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交接前的风波
徐百将眼见就要冲进堂内,雍容、沛令俱都脸色苍白,以为末日降临。
刘辟非不紧不慢从怀中掏出一只袖弩,扣动了扳机,袖箭射在了徐百将的胸口,徐百将想要说话,但袖箭之上被刘辟非涂了剧毒,剧毒攻心,徐百将的身子整个软倒在了地上。
刘辟非顾不得徐百将,指着跟随徐百将闯进来的县卒道:“此人一定是叛军的奸细,杀死他,不要让他靠近监御史大人。”
刘辟非见其他官员还都愣愣出身,一脚踢翻旁边的桌案,道:“不能让反贼靠近监御史大人,大家都给我上。”
刘辟非话中有话,众官员属吏也都明白不能留活口的道理,当下纷纷站起,发疯似地朝那县卒冲去,夺了他的兵刃,将这县卒硬生生用脚给踹死了。
事情发生的太快,监御史平还没有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却已经到了尾声。
监御史平不难发生,众人中隐隐有以刘辟非为首的趋势,问刘辟非:“刚才到底发生了何事?”
刘辟非恭敬道:“大人,这件事情沛令大人比较清楚。自从陈胜、吴广起义以来,不断有楚地的游侠、匪类暗杀我大秦官员,下官这张袖弩便是为保护沛令大人而准备的,却想不到他们胆大,听到监御史大人来此,竟然敢来刺杀监御史大人!实在大胆!”
众官员也都纷纷附和,配合刘辟非演习。
总是监御史平再聪慧,也难以想象整个沛县从上到下,都已经背叛了大秦帝国。刚才刘辟非的英勇举动,也让监御史平很感动,认为其英勇可嘉。
监御史平又动了爱才之心,对沛令道:“沛县令,你手下的人很是英武果断啊,把他交给老夫,由老夫待在身边培养如何?”
刘辟非却婉拒道:“感谢监御史大人的好意,但辟非还是习惯沛县的山水,不愿远离故土,奔波劳碌。”
监御史平听了,叹息道:“惜哉!小小沛县,如何能够容纳太多的龙虎呢?”
既然刘辟非不愿意,监御史平也不准备强迫。
监御史平在沛县带了三天,三天后,胡陵、方与方向传来叛乱的消息,监御史平再次叮嘱沛令注意做好沛县的抚慰民生的工作后,便带领郡兵离开了沛县。
刘邦带领队伍出芒砀山,便一路往沛县的方向来,在距离丰邑还有十里路时,与前来投奔自己的萧何、曹参相遇。询问在沛县学室学习的刘辟非的下落。刘辟非是四弟的长子,十五岁那年生了一场大病,醒来后更是有许多奇怪的言语与行为,但自那场病之后,人也变得聪慧许多,更被刘家拜托萧何送往学室学习。
萧何与曹参逃了出来,那刘辟非呢?
若刘辟非出事,他对四弟那边也不好交代。
曹参道:“事情紧急!沛令下令捉拿我们后,我们派人去通知了辟非,但是派去的人并未带他出城与我们相会。”
也就是说刘辟非很有可能还留下沛县城中。
刘邦脸颊抽搐了下,但很快回复笑容道:“尽人事,知天命,我是被沛令请回来的,他若再想把我赶走,那可就难了。走,先回丰邑。”
刘邦虽然说得豁达,带领队伍进入丰邑,抵达家门时,却又犹豫了半晌,收拾下心情,这才推门而入。
刘邦与家人团聚,一家人都是无比高兴。刘太公告诉刘邦,有人要见他。
却是刘辟非派来送信的县卒灿。已经在刘家等候刘邦两三天了。
刘邦拆开了书信,阅读了信件上的内容,刘辟非不仅无事,还联合了雍家等沛县的士绅控制了沛县的局势,这实在是意外之喜。
刘邦与刘太公说了信件上的内容后,决定不在家中久留,匆匆告辞了家人,带领萧何、曹参以及芒砀山的起义队伍疾行往沛县来。
刘辟非得到通报,说刘邦军已经抵达沛县城外,跟随在刘邦身边的还有萧何、曹参。
刘辟非愣了一下:“为何还不放他们进来?”毕竟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季父刘邦入主沛县做准备,刘邦既然来了,他也就能顺利交差。
通报的县卒犹犹豫豫最终还是吐露了实情:“刘公子,是代县尉下了命令,关闭城门,不许刘邦带兵入城。”
代县尉也就是雍齿。这也是刘辟非的权宜之计,毕竟两百县卒,也需要有人掌控,刘辟非既要忙于政务,便让雍齿来负责管控军队。
雍齿不让刘邦入城,这是什么意思?不能不让刘辟非深思。
刘辟非沉思了一下,没有先去城门,而是去内院请示雍容。
雍容被刘辟非请到县衙,他也明白自己的作用,垂拱而治,一切政务让刘辟非负责,倒不是刘辟非有多大的能耐,而是沛县官吏,除了县令、县尉被废黜,其他属吏官员尽都保留,政务处理有条不紊。
否则光一个刘辟非,可应付不来这许多的政务,便是如此,已经让刘辟非分身乏术。
刘辟非来到内院时,雍容正在内院赏菊。一株秋菊,宛若烈日,盛开的异常艳丽。
刘辟非道:“老师,我季父刘邦已经来到了。”
雍容听了,转身面向刘辟非,问道:“辟非心中的志向是什么呢?刘邦虽然是你季父,但谁主谁辅,天下兴亡,尚未可知,你的品质并不在你季父之下,或许……”
雍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刘辟非在应对监御史平时的出色表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行于左而目不瞬。已经让沛县官员看到了其枭雄的潜质。
刘辟非一怔,他的确有要成为人上人的想法。可他的依仗不过是便是对于过往历史的熟悉,一旦将大事件改变,未来也将变得混乱,那时他将再无依仗。
刘辟非想到这里,耳目也变得清明:“老师,沛县的官员推举我,是因为我能保障他们现在的地位,他们是害怕我季父来,将他们从官位驱逐出去吧?”
雍容听了,却是笑道:“你看的比老师清楚。虽然我们师徒坐镇县衙,但现在真正决定沛县归属的不是我们,也不是城外的刘邦,而出城内的许多官吏啊。”
这些官吏推选刘辟非,固然有刘辟非优秀的人格魅力,但更是出于实际得既得利益考虑。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