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校园里的学习生活,明显要比小学紧张得多。
从开学第一天的第二堂课起,各任课老师只是简单地做了一下自我介绍,便开始了正式的教学任务。
语文、数学之外,小升初考试不计入成绩的英语,成了主课之一,在课程表上出现的次数和语文、数学相差无几。
自然课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生物课”。
李晓冬看到了他期待已久的政治和历史课本,但新课本中还没有物理和化学。
音乐、体育、美术在课程表的比例明显减少了。
对于刚刚升入初一的学生来说,除了时间上的紧张,课程内容还算轻松。
因为,在开学之初,各科老师还是以检验同学的基础为主。
除了上课时间多了,班级的管理也明显比小学时严格了不少。
但就在大彪和痞子在放学的路上抱怨自己班班主任太严格的时候,李晓冬却没有这样的感觉。
因为,李晓冬所在的五班和其他班级有些不同。
已经开学一个星期了,但是他们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迟迟没有出现。
语文课也是由其他班级的语文老师进行代课。
在哪里都不缺少消息灵通之辈,“小喇叭”就是李晓冬班上的万事通。
杨英群,外号“小喇叭”,一位个头不高的女生。
小喇叭和主管二中初一年级的年级主任有亲戚关系,所以总能从她的口中传出一些比较可靠的消息。
从小喇叭口中,五班的同学终于知道了自己的班主任迟迟没有出现的原因。
班主任刘老师,有一双儿女,姐弟是一对龙凤胎。
姐弟俩成绩都非常优秀,在二中开学的时候,这对姐弟也正式升入高中。
而他们的学校是“长水一中”。
长水一中是全国的重点高中,有人说,进入了长水一中就等于一只脚踏进了清华、北大的校门。
在长水一中最巅峰的时期,据说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学校去参观学习。
一对子女同时考入长水一中,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
同学们私下里无不感慨,“有子女如此,夫复何求”。
长水一中离承恩县并不近,所以,刘老师早早的就带着儿子和女儿去了长水市。
而且,要等到将子女的入学事宜安排妥当后才会回来。
得到这个消息的同学们心中对刘老师的子女有羡慕,同时也有一丝对刘老师的怨念。
还不擅长推己及人、替他人着想的同学们正气凛然地私下议论。
“自己的孩子入学,就可以一个星期不露面?”
“就算是长水一中,入学要入一个星期?没听说过。”
“既然当了老师,就要肩负起当老师得到责任,要不然当什么老师,还班主任呢。”
“就是,刘哲就在我家小区住,人家也是上的长水一中,还是全县的中考状元呢,刘哲他爸妈早就回来了。”
“什么金枝玉叶啊,架子比刘哲还大?!”
刘哲是和刘老师子女一届的二中学长,也是当届的中考状元,可以将名字永久刻在二中状元榜上的明星级人物。
李晓冬也听说过这个刘哲,据说他不光是学习好,会打篮球还会弹钢琴,是个真正的偶像学长。
当同学们听说刘老师子女的架子比刘哲还大的时候,对那位还没见面的班主任刘老师,愈发不满了。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同学们对于没有班主任的日子还是非常满意的。
暂时代理五班班主任的陈老师并不严厉,这让同学们感觉到很自由,也没有丝毫的压迫感。
初中与小学在时间安排上的最大不同,便是晚饭后增添了晚自习。
三节课合计两个小时的晚自习,中间穿插着两个十分钟的课间休息。
晚自习按规定需有班主任看管,同学们自行写作业、复习、预习。
而由于开学第一个星期班主任的缺席,李晓冬所在五班,晚自习基本都由其他科老师代理看管。
因此,在晚自习上五班的同学除了写作业,便是肆无忌惮地传纸条、聊天。
只要不是太过分,不下地随意走动,不打扰其他班级的自习,代管的老师对同学们的小动作也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开学一个星期之后,李晓冬对于整个二中,也有了更多的认识。
发新书、订校服、各团体迎新……新学期开学,学校的事务繁忙。
而与此同时,校园黑恶势力小团伙同样不轻松。
“收小弟”成了开学后比较受男生们关注的主题之一。
对于校园黑恶势力团伙,李晓冬并不陌生。
团伙成员大多是一些受黑帮电影影响的热血少年,他们把“侠义”、“勇敢”和打架联系在了一起。
他们崇尚力量,看重面子,且大多不喜欢学习。
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不受欺负,而是欺负别人。
而欺负人不光是为了得到青春期的内心满足感,还有其他的一些利益。
而这些利益中,包含着据说书里面有的“黄金屋”和“颜如玉”。
也正是因为凭借着加入黑恶势力团体,便能获得读书也不见得能得到的“黄金屋”和“颜如玉”,黑势力小团伙的成员有种强烈的优越感。
在二小,大黑就是二小黑恶势力团伙的头目,被同学们称为“二小扛把子”。
虽然李晓冬没见过大黑扛过什么东西,也不知道所谓的“把子”为何物,但却也认为这个称呼很贴切,很形象。
二中的黑恶势力团伙结构有些复杂。
在二中,黑恶势力团伙的头目被称为大哥,二中一共有两个大哥。
按照江湖规矩,如果一个大哥不能令让一个大哥臣服于自己,便不能自称为扛把子。
因为扛把子只能有一个,而不能出现两个。
李晓冬对这样的规矩有些不解,难道“把子”只有一根?不够两个人分?
那再找一根“把子”来,每人扛一个不久好了?
在承恩县二中,升入初三前,会有一次分流。
想要考高中的,继续留在原班。
而一些学习成绩稍差,不想继续考高中的,则会被分入“技校班”。
技校班有两个,技校一班和技校二班。
二中的两位大哥,一个叫“大东”,一个叫“大富”。
包括李晓冬在内的很多同学,在连校长的全名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已经知道了大东和大富的名号。
大东在技师一班,大富在技师二班,他们两人各自率领着一个团伙。
但两人的团伙却并非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划分,而是以两人的出生地。
大东家住在“柳林村”,柳林村在承恩县县城的北面,距离李晓冬曾经住的小区很近,距离第二小学也很近。
李晓冬以前就认识大东,因为大东是他在二小时的学长,他上四年级的时候,大东正好上六年级。
但李晓冬想不明白,为什么在小学只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做小弟的大东,会成为二中的大哥之一?
大富的家住在承恩县县城南面的“南窑村”。
南窑村距离实验小学,也就是“一小”很近。
所以,大东和大富的团伙,划分标准并不是各自的班级,而是各自出身的小学,以及家庭所在地。
家住在承恩县县城北部靠近柳林村,或是小学在二小毕业的一些人成为了“大东团伙”的成员。
而家住在县城南部,靠近南窑村或是在实验小学毕业的一些人,则相应地投靠了大富。
二中的把子只有一根,但各年级、各班的把子却有很多根。
当李晓冬这届学生升入初中后,整个二中又多了十几根把子。
整个初一年级的把子和十四个班级的把子。
在大东和大富的心里,这十五根把子握在谁的手中,他们不关心。
他们关心的是握着把子的人,和自己的关系如何。
开学一星期后,各种各样的传言开始在校园中弥漫,尤其是在男生中间散步的最快、最广。
“大东认识承恩技校的老大‘叶孤城’。”
“大富其实是承恩县大哥‘威震天’的小弟。”
“大东以前带人给一个敢和他叫嚣的社会痞子打成了植物人。”
“曾经有一个人不给大富面子,大富直接带着小弟,轮上了他的女朋友。”
“大东连学校的老师都敢打。”
“大富想抽烟的时候都直接找年级主任要香烟。”
……
各种各样的传闻,各种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
对于“是大东厉害一点,还是大富霸道一些?”李晓冬有些拿不准。
而各种版本的传言让李晓冬纳闷,这样目无王法的两个人为什么没有被抓紧公安局?
而且,大富已经如此厉害了,为什么连香烟都抽不起,还要和别人要?
本来李晓冬准备看一看大黑是谁的小弟,再作出判断。
但那时的大黑已经转学去了承恩市,而曾经与大黑同届,也是大黑团伙核心成员的两名学长,如今一人是大东的小弟,而另一人是大富的马仔。
……
生活中总是不缺少果断,有魄力的人,李晓冬还在认真分析大东和大富的实力强弱时,初一年级组已经陆陆续续有人拜入了两位大哥的门下。
初一年级第一个成为大东小弟的人,是初一一班的“石头”。
而第一个认大富做大哥的人,是初一十四班的“麻杆儿”。
大东和大富本着公平竞争的市场原则,售价统一,完全凭借个人魅力,吸引小弟。
两个人收小弟的门槛出奇的一致:每周上缴五块钱保护费。
只要每周按时给大哥交五块钱,你就非常幸运地成为了大哥的小弟。
至于将五块钱交给大东还是大富,则要你自己判断选择。
但有一点,一旦你交了钱给其中的一个人,那另一个人如果再想向你伸手,你就可以报出你大哥的名号,或是找大哥来搞定。
对于这样收小弟的方式,李晓冬有些不解。
梁山好汉里,做大哥的“晁盖”和“宋江”,不都是带着小弟挣钱,或是为小弟送及时雨的吗?
而且收小弟不是也要看身手、品性的吗?
怎么大东和大富更像是古代青楼里的娼妓?明码标价,人尽可“认”?
但又类似疑问的人似乎不多,最起码石头就没有这种困惑。
自从石头成了大东的小弟,瞬间就成了初一一班的扛把子。
而有了扛把子的初一一班,在整个学校里,也似乎瞬间跩了起来。
据李晓冬班里的两名住宿的男生讲,自从石头成了大东的小弟,几乎所有一班的男生,在宿舍和食堂都是最嚣张的。
打饭、洗漱从不排队。
而自从麻杆儿认了大富做大哥,更是把十三班和十四班联合了起来,成了两个班共同的扛把子。
并且放出豪言:要接管整个初一。
李晓冬对麻杆儿有些了解,这要归功于开朗健谈的雨欣。
和麻杆儿同样毕业于实验小学的雨欣,告诉李晓东。
在雨欣小学毕业前,实验小学同样有一伙爱打架的团伙,而这个团伙的头目就是麻杆儿。
麻杆儿的亲叔叔是南窑村的村长。
而同住南窑村的麻杆儿和大富自幼相识。
所以,麻杆儿从小学起,就是个嚣张跋扈的人物,在小学期间就不止一次邀请大富帮他去学校外站场子、打群架。
雨欣还偷偷指着离李晓冬不远一个女生,低声说:
“喏,她叫刘琪,以前还和麻杆儿谈过恋爱呢。”
听到这个消息的李晓冬有些意外,他没想到,自己的班里还有一个大哥的女人。
不久,石头的身份信息在同学间也不再是秘密。
虽然石头来自农村,但他的爸爸是县城里的一个包工队头目,家庭条件算是不错。
就在麻杆儿宣布他要当整个初一年级的扛把子的时候,石头的志向则要小一些,他要统一整个初一年级一至四班,也就是四个住宿班。
……
不知识,时候香港的黑帮电影看多了,还是少年人固有的一份热血作怪。
那时的男生对这些话题总是很感兴趣,陆陆续续有人成了大东或大富的小弟。
而这些小弟,在初一年级的其他同学面前也总是表现出一副无所畏惧、嚣张跋扈的姿态。
虽然,他们之中不是每个人都宣布自己是本班的扛把子。
但其他班的同学,总是会在私下里评论,成为学校两位大佬小弟的人,大多都成了所在班级的老大。
若是同一个班级有多名大佬的小弟,则是先同化:统一拜入一个大佬的门下。
再协商:由共同的大佬出面决定“班级老大”的归属。。
若是不能和平解决,那就只能通过拳头的强弱决定了。
不过十四个班级总有例外,比如,在七班的大彪。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