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这书会写成什么样子,说实话自己也不知道,只是这么设想着,主角会穿插于历史中,经历那些大事件。那阵子本来想像什么衣冠,职官都完全的还原当时。不过我懒,那些书手头没有,即便有也懒于去看,所以就这么写着吧,写这个的目的也由当作家财变成了只想让一个人和一群人每天都能笑一下,能在生活中平添一分快乐,一分幸福。结果那个人说道:“人物刻画很单薄。”我想确实是很差,虽然平生看的东西也算不少,不过写那么长的东西是第一次,不懂布局和草蛇伏线这种高级技法,就这么慢悠悠写着。我在后面会逐渐改,让您老受委屈了,不过先暂时先凑活看吧。
下面是我对这本东西的历史背景做些介绍,底下还有一些书里可能出场的历史人物简略传记和我的评论,写这个主要是方便大家对这段历史有个粗略印象,读完了后对我的东西能更有兴趣。
小时候读《三国》基本都是读到一百回就不读了,因为诸葛亮死了,那些前面的喜欢的叱咤人物到此就一个也没有了,后面二十回如鸡肋一般,最近因为写这个看了一些东西,觉得这段历史也是蛮精彩的,那些人物和前面的一样出色,镶嵌于历史的长卷之中,只不过因为罗贯中行文需要有详有略,他重点写的是前期三分天下建国时的精彩,后面三分一统的相比就比较单薄了。我这个大体主要是三国后期的那段事情。假如读完时能和读完《三国演义》一样无意就记住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和惊心动魄的斗争。我是十分高兴的。当然罗贯中比不了,不过算是一个目标吧。
我的构想是从魏正始八年写到咸熙元年钟会反叛覆灭为止。这段时间,是三国鼎立的后期,也是晋代魏兴的创立阶段。终于在三国连年无止频繁的和战间,魏国凭借自己强大的国力和比较清明的政治,最终分出了胜负。灭蜀之后,大势已定,所以在之后仅一年泰始元年司马昭死后,司马炎就登上了帝位改国号为晋。而主人公也隐居于山水之中了,这算是宅在晋朝这个书名的本意。这本书主要是写司马家的家史,主人公作为司马家的核心决策成员,会为司马家效力,平定那些反对的势力,会作为魏国的代表和吴蜀进行激烈的军事斗争。
而在更深的社会层面,凭借曹操一已之力建立的庶族政治最终抵不过以司马家为代表的从东汉就开始兴起的世家大族的势力,最终统治权和话语权都递给了士族。而诸葛亮一手创立的和曹操这种法家思想下的庶族政权异曲同工的蜀汉政权被消灭,标志着曹操的逆流而动的努力终于以失败告终。门阀士族将统治中国以后数百年之久。陈寅恪爷爷总能这么轻描淡写的说出这种历史变动的大趋势,而这种变革过程中所包含的征伐,灭族,覆国的惨烈远远不是我这几句就能说得出的。
历史大事表
嘉平元年司马懿动高平陵之变,将政敌曹爽一伙夷三族,掌握了魏国中央政权,此后可以说洛阳几乎从没有脱离过司马家的掌握。
嘉平二年吴国生政治巨变,孙权废太子孙和,赐死鲁王孙霸,改立孙亮为太子。
嘉平三年久居淮南的太尉王凌意图动政变,被司马懿得知后兵不血刃的解决,王凌一伙被夷三族,六月赐死王凌意图拥戴的楚王彪,将曹家王族全部置于邺城监视。八月
司马懿病故,司马师继任,为抚军大将军。
嘉平四年四月孙权病逝,诸葛恪为太傅总领吴国政局,远迁吴国各藩王。十一月司马师大举伐吴,十二月诸葛恪在东关大败由司马昭统领的胡遵,诸葛诞的东路军,杀伤数万。
嘉平五年春蜀国丞相费祎被刺。三月诸葛恪率二十万大军进攻淮南,五月合围合肥,随后久攻不下,军中瘟疫流行,不得已于七月退军。期间魏国出其不意击退同事来犯的姜维。十月吴国孙峻动政变,诛杀诸葛恪,掌握吴国政权。
正元元年二月司马师诛杀不肯合作和曹家关系密切的李丰,夏侯玄等三族。制造司马家家天下的局面。九月,曹芳阴谋杀死率军西进暂停于洛阳的司马昭,夺取军队后再废司马师,未敢动手。司马昭突然回军进城,废曹芳皇帝位,改立高贵乡公曹髦。
正元元年255年春正月,文钦,毋丘俭反于淮南,司马师带病亲征,双方对峙于南顿项县一带,闰月叛军溃败,文钦投降东吴,毋丘俭被杀。随后司马师病重,二月于许昌病逝。司马昭率军从许昌急进洛阳,控制了局面,确立了司马家的统治地位。八月,姜维与陈泰邓艾对峙于陇右,姜维无功而还。
甘露元年256年七月邓艾败姜维于段谷,八月吴国孙峻卒,其弟孙綝执政。九月吕据滕胤谋废孙綝,不成,被杀。
甘露二年257年四月魏国征东大将军诸葛诞率十余万人反于淮南,向东吴求救,六月司马昭挟帝后率二十六万人进抵丘头,七月胡烈击败东吴援军,之后围城。
甘露三年258年二月司马昭破寿春,诛诸葛诞三族。九月吴主孙亮废孙綝未果,被废,改立孙休,十二月孙休与丁奉诛杀孙綝
甘露四年259年
景元元年26o年五月曹髦动政变,被贾充所杀。六月迎立曹奂
景元二年261年
景元三年262年秋邓艾破姜维于侯和,姜维惧祸,率军种麦于沓中。是年,钟会构杀嵇康。司马昭密谋伐蜀
景元四年263年魏国大举伐蜀,冬,邓艾偷渡阴平,刘禅出降,蜀亡。钟会构陷邓艾
咸熙元年春卫瓘收邓艾,钟会姜维反叛被下属所杀,卫瓘收斩邓艾,司马昭回洛阳
设想的一些历史人物:
司马防有八个儿子号称司马八达,即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司马馗,司马恂,司马进,司马通,司马敏
司马懿关于司马懿,不想多说了。我想司马懿在动政变前可能根本没想到自己会篡魏自立。只是不甘心被就此排挤在政权之外,直到老死。司马懿是个名利欲很强的人,从平辽东堆尸体山夸耀武功可见一斑,这样的人怎么能忍受寂寞。其实曹爽的明升暗降这招算是厉害,利用自己是曹家人的先天优势。经过几年努力,逼到司马懿在朝完全没有位置,不得已称病自保。只是太过粗心,才给了他这个政治老手以机会。从其一夜就能组织三千人的队伍和完全控制洛阳城的军队,就可以看出他早就为这一步做了很深的准备,从来没有放弃过。最后他成功了,终于站在历史和人生的顶峰,成了魏国实际的统治者,并且死前剪灭了王凌的叛乱,给后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司马孚这个爷爷活了九十多岁,无论在《三国志》《晋书》《通鉴》里,都有司马家叛乱废了皇帝,他去痛哭的场面,难以想象是怎么样的脸皮反复演这一幕幕滑稽戏。
司马懿共有九个儿子,张春华生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平原王干,伏夫人生汝南文成王亮、琅邪武王伷、清惠亭侯京、扶风武王骏,张夫人生梁王肜,柏夫人生赵王伦。
司马师司马懿的长子,“伊尹既卒,伊陟嗣事”这是众人对他继承司马懿事业的评价,作为一个年少就享有盛名,长期跟随老父共事,和父亲一起谋划政变的能者,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当然的。不幸的是他只和第一任夫人生了五个女儿,没有儿子。这个第一任夫人是曹魏权贵夏侯尚的女儿夏侯徽史书上记载她知道司马家要篡魏的想法被遭到毒杀,年仅二十四岁,不过在魏明帝曹叡还在的时候司马家是否就有篡魏的想法?但总之因为杀妻,司马师在我心中留下了冷血的印象。大概成功的政治家天生的第一条件就是冷血。
司马昭司马昭接手这摊并不是像他哥一样顺利,父兄在动政变的前一天晚上才告知他,可以想象这个儿子远没有长子受器重,司马师死后曹髦一纸调令甚至想让他呆在许昌放归政权,可见他不是那么众望所归,好在傅嘏和钟会献策,这才避免大权旁落的危险。不过在之后他完全适应了角色,到后来解决诸葛诞和钟会的叛乱,其手法已经是个高明的政治家,远不是听闻叛乱就惊慌失措的那个散骑常侍了。
后面几个儿子司马伷后来长期经营淮南,在灭吴中立下战功,东晋王朝就是他的后裔,至于司马亮,司马骏,司马伦,则要到晋武帝死后八王之乱才真正登上舞台。
张春华,司马懿原配史书上讲因为怕司马懿装羊角风的事情败露,手刃了一个不小心看到情况的侍女,后来记载司马懿骂他“老妪”。想来这种角色当政治伙伴很适合,但谁都希望身边睡的是个常温的女人,不是条冷血的蛇,哪怕司马懿本身就冷血。
羊徽瑜司马师在杀了第一个妻子后,又娶了一个,还是不满意,最后娶了她,父亲和祖父都官任太守,这个人史书上没有太多材料,不过从她的蔡邕的外孙女,羊祜的同母姊的身份,可以想象是个才女。
王元姬祖父是司徒王朗,就是让诸葛亮骂死那个,父亲是王肃,经学家,显然这段联姻是门当户对,并且给司马家平添了玄学的色彩,她为司马昭生了司马炎和司马攸。
贾充父亲是豫州刺史贾逵,年少就袭爵当官,声名显赫,算是少年得志的显贵,后来成为司马家族的核心重臣。司马师,司马昭出征淮南都有这个谋臣的身影。司马师病重时让他率领军队等待司马昭。后来杀了曹髦,替司马家担了弑君之名,然后又力推司马炎当太子。出镇西方去平定钟会。晋武帝即位后很是器重,最后他是晋武帝两个继承人司马攸和司马衷的岳父。宠耀无比,他本是最反对伐吴的,但是司马炎统帅大军伐吴时还是强让他总统诸军,最后还给他增邑八千户。谥曰武。不知道为什么这样一个人会怕老婆,他的原配本是李丰的女儿,很是贤惠,李丰被司马师所杀,自然被要求划清界限离异了。所以才娶了郭槐这个夏金桂似得人物。薛蟠再厉害也能遇到降服他的夏金桂,贾充算是倒了血霉了。以至于后来李氏遇赦放回,竟连她的门都不敢进,女儿齐王司马攸的妻子叩头流血请父亲见一面母亲都不肯,可见母虎是多么的厉害。
羊祜是司马师的妻子羊徽瑜的同母弟,年少就很有才华,娶了夏侯霸的女儿,所以和斗争的两方都存在姻亲关系,之后司马家大获全胜,夏侯霸逃到蜀国。不过羊祜并没有休妻,依然相敬如宾。之后逐渐在司马氏集团步步攀升,到了司马炎时代已经是典握机密的近臣,后来外放负责荆州对吴的攻势,虽然被6抗在西陵打败,不过还是凭借强大的国力去采取怀柔政策,步步进逼,羊祜并没有什么知名的战功,读历史与其说往荆州派了个名将倒不如说派了个颜回过去,到最后令人为之动容的是如下几句:“南州人征市日闻祜丧,莫不号恸,罢市,巷哭者声相接。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荆州人为祜讳名,屋室皆以门为称,改户曹为辞曹焉。”能让百姓因为感念其德而主动避讳,在史书上也不多见。
杜预父亲是杜恕,因为得罪了司马懿而被禁锢起来,后来自己娶了司马懿的女儿高6公主,成为司马家的成员。在钟会叛乱中只有他一个幕僚活了下来,可见他的智慧。后来继任羊祜担当对吴西线的统帅,是朝廷的主战派,在他的劝说下,司马炎最终决定伐吴。并且成功。杜预博学多才,无所不能,时人号称“杜武库”可见其机略。无论制定律法,兴修水利,指挥大战,注释经文都无所不能。不过他有点缺碘,史书记载是个大脖子。
暂时先写到这,等有功夫了再写另外的人。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