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英雄无间》跋/东方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跋——霍晞与他的《英雄无间》

我在黄岩担任青年文学协会会长近10年。因为这个关系,我认识了霍晞。

作为一个才十五岁的少年,霍晞是在他温暖的家庭摇篮里快乐地成长的,因为霍晞父母的勤劳,这个三口之家在浙江东部滨海的小城里已算得是过上了小康生活了。但渴望着与社会与更多的人交流,这位仅仅念到初二的中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了笔来,他要画出一幅缤纷灿烂的江湖传奇图。

霍晞的父母和我均做过同事。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拿出了一大撂霍晞的《英雄无间》①初稿,说他们的孩子迷上小说了,谦逊地说请我帮他指点指点。开头考虑自己大约没耐心去读一个初中学生的长篇小说,当我随便翻翻,才大吃了一惊:霍晞无疑是一个写作的天才!且不说霍晞的文字生动、流利、准确,仅从他叙述方式的老到、句子的凝练、词汇量的丰富、想象之诡谲、联想之天真,我就自叹不如;因此不敢再做老师,而老老实实地当了一回学生。通篇看过以后,即与他进行了探讨,接着不是用语言,而是用行动推荐了他的文章。其中有黄岩文联常务副主席沈雷先生、《黄岩报》总编王军先生,以及著名小说家、台州市文联副主席钱国丹老师。

武侠小说源于民国初年,盛起八十年代初期,以金庸、梁羽生的作品为顶峰。这类小说常常以历史事件为背景,以江湖义侠故事为题材,穿插了作者的政治观、哲学观、爱情观。因为武侠小说的故事更放纵于虚拟、虚构,风声鹤唳,惊心动魄,因此有更强的可读性、消遣性。而对于作者,又有更多的驰骋疆场,表现机智、幽默、诙谐和嘲讽的舞台。因此,从文学的角度来讲,有严肃主题的武侠小说,应该是可以登大雅之堂的。

《英雄无间》基本上是写得成功的。因为它已经具备了一部较成功的武侠小说的基本要素:人物、故事、语言、结构、情感、格调,当然还有思想,《英雄无间》以它出神入化的武功,一环扣一环的故事情节,风云变幻的武打场面,传神而生动的心理描写,紧紧抓住读者。在《英雄无间》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刻划都还比较准确。特别是蓝水晶、杨取义和恶棍檀弃雄等几个正反面人物的描写,都很丰满。作者突出了蓝水晶的“玉”质外,还描述了介乎半正半邪之间的杨取义,檀弃雄等角色。这就是作者对于人物的人性、复杂性等角度的把握,让人感觉到有血有肉,形象饱满。而其间的地貌场景、风俗习惯等描述,也能见出作者的细致匠心。不过囿于作者的年龄和因为年龄局限的生活经历和生活范围,小说确实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特别是某些打斗场面的描述,还相对存在雷同,人物的性格还缺乏个性化,掌握的词汇量相对较少,因此文章的总体感觉,还是较为稚嫩的,缺乏大气,结构也有点平。

但瑕不掩瑜,作者至今还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相信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霍晞会一步步走向成熟。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有志者事竟成”,也许,若干年后的霍晞真要与大侠金庸媲美呢!

霍晞写《英雄无间》是写得很轻松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平时爱看武侠片、武侠小说,独自一人的时候,诸多人物就翩翩浮现在他的眼前。回味不够瘾,就思动手创作。”因为开始懂得了爱与恨,所以在《英雄无间》里,少年的爱恨情结就像紫罗藤般地爬满了整个字里行间:爱,像水晶般的透明剔亮;恨,像面对一盆脏水,恨不得一下泼了出去。少年的爱情朦朦胧胧在激烈的打斗中隐现,就像一朵朵玫瑰花在荆棘丛中悄然绽放。

霍晞说:他的第二部作品将比第一部作品好十倍。他用了一个实数,虽然稚态可掬,但也说明他对自己的写作已经充满了信心。

霍晞的《英雄无间》在他的同学当中很吃香。第一本还没有传阅完,朋友们就都开始向他索要第二本了。想来霍晞的读者面一定很广。

面对执著而又任性的孩子,他的父母只好全心全意的“侍奉”着,谁叫他们身为父母呢?

霍晞是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他的处女作《英雄无间》的。霍晞还有许多的功课需要他去一一完成,以后要在社会上立足,毕竟需要文凭,何况语文、政治、历史、地理、哲学等知识对他的创作必不可少;当然,他还要增加阅历,他必须进入复杂的社会,走进纷纭的生活。写小说的霍晞是活在幻想中的,而生活是现实的,看生活就像看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要深入到山里去,要攀登山的顶峰,必须从山脚一步一步的走起,我想霍晞是懂得这个道理的。

2001年10月28日晚于黄岩紫光阁灯下

注①非出版时真实书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