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道德经大智慧》第二章:无为之事,不言之教(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无为之事,不言之教

一、题解:

我们这里所说的“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妄为、不乱来的意思。面对纷纭世事,圣人告诉我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为,则必契机契理、马到成功;不为,则因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尚未完全成熟,不能逆天而行。当代教育工作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就是,大多数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往往试图采用简单的说教去纠正青少年的错误行为,但自身却不能起到应有的榜样的作用,于是在聪明早熟的孩子眼中,岂非骗局?另外,教育的关键在于将纯文化中的做人做事之道转化为孩子以及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思想,而不是被动地去纠正因思想不正确而导致的源源不断的错误行为。

二、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三、译文:

如果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是美好的,那丑的观念也就随之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是善的,那不善的观念也就随之产生了。有和无相互生成,难和易相互促就,长和短互为显示,高和下互为呈现,音与声彼此应和,前和后连接相随。这些表面上看起来对立的事物其实都是既对立而又统一的。所以得道之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对大家实行“不言”的教导。万物兴起而不妄加造作事端。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化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功业成就而不自我夸耀。正因为他不自我夸耀,所以他的功绩才不会失去。人世间的一切概念、价值都是人所设定的,价值判断都是因比较而产生的,而彼此之间的关系是经常变动着的,因此价值的判断也在不断地变化,因此我们对于美和丑,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前和后等都要淡然处之,不要庸人自扰才好。

四、理解:

古代,有一个叫郭橐驼的种树高手,成活率100%,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我在大兴安岭林区生活过20年,也曾多次参加单位或党团组织的植树工作。我们的成活率平均大约在50%左右,浪费了很多树苗和时间。

于是很多人纷纷前来向他请教种树的秘诀。他说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种完之后往上拔一拔,让树苗的根部更顺,然后浇上足够的水之后就不用管它了。有些人往往总是忍不住会经常来看看、摸摸、摇摇、晃晃,这样它的根部就总是长不好,就不容易成活。

我们现代的骨科医学也是遵循着这条规律。医生们先将病人折断了的骨骼基本接上,然后打上石膏、套上夹板、缠上绷带,将伤肢吊在那里就不让大家碰了。这样骨骼之间、肌肉之间以及它们和微循环之间才能逐渐重新结合好。

如果我们着急,上午自己拆开看看伤口恢复得怎么样,下午老婆子来了又拆开看,天天都折腾,伤口就得不到自我恢复的时间,永远都长不好。

汉朝初年,由于皇帝学习了《道德经》的这一章,有感于秦朝统一之前就天下大乱,秦王朝不懂得让天下恢复生产力很快就灭亡了,又乱了这些年,于是制订了符合规律的的休养生息政策。结果逐渐恢复了民力,迎来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文景之治。

你如果有机会去美国,可以到美国的最高科技水平所在地――贝尔实验室去看一看。你会很惊讶地发现,这个科学实验室高挂着我们中国的“无为而治”四个大字。美国人真是善于学习我们中国的文化啊。不过反过来一想,也挺不好意思的,我们中国人,对于我国的固有文化道家文化的经典《道德经》知道的有多少呢?学过的有多少呢?学懂了的有多少呢?掌握精华的又有多少呢?能领悟到“无为而治”管理最高境界的又有多少呢?

我们不要总是自豪于我们灿烂、博大精深的文化,有了但是不学不用等于没有,日本、韩国本国是没有这么好的文化的,但他们能把《论语》学得比我们还透彻。美国、德国也没有这么好的文化,但他们能把《道德经》学得比中国人还深入和普遍。在德国,几乎家家都有《道德经》,我国几家有呢?文化决定命运,人家的物质生活水平是我国的几十倍,不是没有原因的,也不是上帝和圣人对他们更为偏爱,是人家懂宝学宝会用宝。不像我们办的那个“鉴宝栏目”,不是一个古代的青花瓷盘子卖一百万就是一个夜明珠卖200万,只能让5%有大钱的大款儿收藏或买卖,对95%的国民的思想和行为根本没有任何作用。建议大家今后不要轻易说什么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样的话,会说的不如会听的,人家听了之后,如果反问你一句,“那为什么你们国家95%的人民那么穷呢?为什么你们国家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在世界上仅排100多名呢?为什么很多人工作一辈子也买不上一套房子住呢?”我们除了羞愧别无选择。

有些中国人还有个“好为人师”的毛病,口才都很好,愿意给别人讲道理。但这些废话对自己和对方很少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只是卖弄一下口才、过一下表现欲的瘾、痛快痛快嘴儿而已,有的时候由于连自己也做不好,反而被世人所取笑。因此,老圣人嘱咐我们要务实一些,少说空话,多办实事儿。

在全世界各处讲解《弟子规》的蔡礼旭老师曾经讲到过台湾的一位心理专家,她在电视上和生活中总是给别人讲恋人和夫妻之间应该怎么相处就幸福快乐,但这位专治男女感情问题的心理专家后来被他的男友杀害了。这可真是个辛辣的讽刺,用古人的话说就是“说嘴打嘴”。

当然了,在这里我也顺便说一下心理学的问题。

第一,我们平时所说的《心理学》都是指西方从这门科学的出现到现在的二、三百年来的心理科学研究成果。

第二,《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意志、智力等问题,主要针对的人是精神病患者,起码是心理亚健康的人。

第三,我国并不是没有心理学,不但有,而且都最少有上万年的历史了,如果我们去研究《易经》的话,里面全是人的心理问题,比如说第一卦“乾卦”的上九爻辞:“亢龙有悔”,龙所代表的是人才,这个人才后悔了(心理问题吧),为什么呢?因为他做事业超过了规律的限度,物极必反了,导致了失败,所以后悔了。再说《论语》,全是讲一个人如何为人处世的正确心理状态,《道德经》,全是讲一个人为人处世和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正确心理状态,3000多部佛经,特别是《心经》,全是讲一个人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保持健康心理的奉献社会的正确心理状态。不但全是心理学,而且特别全面、系统、深刻和实用。

第四,西方的心理学由于太过肤浅,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往往只能做一些表面儿上的心理安抚工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心理问题。大家都知道,从大学生有了自杀的问题开始,各大学就都配上了心理辅导老师(或称心理咨询老师),但由于他们采用的都是那点儿西方的心理学,也起不了什么大作用,结果是自杀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这不,2010年3月22日,北京邮电大学2009级博士研究生吴某从该校本部主楼跳下来,又自杀了。

我在这里赞扬我国的传统文化经典全是实用的《心理学》并不是我主观上抬高东方心理学,看不起西方的心理学,这是我多年来学习和应用国学经典所得出来的客观结论。

根据过去的成功经验,如果让我运用国学经典和有自杀倾向者沟通十个小时,这个想要自杀的人就会打消自杀的念头。再进一步沟通的话,就能帮他从新点燃生活的希望。

五、应用建议:

、因为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所以我们在与时俱进的同时要慎重改革。

B、想教育或影响他人首先自己要做得好,起到榜样的作用,这样才有说服力。

、自己对别人有所帮助和恩惠不要期待对方的回报,否则由于双方的衡量标准不同容易产生误会和矛盾,伤害了原有的感情反而不美。

D、在有功于家庭或企业时不要骄傲自大或夸耀自己的功劳。

E、面试时不乱讲、工作中别乱跳、事业上别乱改、十年成专家。成专家时方有对该事物的发言权,否则只能是在开玩笑或瞎聊天时随便谈谈自己的感觉。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