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长啸,低郁而尖细,又略有凄厉,只是一道白光,疾速而来,正在拼杀的人都不觉身上一凛,忘了手中枪该砍该刺,只是转身去看—
一白衣锦绣,长发披肩的秀士,似踏流云一般,以绝妙的轻功,转瞬间即到近前,手中长剑一抖,寒光迸射,叮当地一陈响动,看不清是何种功夫,也看不清怎样出手,但等他跳出圈外,立在不远处的一处岩石之上,众人去看时,那十几个清兵已被齐整地在脖颈上划出了一条血痕而毙命。
店内掌柜的不由得脱囗而出,“清风剑白无念。”
四下里却响起了牛角号,铜锣咣咣地敲得震耳,四面的山道小径上,一下子涌来众多拿棍棒、扁担、尖竹竿、弓箭的山寨人。但此时,闻讯赶来的清兵人马,人数也有数百。
双方开始激战。
毕竟山寨人越来越多,清兵开始抵挡不住,开始溃退。
人群潮水般地涌向思远镇城下。
这思远镇是从汉代就有的边疆重镇,城墙坚固。
城楼上只见有清兵的旗帜,不见人。
山寨人正纳闷,忽然,城门大开,大队清兵冲杀出来。
清兵列成阵形。为首一将,手舞双枪,拍马在前。
山寨人不懂阵法,也不知这清兵的厉害,挥舞手中棍棒长矛,乱伸了向前,却被这将一人放马过来,连挑了十几人于马下,放的弓箭,被他啪啪地挥剑挡落,身后的清兵乘势掩杀过来,山寨人虽多,却没有见过这等阵势,抵挡不住,一下子被冲散开来。
这清兵列阵三重,盾牌、长枪、刀,再火铳,山寨人纷纷向后退却,人挤人,有踩着、踏着的,引起一片惊慌。
原先那持吊丧纸杆的汉子,舞着三节棍冲到阵前,那双枪清将拨马过来,一枪刺出,汉子的三节棍当啷磕碰,缠住枪头,那将一转身,另一枪则直朝汉子咽喉处逼去,那汉子就势着地一滚,躲过枪尖,却不料清将把被缠住的枪用力一拖,汉子被摔开去,而清将手中枪又迅疾地朝汉子胸囗刺来,汉子伸手握住枪头,那清将好力气,竟单臂举枪,将汉子举起,摔了一圈出去,背后清兵伸出长枪便刺,汉子放开握住枪的手后,一个鲤鱼打挺,跳了起来,三节棍却被摔丢在地上,这清将拨转马头,再逼过来,这汉子只好以守势,在原地转起圈子来。形势变得对汉子来说,凶险起来:
那清将手中双枪,一抖,便似银花万点,金蛇千条。马到枪到,那汉子虽说武艺高强,一来这马下先输马上三分,二来丢掉了兵器,三来这马上清将武艺的确高出三分,眼看就要丧命枪下—
忽然,只听得一声呼啸,有一人竟似凌空而至,当地一下,那逼近汉子的索命枪尖,却被横来的一棍挡开,清将骑的马,却前蹄跳起,一声嘶鸣。
原来这似半空中掉下之人,在伸出一棍救人之命时,随手把一个什么物件抛向那马头,待落地时,才看清是一个半边缺囗的碗。
那碗在空中飞旋成一道光,正中马头,马受了惊吓,扬起前蹄—
这人衣衫褴褛,正是那门前乞丐。
—这马上清将,急忙把身子死死地伏在马身上,拚命勒住马头,在原在转了个圈,毕竟这胯下坐骑,久经战阵,经这一番,竟稳了下来。
清将略一定神,又挺了双枪,冲了过来。
当下这乞丐和汉子,一左一右,两边齐出,而清将却抖擞精神,左右开弓,全无惧色。
见这边有人挡住了清将,那边的山寨人也稳住了阵脚,又重新呐喊着掩杀过来。
清兵的第一阵被冲破,第二阵向后退却,后面第三阵的火铳闪将出来,硝烟起时,冲在前面的山寨人倒了一片。
退向两边的清兵第二阵又重新合拢,挺刀持枪,与冲上来的山寨人厮杀起来。
无奈这山寨人士气旺盛,人数上又占优势,石头、弓箭、火把等,一齐掷向清兵,清兵渐渐抵挡不住,护着那马上清将,退到了城墙内。
清兵退回城墙内,关了城门,从城楼上射下密集的箭簇,阻止住了涌上前来的山寨人。
山寨人却在城门外放起烟火来。
一堆堆柴草,升起滚滚浓烟,趁着烟雾迷漫,山寨人架梯攻城。
这是思远镇四十八寨抗清起义。
本章节由16k书友上传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