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在和谐的气氛中吃好了早饭,吕兴中去了书院,吕氏忙着赶制冬生的新衣服,春花主动揽下了洗碗的活计。
洗好碗,把昨天泡竹笋的水倒掉,重新换了清水继续泡,这样处理好的话,中午就能吃到了。
春花收拾好厨房,叫上冬生,一人拿了个布袋子,再挎个篮子,就往后山去了。
今天两人的目标很明确,把木耳采回来。
后山依然很安静,但春花知道,这份宁静快要被打破了。随着书院规模的扩大,书院的人会越来越多,不仅是学生会多起来,还有教书的先生,一些杂役也会多起来。到后来,房子也会越盖越多,前山不够住了,就会到后山来。她只有抓住现在很少有人来的这个时机,看看能不能有所收获。
由于目标早就看好了,春花姐弟二人很快来到了长木耳的枯树旁。两人拿出两把小镰刀,分头割树上的木耳。
春花叮嘱冬生道,“冬生,小心别割到手了。太高的地方的木耳就不要了,这些木头滑得很。”
冬生乖巧地答应了,按照春花的吩咐,只割自己能够到的木耳,太高的地方的木耳就放弃了。
春花也忙着割木耳,突然,她在一块枯木下发现了一朵蘑菇,这朵蘑菇太有个性了,以至于春花一眼就认出它了。
在蘑菇的顶端有一圈细致洁白的网状物向下铺开,就像穿着裙子,后世的人们称它为“雪裙仙子”,这朵蘑菇就是竹荪。
春花小心翼翼地把竹荪从土里挖出来,小心地放在篮子里。
“冬生,你过来一下”,春花叫道。
春花叫冬生过来,是为了让冬生认识竹荪,这样的话,下次冬生看到竹荪就能有意识地采摘回家了。对这些蘑菇来说,没人采摘的话,它们也会很快地腐烂,还不如发挥它们的食用作用。
“冬生,你看,这个蘑菇长着裙子,肯定很好吃。下次你看到了,就采回家”,春花尽量用简单的话交待着。
“哦,这个蘑菇是挺特别的,我好像看到过。下次再看到这种蘑菇,我就摘回家”,冬生很听春花的话。
春花虽然知道竹荪是好东西,后世的竹荪干还挺贵的,但新鲜竹荪怎么变成竹荪干,应该不会像晒木耳那么简单。
唉,春花叹了一口气,看来只能自己吃它了。再说了,竹荪不像木耳长出了一大片,只发现了一朵竹荪,下一朵还不知道在哪里,没有量产的竹荪,是无法变成稳定的经济来源的。
姐弟俩同时收割木耳,才一个时辰就把带来的两个布袋子都装满了。虽然袋子满了,但不是很重,姐弟俩很轻松地背起袋子回家去了。
春花的运气不错,篮子里有两朵竹荪,看来这片山林还是挺适合竹荪的。
看着白白嫩嫩的竹荪,春花的心情好极了,再加上背后满满的木耳,春花觉得已经迈出了自主的第一步。
“等等”,春花忽然停住脚步,在一棵桃树下站住。
“姐,怎么了”,冬生问道。
春花是看到了桃树上的淡黄色的树脂,她猛地意识到,这个是桃胶,后世的养颜佳品。
“冬生,我们采点这个,这个是桃胶,说不定能卖钱呢”,春花道。
冬生看看,迟疑地说道,“真的能卖钱吗”。
春花说道,“应该能卖钱,我们先采一点。等娘给你做好衣裳,让她去镇上的药店问他们收不收这个”。
冬生看春花连卖给谁都说出来了,也就不迟疑了,按照春花的吩咐采了起来。
桃胶采起来很是麻烦,经常粘手,经常是只有小小一块。春花和冬生稍微采了个十几个就收手了。要是他们采多了,而镇上的药店又不收,那就是做无用功了。
“姐,你说木耳采完了怎么办”,冬生问道。
“没事,木耳会再长出来的。只要我们不是一次全采光,过上十天半个月,它会自己长出来的”,春花信心满满地回答道。
春花很郁闷,为何她不是学农业的呢,学农业的肯定会在农村大展宏图,而现在的自己,也只能在后山转来转去,看看有什么山野特产能卖钱。书到用时方恨少,更不用说是不对专业的书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