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转世岁月》第二十二章 巧遇同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巧遇同学。

侯北川学习上偏科很厉害,昼夜捧着小说、杂志苦读,对正常的学业荒废了,像中了魔似的废寝忘食已不能自拔。自感考学无望,又加上家庭的困境,没坚持到毕业就辍学了。

贵子后来见到过他,是礼拜天进县城帮别人破木头时。

贵子礼拜六晚上回到家住了一宿,一大早去了县城,在图书馆借了三本书,边走边看着一本书的封面,刚出门碰到了初中的同学高丽蓉,两人先是一愣,接着是惊喜。

高丽蓉问贵子:“你在这借的书?”

“呃,刚借了三本。”

“刚办的借书证?”

“不是,是张凤借给我的,其实也不是她的,借书证上的名字是玛丽。”贵子解释说。

“听说她在县供销社上班了?”

“是的,人家命好,考不上学还可以接班。”

“你也接班啊。”

“修理地球啊?高考不成躲也躲不过。”

……

贵子,高丽蓉一言我一句在图书馆门前交谈着,很久没见面了,谈笑风生,倍感亲切。高丽蓉是贵子从小学到初中的同班同学,考高中时落榜,后来经过她爸爸的活动,在本村小学任职民办教师。

民办教师当时的工资实在是低的可怜,最初每月五元钱,后来长到八元,户口仍属于农村,生产队还保留自己的那份土地。礼拜天时可以参加劳动,生产的对粮食自给自足,弥补一下微薄的经济收入。

即使这样,民办教师在当时也是最吸引人的职业,神圣不神圣且不说,单就不用天天呆在田地里风吹日晒就足以让人羡慕了。每当听到谁家的孩子当上民办教师的时候,村民的新闻传播程度不亚于奥巴马当选。

高丽蓉的爸爸是当时村里的民兵连长,其祖遗传属于苦大仇深,根红苗正的无产阶级积极分子,在村里还是有点儿影响力的。

贵子望着一手扶着自行车把的高丽蓉,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老同学久日未见自然亲切,有说有笑,情深话多,好像新鲜事都让他们俩碰上了似的。

在贵子的印象中,高丽蓉变了,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是她的身体生了变化。

以前的高丽蓉偏瘦,高挑,她那两条小辫很细,颜色黄,在脑后自然下垂,给人的感觉弱不禁风的样子,现在变丰满了,女孩该凸的地方都凸出来了,脸上也比以前润泽多了,真是女大十八变,越辩越好看。

“你借完书还买什么?”高丽蓉问贵子。

“不买什么了,随便走走,你呢?”贵子反问道。

“我买了一块蓝色布料,准备做条裤子,没事了准备回去。”

“反正你回去也没急事,再转转我们一块会吧?”贵子以商量的口气说。

“好吧,听你的。”

高丽蓉说完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心想有人陪着转转心里踏实多了,要不一个女孩子孤单单的实在没意思。

县城内的道路不是很宽敞,正好赶上五天一次的集市,行人匆匆显得拥挤不堪。

贵子,高丽蓉各自推着自行车一左一右边走边聊朝市场走去。

市场内更是人满为患,街道两面是摊位,中间的人行道人挤人,人碰人,贵子,高丽蓉两人一看推着进不去,只好将自行车存在看车处。

锁好车转身离开,就听后面一声大喊:“哎!哎——前面两人先交钱!”

贵子,高丽蓉不约而同的转身,就见一个老年妇女正以等待的眼光望着他们两人。

贵子从兜里挑出两个五分的硬币递给老妇人,高丽蓉抢着付钱,贵子不让,两人退让了一番,在推让中贵子手臂无意碰到了高丽蓉的胸部,绵绵的软软的感觉让贵子心神游离,特别是高丽蓉丰满胸部的体温和贵子接触的煞那间犹如一股电流涌遍全身,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让贵子心旌一阵荡漾。

中午时分,贵子高丽蓉在电影院对面小饭馆真有说有笑的吃着包子,包子是猪肉馅的,两毛五一个,个头比较大,不像现在的小龙蒸包一口一个,里面的肉馅粘成一个团,第一口咬开时一定注意里面的汤,不然容易顺手淌下,沾染你的衣服。

高丽蓉提议下午看一场电影,贵子欣然同意,两人花了两元钱买了两张门票。

下午一点钟正式放映,演的什么时隔多年贵子忘记了,但贵子记忆犹新的是高丽蓉还买了半斤葵花籽和一斤橘子,是用她第一个月当老师的工资买的,两人紧挨着,肩依着肩坐着。高丽蓉还在黑的刚能看到身影的环境了扒了一个橘子,取出一粒放入贵子的口中,很想一对谈情说爱的少男玉女,那种幸福的感觉让贵子着实过了一把瘾。

电影院是当年刚建的,上下两层,能容纳多少人贵子就不清楚了,只是从正面看有一百米长,十余米高,长方形的建筑。贵子也是第一次告别露天电影,坐在有高丽蓉陪同的室内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多年以后贵子再去寻找那个电影院时,此处早已面目皆非,成了高楼大厦,留给贵子的只是抹不掉的记忆。

本来两人商量好看完电影一块回家的,一个人的出现让贵子改变了注意。

贵子,高丽蓉离开电影院,来到存车处推车,在一片东倒西歪的自行车中找到了各自的车子,当时的存车秩序特乱,存车的人也不论前后顺序乱放,存车处的老妇女人不看车,只要收到钱就行,收钱后也没有个卡片或者竹片制成的写有号码的竹牌给你,真的车丢了也没有证据,好在丢车的事极少生,存车的人才敢往哪儿放。那偷车贼看到一大活人在那还喘着气,贼心也收敛了不少。基本上存车和看车的人是凭着感觉和信任行事。

贵子和高丽蓉离开县城不到一公里,碰上了本村的尹秃子。

尹秃子不到三十岁,头上中间部分掉没了头,只有周围稀稀拉拉的头围着像一群兵护卫者光秃秃的山顶,似乎山里面有宝藏似的昼夜巡逻,神圣不可侵犯。

他一年四季头上扣着顶灰不拉几掉没颜色的单帽,护秃护的厉害,谁要是把他的帽子摘下来观赏一下草木不生的秃山景色,他会急的满脸通红对你大骂一通,就像你当面把他老婆*了似的。秃子去年被大队推选为六生产队的队长,一年的工作下来老百姓拥护你,证明还算称职。

三人各自下车问话。

“你们两个人赶集了?秃子问。

“我借来几本书。”贵子回答。

“我买了几尺布。”高丽蓉说。

“你现在去赶集?”贵子问秃子。

秃子微笑着说:“哪里,拉了三根木头,到县城找个地方破开,做跳板用,又有上河任务了。”

秃子说完回头望了一眼后面,意思是拉木头的车在后面。

在秃子回头的同时贵子朝前望了一眼,很远的地方模模糊糊有一辆牛车朝这边晃晃悠悠驶来。

贵子突然想起了同学侯北川,听说辍学回家后在他舅舅的帮助下,在县城木器厂寻得一份差事,就在木材加工车间加工木头,还对外营业。一种自豪感和想帮人做事的心情促使贵子脱口说出:“我同学在县城木材加工车间上班。”

秃子一听,眼前顿时一亮,忙说:“正好碰巧了,你帮我去一趟吧?”

贵子长这么大,第一次离开学校有人相求,二话没说爽快的回答:“行!”

贵子答应后,心里没美滋滋的,自我感觉到已经长大成*人了。

高丽蓉见此情景忙说:“你们赶紧去吧,我就帮不上你们的慢忙了。”说完骑车回家了。

在贵子的印象中,每年各生产队都要抽调一部分劳动力去治理黄河,这是上级下达的政治任务,每个大队去多少人都有名额,大队按照名额的多少再分配给各个小队。所带的“行头”就是独轮的手推车,车脚的两侧一边放一只槐条编制的长条筐,再就是跳板,以及搭建帐篷用的木杆,草帘之类的东西,个人的被褥更是不可缺少的。

每年的冬季,这项治理黄河的长期工程都要做,一直延续了很多年,当时国家规定年龄四十岁以下,二十岁以上的男性劳动力都有义务,后来经济展了,机械化的到来才替代了有伟人提出,而让农村男性劳动力惧怕的黄河长期治理重任。

贵子上小学的时候就听大人们讲过,上河多累多累,体力不好的很难遭得起那份罪,在黄泥巴堆成的道路上放上跳板,推着装有两百公斤重的泥沙,沿着角度四十五的坡度往上推,不进则退,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吃的是地瓜干晾干磨成面后蒸熟的窝窝头,喝的是玉面粥,就着白萝卜条咸菜,间或加了星星棉油麻油的白菜。

贵子经过打听,终于在加工厂的一间破料间见到了侯川北,说明来意后,看在老同学的情分上帮忙给秃子把三根大木头破成了木板。

侯北川满头的木屑,比以前消瘦多了,眼睛仍然很红,布满着血丝,贵子知道他晚上看小说的习惯还没改,不知道他的作家梦何时才能实现。

求收藏,推荐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