如此真实得恐怖。它总是以一种非常人的视角去透视着我们生活的世界,去剖析和表达着那种阴郁、痛苦和空虚的感情世界。为半虚构背景表达死亡和痛苦等主题的黑色风格。在这里所发生的一切,并非无中生有的荒诞,而是现在中的情形经过艺术加工放大后的延伸。换言之,当你在阅读黑暗奇幻时,请别忘记,你不光只是在阅读一些不可能发生的故事,你实在正阅读着真实的社会,真实的人生。

介绍至此,你是否对〖黑暗奇幻〗多少有些初步了解,并且产生兴趣了呢?如果你想摆脱幼稚,步入成年人的世界,更进一步探索黑暗奇幻的魅力,那么,以下的一些作品,就是你的首选之作。

《再生侠Spawn》

由托德。麦克法兰所创作的奇幻漫画,在1997年8月1日改编成电影全球放映。主角再生侠的形象完全颠覆传统,不再是超人那种完美好男人,而是行事亦正亦邪,道德标准模糊的社会边缘人形象,他甚至不能算是人,只是一具腐烂的活尸!

在故事中,主角是一名被政府出卖的军人,对妻子的爱使他宁愿用灵魂和地狱魔王撒旦作出交易,换取一个重生机会,摇身变成容貌丑陋、身穿红披风、挂着铁链的不死怪物。五年后他回到地球,却发现妻子已经改嫁,地狱也处心积虑地想要摧毁他内心最后的人性,将他收编为地狱大将领军进攻天堂;无情猎杀地狱爪牙的天使更是毫不松懈的追杀他,使他无处容身,只能在加封中挣扎求存……。再生侠的故事,整体风格大胆血腥、风格诡异。剧情牵扯天堂与地狱的斗争,曾经令万千读者为之疯狂。

《蝙蝠侠》

蝙蝠侠是黑暗奇幻世界中的老牌英雄。他的外号就是〖黑暗武士〗。电影鬼才蒂姆。伯顿在1989年所拍摄的《蝙蝠侠》和1992年的《蝙蝠侠之再战风云》,就充分运用了哥德庞克式风格的手法,完美再现了蝙蝠侠故事的冰冷、阴沉精神。电影中弥漫始终的哥德式风格建筑、诡异的黑色幻想气氛,以及古希腊悲剧式的戏剧冲突,使它完全摆脱漫画中本来仅有的幼稚成分,成为值得读者反思的文化大餐。而2005年的《蝙蝠侠之开战时刻》,则更进一步,让英雄成为凡人,令白天变成黑夜。阴暗、孤独、冷漠,充满悲剧性和超现实黑色幽默感的人物,因为双重身份而无所适从。主角蝙蝠侠的思想更背负无比沉重的包袱,始终在恐惧中苦苦挣扎,比起蜘蛛侠式的荷里活式简单直白,可谓远远高出了一筹。

《魔鬼代言人》

这部电影根据安德鲁。内德曼的小说改编而来,在这个故事中,人们仿佛能感觉到超自然的魔力,正在法庭上空旋绕。由万人迷的奇诺。李维斯饰演主角——律师凯文。洛马兹。他和妻子玛丽。安一道来到纽约,参加曼哈顿着名律师事务所的招聘考试以展示法律才能,这家律师事务所老板叫约翰。米尔顿。起初一切十分顺利,凯文夫妇大受老板器重,连接接手重要的案件。然而,由于凯文太忙,无暇顾及他的妻子,玛丽很是苦恼,渐渐地迷上了玄学。凯文则在工作中喜欢上了一位神秘红发女郎。表面上凯文功成名就,美满幸福,实际上过去美满的家庭正处在破裂的边缘。而这一切,都是来源于撒旦的阴谋…

《惊情四百年》

脱胎于史铎克(BramStoker)的《吸血伯爵德考拉》,完成于十九世纪末叶(1897年)。

公元1462年,德考拉伯爵受命出征,谁知就在他获胜之时,谣言却流传他已战败被杀。他的妻子莉莎悲痛欲绝下自尽,班师回国的德考拉面对妻子尸体。愤怒地责问上帝,用长矛刺穿了十字架上的耶酥,从此投向魔鬼,以鲜血作为生命,成了永生不死的吸血伯爵。

四百年后,1897年的伦敦。年轻律师约拿受命到德考拉城堡去办理地产手续。德考拉伯爵发现约拿的未婚妻美娜与莉莎惊人相象,认定美娜就是莉莎转世再生。他决定找到美娜,找回自己遗失四百年的真爱……

迷离而凄美,跨越四百年时空,生死不逾的真爱。为吸血伯爵的多情、优雅、高贵形象打下了所有基础。可以说,没有这部小说,就没有了今日在众多奇幻作品里大放异彩的血族。它一举奠定了吸血鬼的所有特征。可以说,它正是黑暗奇幻初期历史上最具有分量的重量级作品。

《变身怪医》

由英国作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于1886年发表。这部作品对于人性善恶的刻画是如此经典细致,以至于故事书中的主人公杰凯尔医生和海德在英语中也成为一个习惯用语——Dr.JekyllandMr.Hyde(杰凯尔医生和海德先生),就特指有双重性格的人:一面善良(杰凯尔医生),一面邪恶(海德先生)。

小说主角杰凯尔是个心地善良的医生,他偶然研制成一种药剂,喝下去后变得形象猥琐狰狞,觉得一切社会道义与义务感的束缚都消失,成为邪恶卑鄙的人。天亮前他又配了药喝下去,恢复了原形。本来是想通过这样的变化在晚上释放自己的压抑与苦闷,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随着时间推移变身次数的增多,海德越来越强大,在海德即将占了上风完全占据他的心志的时候,杰凯尔终于下定决心毁灭了自己。

杰凯尔医生与海德先生的不断变身,体现的是善与恶的斗争。善与恶都是真实的我,一体共存,无法单方面舍弃哪一方。无论单纯的善和恶,都不足以支持一个人生存下去,而要生存,就必须不挺地在善恶之间作出抉择。这种挣扎不但贯穿小说故事,也在真实生活中不断的重演。因为每个人都具有多重的性格或者心情,这正是人性的缩影。这部经典小说不但是科幻名着,更可当作心理研究类来通读。曾经被李安导演搬上银幕的电影《绿巨人》,就受到了杰凯尔医生与海德先生故事的深重影响。

补充:

黑暗奇幻最有魅力的地方,不光在于黑暗中的反思,更在于黑暗中的微弱却不根绝的光芒。

哥特这名词,最先起源于法国,但在德国发扬光大,哥特一词在德语里的意思是‘疯狂‘或‘癫狂‘‘狂乱‘等。德国的许多教堂建筑都是哥特式的,最有名的是科隆大教堂。其建筑特点是:广泛运用线条轻快的尖拱卷,造形挺拔的尖塔,轻盈剔透的飞扶壁以及彩色玻璃镶嵌的修长花窗。哥特式教堂外观巍峨挺拔,内部空间高旷,造成一种向上升华、天国崇高的感觉。

哥特式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外部装饰的雕像,(继续搜得)哥德式的雕刻都是附屬於建築,特別是教堂的建築,其人物造形纖瘦修長是受拜占庭的影響。柱子和門板沒有一處空著,刻滿了聖經中的人物,及來自異教傳統神話裡的魔鬼。其風格有希臘式的美感,不同於拜占庭藝術的僵硬衰弱。比其他中世紀美術柔和化,一方面也是民眾信仰形態的轉變,雕像從壓抑的感情轉為溫暖和平氣氛。如大量聖母像之出現。

哥特风格便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其实在文艺复兴期间,欧洲内部动乱不断,除了德国,其他国家国王都没有实权,诸侯林立,各自为政,关税紊乱,基督教世界也不安宁。有三位教皇之争、基督教改革运动等。上层社会普遍对基督教心存怀疑,但是普通民众仍需要心理上的支撑。而当时各种教派邪教巫术迷信也很流行反正就是个乱七八糟热热闹闹的时期呀。教会聚敛了大量财富以支持文化教育艺术活动,有钱好办事,教堂建得宏伟盛大繁琐豪华也是正常的事了。虽然文艺复兴其实是极少人发动的,最终也是少数人获益,但是它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却是丰富的,其意义和功绩是公认的。

恩,再谈谈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思想。

在文艺复兴早期,人们追求的是生活的快乐和对世俗社会的挑战,不再满足于基督教义提供的虚幻愉悦和未来天堂.文艺复兴不仅仅恢复了古代的经典文学,还同样恢复了对快乐、自由的追求。在经历了1000多年超自然的道德戒律的束缚后,人们更渴望一种异教徒式的精神自由。

另外,不管是什么艺术活动,都是要花钱的,商人、银行家和教会虽然是投资者,但是真正使文艺复兴发展起来的是中产阶级兴起所带来的实用主义。学者们开始怀疑教会的信条,认为教职人员不过是享乐主义的俗人。他们不再受到知识和伦理的束缚,解放的感官充分欣赏着自然、男女、艺术之美。这种新的自由在使人们陷于道德的混乱、个人注意的分崩离析以及国家的奴役之前,为人们创造了一个令人惊奇的时代。

从法国的集市到地中海沿岸各地的贸易城市,大量具有冒险精神的商人在期间往来。各种不同的人混杂交往,促使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通过商业、战争和思想的途径,传播至整个欧洲。当时以酒神或美神为名的狂欢活动,在意大利可是很盛行啊~~~~(奸笑ing~~)[以上三段引自《历史中的英雄》美,威尔-杜兰特,稍有修改]

对照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文艺复兴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与以往的教堂建筑风格迥然不同,也就基本能够理解了吧

再说哥德式文学,而是揉合了后现代主义的PUNK文化以后的新时代的黑暗。“末世情意结”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缺少了这个就只是18世纪的古旧东西了。正如蜀山剑侠传和诛仙,虽然一脉相承,大其中自有分别。

“不屈不挠永不服输保持纯正良心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固然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俺觉得还不够。只有彻底的堕落,而且是在保持清醒的情况下完全滑落黑暗的深渊,并且成为黑暗的一部分,才是这类文字的最大魅力所在。在这种观点上看,举蝙蝠侠为例子其实并不恰当。因为无论如何蝙蝠侠还是一位英雄,处处受人欢迎和赞扬的。

真正够赞的是“夜访吸血鬼”系列。主角已经完全转变为吸血鬼,不再遵循人类的行为与道德准则。这才是真正彻底的黑暗

因为黑暗系小说比较少见,所以只好拿一些电影出来了

罪恶之城

乌鸦

移魂都市

搏击会

夜访吸血鬼、吸血女皇

夜行神龙

其实我很想说《大都会》和《A-I》的,不过那属于纯正的科幻,只好放弃……

作为导引文来说,还未够班次啊

要在血液里掺入蜂蜜,让那些稚嫩的孩子在甘美的梦中走入永恒的黑暗之雾中才可以。多加入些引用的文字,似有似无的点拨一两句。让没看过的想找来看,让看过的想再看,不要一味空洞的自己叙述,要多用活生生的例子。

如果要了解歌德庞克式的风格,那么,了解白狼的WOD(黑暗世界)是最好的。这系列D10的TRPG规则书中刻画的世界背景,就是充满了高大威严的黑色建筑、奢华叛逆而又阴郁病态的世界观的歌德庞克式的社会。

至于电影《乌鸦》,是鄙猫所看过的电影中极少数以歌德庞克风格的世界为背景的影片之一,另两个就是蝙蝠侠系列中的某一部(具体哪部……喵忘记了……),和去年或者是前年的电影《吸血鬼女王》。

歌德文化是一种独特中世纪复古风格的音乐、艺术、文学的文化范畴。在音乐上它承袭了70年代欧美PUNK摇滚音乐的音乐风格,在艺术上表现为一种对12——16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强烈复古倾向。在文学上演变为那种隐郁怪诞的神秘黑暗文学。哥特文化实际上倾向于那种非暴力和平主义被动宽忍的生活态度,但在许多媒体中却错误地理解为那种极端暴力的,仇视少数民族的和白人至上主义的边缘文化。哥特文化总是表现出一种孤僻梳离,阴沉的精神气质。它总是探讨那些引人去深思的社会问题、种族歧视、战争和仇恨。精神上对死亡的迷恋,驱使哥特文化不停地试图于去找寻对生活、痛苦、死亡的另一种思考.

歌德庞克,歌德主要用于描述和渲染气氛,而所表现的中心思想则是庞克主义,一个表外,一个表内。庞克风潮的出现,本身就是在一个类似于歌德式的环境中出现的,以国内的情况看来,如果恶化下去,也差不多快了。主要是人们无法给自身定位,找不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和对无望未来的恐惧才带来这个。以一种异常的反社会的病态的行为方式来宣示自我的存在。以国内来说,愤青这种东西其实就是它的前身了,只不过还没有发展到那么极端。

庞克,基本上算人们是对社会不满的一种宣泄方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