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夜,几杯淡酒,几盏清茶,几个原本陌生的人们,却因着帝王与皇后的旨意,共聚一间小小屋子里,天南地北的无话不说,就仿佛,一见如故,而倾盖相交。
直到天终破晓,直到旭日东升,这一场忽然而来却又那么自然而然的结交,也到了它结束的时候:
“流水滔滔或潺潺,不到干涸不舍昼夜——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时至今日,太多人事已烟消云散,太多人事即将烟消云散,也就同样的,有太多人事——比如世民、安然、无忌,以及仁人和时文……你们,则正是旭日东升,华章将启。”
看一眼东方旭日,再振一振衣袖,这一生中,即使早已儿女成群、连孙子孙女也有不少且不小,杨广却当真第一次,真真切切像个长者般,以隐隐慈爱的目光看着自己眼前诸人:“今后的路,你们且大步向前,各自安好——咱们,就此别过,不说再见。”
……
……
当日,
公元613年九月初十,寅时三刻,朝阳正好。
一夜未睡而匆匆梳妆后的李世民和长孙安然来至堂前,长孙安然刚为稳坐堂上的李渊夫妇敬上她为人新妇的第一杯茶,便迎来了皇帝杨广的圣旨。
皇帝预筹第三次再征高句丽,故先擢升李渊为弘化郡留守,并兼知关右诸军事——即,让李渊以正二品钦差的身份,将帝王东征后的潼关以西所有军事、政治、民生、守卫大权,全部总管并行使!
惊喜交加而感激涕零的李渊,恭恭敬敬磕了头,领了旨,连帝王给出的区区十日内启程限期,也发自内心的感觉着实是无比信任、无比体贴、无比优容。
但其实,十日的时日,真的很短,短的刚刚好、勉勉强强算够了世民与安然那一场又一场的别离与送行:
最先别离的,是本就各自漂泊、而只为此次婚礼飘然而至的孙思邈、袁天罡等世外奇人们,在李府答客谢礼的忙碌中,他们有的甚至不曾让世民与安然好好的拱手相送一场,而只是了了传书几字、乃至远远传音一声,便又飘然而去。
再之后,九月十二,安然高府归宁日,亦同时是长孙无忌的二十岁生日。
那一天,在半个长孙府和整个高府、以及各色名流和世民安然等的观礼中,由名士房彦谦、舅舅高士廉、堂兄长孙安世,分为长孙无忌三次加冠,郑重行了弱冠礼,并为之取字‘辅机’。
礼毕,声声唤着‘辅机’新字的恭贺后,长孙无忌俯身拜别了他的姥姥、舅舅、舅母,也挥手告别了妹妹安然与妹夫李世民,转而与由东都洛阳千里而来的长孙府诸家人们一起,回归了他真正的家乡洛阳。
再然后,九月十六,他们的舅舅高士廉,因斛斯政牵连而被高高举起的待处分者,幸运的被帝王轻轻放下般治罪——仅是被贬去天南交趾,任朱鸢县主簿。并因那里着实瘴疠严重,而特许恩准高士廉缓行数日,将家中一切收拾打点,留下可靠的妻子鲜于氏,代他奉养年事已高的母亲、并教养尚且年幼的儿子……从而,独自一人,轻装上路。
最后,九月十九,唐国公府,全部在京的李氏族人、和所有李渊朝野中亲朋好友们齐至,一场微微愁怅又无限豪情的送行宴盛大举行。
终于,九月二十,又一个天高云淡的清晨,李世民、长孙安然,和整个唐国公府的家人仆人们一起,于碌碌车马声中,由李渊领行着,堪称浩荡的、出发向了弘化郡……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