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白色果实》原稿 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9星宿——甲009

古时多迷信,古人将具文识或精武艺之人比作天上的星宿,本意应该是在比喻他们珍贵程度,其中的佼佼者非“状元”莫属。从隋朝开科以来到民国废除科举制度为止的1295年中共有状元632人,平均两年不到一个,但这几百人却激励了天下数以万计的学子千百年来寒窗苦读,比起现在遍地的大学生和眼花缭乱的大学,那时的读书人真是太过艰苦。园区为了显得有文化底蕴,总会在一些空白的地方提上些名人名言,或是历代流传下来的轶事。这些古文大多生涩难懂,旁人一走一过当成装饰都不太会在意,但郭三日不一样,他有的是时间,对这古人不同境遇下的情怀表达也颇有兴趣,尤其是从上次度假的小岛上回来以后,凡看见有字的墙,都愿意上前研究一番。那句话怎么说了,“惜字如金”,放在这可能不妥,但用来描述郭三日当时的状态,到是再适合不过了。

这天郭三日走在园区的一个转角处,旁边的墙上刻有三段文字。让他好奇的是,这三段文字描述的三人都以状元二字开头。“状元崔日暑祠文”,“状元牛惜民祠文”,“状元宋元耳祠文”,身为状元,应为当时文人之首了,但这三位郭三日却一个也没听说过,不免有些惊异,便驻足仔细研读起来。开篇无非是言及生辰,籍贯,出身门第,但后面对其三位的生平事迹加以详谈中,郭三日却不禁读出了一代代文人的心酸和缩影,很多事也并非世人向往的那样取舍。人常到,“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这苦寒砺石看似无益,而花香和宝剑更为宝贵,但若把读书看成是天下之事,以这世俗的标准来衡量就太过偏颇了。让郭三日有此领悟的正是这三个人大大超乎了常人理解的一生。

50星宿——甲009(2)

崔日属又名崔日,原籍博陵,唐初诗人。早年孤苦,家境贫寒,因此而沦落寓居在宋州,后年少的他决意西上少室山,拜师求学,求取仕途。“独往路难行,穷阴人易伤;伤此无夜客,如何蒙雪霜。”这一诗句道出了旅途的凄苦和寂寞。到山上后多年的孤独生活,让其于山上的高僧,修士成了忘年之交,常于作诗以自勉。志况舒爽,苦读书,高栖少室中,专心于学问,坚信器为人用,势本天作。明时无废人,广厦无弃材。开元二十六年,崔日应试,做《名堂》,其中“秋来霜满月,日后一孤星”,甚为绝妙,考官十分推崇,送至殿前御审。皇上看过之后也大为赞赏,取为状元,官授河内尉。次年秋,开元二十七年,崔日便因病离世,崔日死后只留一女,名唤“星星”,世人皆以为,“秋来霜满月,日后一孤星。”是谶语,道尽其一生坎坷,无不叹息其满身才华报复未展,身已故去。

但至此后本朝学风更胜,百姓都认识到只要有学识,无论出身如何,是否有人提拔,只一首绝妙的诗句,就有机会见天子,蹬于庙堂之上。至于天命,没人能掌握,到很少去加以考虑了。当时乡间,牛童在放牛时,如家中条件尚可,有书可读,便在牛头处挂一本书便于翻阅,而富贵人家则在厅堂旁扩建书房,终日手不离卷,以致家家的后花园没人观赏,渐显荒废。

民间还传出了一段因求学而朋友绝交的佳话。说当时有两个兄弟,从小两家便住的很近,关系甚好,一起进私塾求学,随着年纪增长,两人的性情却大不相同,一个朴实好学,一个虚华事故,有一天两人同乘一车去拜会一位老先生,途经闹市,朴实好学者,应手捧书卷专心苦读,而他的好友却东张西望对市井的繁华充满了可望,两人本非同类人,如何长久相处。到了老先生的住处,两人下车入席时好学者取出佩剑,将两人的席子从中间割断,并道出缘由,后者羞愧难当,离席而去。从此这个故事便在坊间传开,可见当时学风之胜。

51星宿——甲009(3)

牛惜民,华亭县小坊人,生于唐天宝六年,卒于唐宝历二年,终年八十岁,唐德宗状元及第。

牛惜民才华出众,性情孤寂,累举进士不第,人到中年士徒无望。一次因避朝官误入礼部尚书府邸。尚书此时,年老独居,少有人来拜望,见牛惜民来见,大喜,引入厅堂。此时牛惜民尚不知老者系何官何人,悄悄问待者,方知是老尚书,索性将错就错,恭敬有加。交谈之余,尚书又索要了牛惜民之文卷,阅后再三称赞,又问道:“外面议论,明年何人知贡举?”,牛惜民对答:“老尚书办事公正,肯定是您知贡举”,老尚书道:“来年若知贡举,君即状头也”。牛惜民起身拜谢,忽然外面传召:“尚书知举”,牛惜民又拜道:“尚书适以赐许,皇天后土,实闻斯言”,老尚书道:“必守承诺”。

第二年牛惜民果然于老尚书下状元及第。自此敬老之风盛行,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历代中皆有掌老者,即专门负责养老的官员,按其身份可分为国老和庶老。国老为公卿大臣等贵族中的老人,庶老则指一般的退出政治活动的老人及平民中的老者。另外还把老人划分不同的年龄段,给予不同的优待措施,分别供养。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是说五十岁的人,还有部分劳动力的养于地方乡村,六十岁后人渐衰老就需要国家供养了,等到七十岁以后,就在殿堂中颐养天年。除此五十岁以上老人可以免除自身徭役,六十岁的可免除一子征兵,以上每长十岁,另免去一些不适宜之活动,至八十免一切义务,每逢佳节国家还有专设人员定期看望老者,赏赐肉,酒,衣物,手杖等,并配以一种特殊敬意之物——斑鸠。手杖上也有斑鸠的图形纹饰,喻以老人饮食良好,不定期与天子同宴,以昭告天下,凡我天朝子民,不论老弱,皆可安居于盛世。

52星宿——甲009(4)

宋元耳,唐文宗庚戌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共二十五人。

唐文宗年间,京城有一盲人,以善听朝笏,推知官禄年寿闻名。宋元儿前往求算,盲者持笏倾听良久,说道:“此为长官之笏”。宋元耳自以为是宰相之命,至取状元后入仕,当年官补阙,颇有政声,盲人这样说无疑是小看他了,因此很不高兴,拂袖而去,颇有微词。

一个月后,宋元耳与同事候见宰相,宰相于里间与他人说笑,过会儿步出,见宋元耳还在以朝笏遮面而笑,便问:“宋补阙何事笑我?”宋元耳无言以对,数日后被放出京城,任何清县令,一年后死于任上。满腹经纶未曾与世人知晓,后世不得见其片语,同朝官员中有很多为之叹惜。

惜孔子与人说教,言其古今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是以精通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是什么吗?众弟子知孔子要点拨他们深刻道理于是都从席间站起,走至席外,恭恭敬敬的回答道:“汝等愚钝不知,请老师赐教”……

今宋元耳得中状元,使天下人知学识之重,被下放为官,使其知微细之重,满腹经纶,身先例行,后教于世人,有何叹之?

结语:

何为有意?归天道谓之有意,逆天道谓之无意,人于天道而言本无善恶,人于人之善恶以此意为要;

53心念——甲010

天气渐渐转凉了,满山的树叶由深绿变成了浅黄。如果在市区或许还不觉得什么,但郭三日他们在墓园这边似乎对季节的更换更为敏感,尤其是这秋天的萧杀之气,在空荡荡的园区分外明显,好像每掉一片叶子,秋天就更近了一步。深夏初秋的热风夹杂着未退尽的暑气,懒散的刮着,郭三日拿了把椅子坐在了门前的台阶上,整个人也提不起什么精神,可能是最近迎来送往的节奏有些无聊,而他这几天却又偏偏看不大进去书。是不是到一个瓶颈了,如一些武侠小说中的高手练功一样,到了一定时候就需要闭关一下。他自己在那开导着,突然听见了一声“敲门”声,准确点说应该是敲打金属的声音,因为这个点大门早已经打开了,只有一道电子护栏。郭三日抬头往车道上看了一眼,并没看见车,心想是不是自己听错了,沉下心来仔细听了一下。这时又传来了几声轻拍金属的声音,郭三日不免有些紧张了起来,门口明明有门铃,要是谁家孩子淘气也不会自己跑这么远更不会在那敲着个没完啊,于是他站起身来向大门那边走去。就在他起身后才明白了怎么回事,原来是有一位老太太带着两个小伙子在小路上走过来的,而门铃在车道方便下车那边,他们可能没注意,正用手敲打着护栏呢,自己刚刚侧身坐着,只注意了车道,所以没看到他们。清楚了怎么回事后,郭三日忙迎了上去道:“大姨,您有什么事吗?”。被这么一问,老太太倒有些腼腆起来,红着脸僵硬的笑着,提了提手中的一个布包回道:“送一个老朋友”。郭三日心想这到对了,如果是干别的在这敲自己的门那才是奇了怪了,于是说道:“你老知不知道这是私家的墓园需要购买的”。老太太想了一想,过了一会儿好像才明白郭三日说的是什么意思?在包里盒子下面抽出了一张皱皱的纸,递给了他问:“是不是这个?”,郭三日拿过来看了看,还真是一张墓园二期的产权证,于是便让他们进来了。

老太太身后的两个小伙子左右搀扶着老人,但奇怪的是谁也不帮老人去提那个装着骨灰盒子的小布包,似乎也不大愿意进来。郭三日带了这么多去世的家属来墓园,还是第一次遇见了这种情况,心里渐生疑惑。到了园区的甬道边上,老人看着两个孩子,磨蹭着脚步一点点往前挪着,实在不像话,就道:“你们俩要是实在不愿意去,就在这等着我”。两个小伙子还真就站下了,郭三日本想劝几句,但一想毕竟是人家里事,自己又不是很清楚,实在没法张嘴。过了一会儿,那个年纪稍长的年轻人沉着脸开口道:“老二,你和这位小哥回去等着吧,我陪妈过去”。老人也望了望郭三日道:“实在麻烦你了,朋友走时交代的很清楚,我多找一会儿应该能找得到”。郭三日一想自己也没做什么老人竟这么客气,实在不好再多说什么,就领着这个年龄小些的回到了监控室,心中却充满了好奇。

54心念——甲010(2)

在监控室里郭三日和这半大的小伙子相对而坐,看着屏幕上老太太在他大儿子的搀扶下,一排排的找着墓位编号,小伙子把脸扭了过去,走到门边的一张小板凳上坐了下来,从兜中拿出了一个笔记本,那种高中生用来写复习资料,厚厚的巴掌大小,对这种本子郭三日并不陌生,当年自己在上高中时不知写满过多少本,现在看见了还多少有些亲切。不觉中就走了过去问道:“还在上学?”,小伙子点了点头:“高二了”,“哦,还有一年高考,能借我看一眼嘛!”,郭三日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好奇,可能是因为自己最近太无聊了吧。小伙子抬头看了看他,犹豫了一下,把本子递给了他,说道:“历史上很多事情都很清楚”,便低下头去不再吱声。郭三日接过了本子,随手打开看了一下,果然是历史课的整理笔记,字写得很工整,竖排记的朝代年表,旁边的留白记了些历史事件。

汉健康元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病逝,次子曹丕继其父之魏王位,同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于他,改国号为魏,十月,建元黄初定都洛阳。

曹魏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司马懿之次子司马昭死,司马昭之长子司马炎袭继其父之晋王位,同年十二月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十二月建元为泰始,沿用魏都,都于洛阳。

东晋元熙二年,公元402年6月,东晋大将刘裕强迫东晋皇帝司***让位,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宋,建元为永初,沿用东晋都城,都于健康。

南朝之宋顺帝升明三年,即公元479年,掌管禁军的萧道成夺得宋朝帝位,4月,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齐,年号为建元,沿用宋都,都于健康。

齐统治20多年后被大将萧衍,夺得帝位,建立梁朝,年号天监,始于公元502年,沿用齐都,都于健康。

梁敬帝于公元557年被大将军陈霸先废黜,是年十月,改国号为陈,年号为永定,沿用梁都,都于健康。

……

这一段是历史的动乱时期,旁边记载之事也多为屠杀灾祸,郭三日又往后翻了几页,到了唐朝年代表变得很长,旁边记了很多历史典故。

铜匭:鱼宝家制铜匭,陷诟他人,最终被人投书于铜匭,告发他曾经参与过谋反活动,于是被砍头车裂而死。

请君入瓮:周兴唐朝酷吏,官至尚书左丞,创造多种刑法,用刑残酷,无辜受害者不计其数。一日被邀宴饮,酒席间,主人随口问道:“弟有一案,罪犯不肯认罪,为之奈何”。周兴酒兴正胜,便答道:“这事还不容易,取一大瓮,点起火,将罪犯至于瓮中”,主人大喜,将其置于瓮中定罪关押,终死于凌迟。

……

郭三日合上了本,将其还给了的小伙子,道:“你很喜欢历史啊,记得这么详细”,小伙子接过去后低声道:“因为历史上都是真事”,郭三日被说的有些莫名其妙:“都是真事,难道生活中有很多假的吗?”,原本他只是无意义的一说,没想到,小伙子非常认真的点了点头,看着他的眼睛,道:“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听上去很美好,但并不真实,历史则不同,他只讲实话,如果你能知道真相的话”,郭三日一听感觉还真是这么回事,对这小伙子到有了几分欣赏,便道:“你思想这么成熟,为什么这么意气用事呢!”小伙子显然没明白他的意思,郭三日指了指屏幕道:“你不忍心看见老人找的辛苦,为什么不一起去,都是身边最亲近的人,人都没了,有什么事不能原谅的呢?”“最亲近的人?”,小伙子终于听明白了什么意思,并且感到很吃惊。郭三日一时也有些尴尬,毕竟自己并不了解情况,虽然看上去是如此,但或许事情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在心中暗怪自己办事欠考虑,应该事先了解清楚再说。

55心念——甲010(3)

原来这事还真就不如郭三日想的那样,这死者与他们根本不是什么亲人,甚至还可以用“仇人”来形容。

事情发生在十几年前,他当时还在上小学,母亲带着哥哥推着一辆三轮车,在他学校附近弄了一个西瓜摊。有一天学校里面出来一位身穿墨灰色衣服,面貌肃严的中年人,看样子像是学校里的领导,走了过来问:“这瓜红不红?”。他母亲马上卑恭恳切的回答:“红”,那人脸带不削的道:“还是打开看看哈”,随手在瓜堆里面拿起了一个,用手一拍西瓜被分为两半,那人勃然大怒:“这瓜能叫红吗?”,啪的一声把西瓜狠狠的摔在了地上,瓜肉四溅。“我给你换一个”,他母亲急忙说道,“不用了,你也不用在这里骗人了”,说着一把抢过他母亲手中的撑杆,在大腿上一掰,秤杆立刻弯折,他哥哥想去阻止,被那人一把推倒在地,接着,那人掀翻三轮车,所有西瓜咕咕噜噜的掉在地上,压扁的压扁,摔碎的碎碎,却还不肯罢手,一脚脚的踩在上面,直到红红的瓜肉摊了一地,汁液横流。

那人凶的厉害,妈妈吓得死死的抱住哥哥瑟瑟发抖,不敢作声。周围看热闹的人围了一圈,指指点点就是没人主持公道。那人临走之际还狠狠地撇下一句话:“以后不许再到学校这里卖瓜”,事后,哥哥对他说,他想狠狠的捅那人几刀,可惜被妈妈抱住了,他记忆中那西瓜是很红的,他不明白那人为什么要那样做。那时他们家还很穷,爸爸常年在医院,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母亲则一边照顾着父亲一边去地里收瓜推回市区卖出去换点钱贴补家用。后来同学们告诉他那人是学校里面小卖部的老板,自己的店里也卖西瓜,而且还卖的很贵,一个西瓜切成了十几块分开卖,像他妈妈那样就在附近的摊位自然招惹到了他。当年还没有那么多商场超市,一个私人的小商铺可以覆盖很大面积,这个人与那时的校方领导都很熟,学校附近基本没有其他商家,所以校外他也看成了是在他自己的经营范围内,自然不允许其他人卖。但你在校内已获得足够可观的利润,即使不让别人摆个摊赚点小钱,也可以好言相告或者直接赶走,何必砸人家的东西做得这么过分呢,他家也因此失去了收入来源,父亲不久便在医院去世了。

事情过去了很多年,他们平时也很少再提起,但在前不久的一天,他妈妈和邻居上街买菜,远远的看见一个瘫坐在地上的老头,在吃捡回来的东西。邻居指了指告诉他妈妈,那就是当年在学校开小店铺的那个“中年人”,他妈妈当时简直不敢相信,怎么可能变得这么落魄。

56心念——甲010(4)

原来他们被赶走没几年,学校就换个领导,那人也就没办法再在学校里干下去了。自己到攒了不少钱,原本也够一家人生活,但没想到他那两个儿子不学好,一个吸毒,一个杀了人,结果最后弄得家破人亡,连个住的地方都没了,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说着也让人可怜,他母亲也觉得这心里不好受,没买什么东西就回去了。

晚上一家人吃饭时母亲和他们说起了这件事。两个已经长成小伙子的年轻人听了,起身就要去找那个人,想想自己的父亲当年就那么死在了医院,兄弟俩这火气,再也无法控制。他们母亲看着两个人,就这么冲了出去,赶紧在后面追赶着,后悔告诉了他们。当他赶到时,两人已将老头围在了角落,他母亲赶紧上去护住了老头,将他们赶开。老头在知道怎么回事后,泪不成声,拉住他母亲的手说自己该死,就往身上打。他母亲赶忙抽回手,说自己早就忘了那些事,也原谅了他,孩子父亲的事和他也没有直接关系。没想到他母亲越是这么说,那老头越无法原谅自己,竟当街跪了下来,不停的给他母亲磕头,实在没法阻止,他母亲就把他拉到了自己家,免得在大道上让人笑话。这老头情绪也稳定了下来,说自己有今天都是活该,这辈子没有机会了,下辈子再补偿他们,哥两人儿压根儿不理老头,他们母亲却一直在好言相劝,也一直让他不要太在意以前的事,好好想想今后的生活。没想到一说到这,老头又落下了泪,说自己已经时日不多,他原本也没打算指望着那两个儿子,早在几年前就安排好了自己的后事,在郭三日他们这个墓园选购了一个墓地,但人算不如天算,没想到还没等自己闭眼呢,两个儿子就把整个家败光了。最后为了救被警察抓走的那个,他卖了自己住的那个还唯一剩下的房子,但钱没了人还是进了监狱,现在的他身边只剩下这块不方便出售的墓位了,请他母亲心好,在他没了之后帮他送去。他母亲爽快的点头答应了,请老头放心,这个到时她一定帮他做到。老头听了后,又要给他母亲磕头,被他母亲劝住了,起身后便摇晃着走了出去,没想到几天后,老头真的死在了街角。他母亲将其送到火葬场后,取了骨灰,便来到了郭三日他们墓园这,也才有了早时那一幕。

听到这郭三日不禁感叹,又为世人一些愚蠢行为感到惋惜。

结语:

无需面对,按自然而行,不以己所不值而取;

57继承者——甲011

这天郭三日正拿着扫帚打扫监控室门前的落叶,抬头看去几辆商务车缓缓驶来,数量不多,只有三辆,但车型都是一样的,而且配置都不低,更引人注意的是,三辆车的车牌尾号竟是连续的三个连号,看来这人也是有一定来头的。郭三日走到大门前将护栏打开,三辆车鱼贯而入,随后带着从车上下来的人往甲号园一期那边走去,一行人中一对母子颇引人注意。那个母亲双手捧着盒子,旁边的青年双手搀扶着他往前走,看样子应该是死者的家属,但他们的穿着却实在朴实与来时乘坐的车相比,是那样的不相配。两人均为一身素色的棉布衬衫,配以白色布鞋,虽说倒也干净整洁,但款式和新旧程度上看都已有些年头,若在60,70年代,倒也合理,但在当下有权有势之人,即使素衣也是非麻即蝉,让人感到贵气逼人,这身打扮就显得很另类,有些格格不入了。按说郭三日也并非讲究吃穿之人,但奈何这母子二人穿着太过显眼,更奇怪的是两个人的表情,除了因亲人离去的悲痛外,眼神中流露更多的是一种绝望。郭三日在这也快一年多了,看得多了自然就会有所了解,人在因亲人逝去而悲痛时,眼神多是模糊无神的,而因其他外界原因造成的痛楚,眼神则常带有一丝决绝。两者的差别虽不大,但细看之下,就会发现其中的不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让郭三日对母子二人很是好奇,心中也不免有了些疑惑。

在不自觉中,一行人走到了墓位前,随行的人将逝者放入了墓位后进行了必要的仪式,有序的鞠躬告别,让郭三日意外的事,母子二人并未像他想的那样失声痛哭,而只是默默的擦拭着眼泪。

安放妥当后,其他人都退了出去,有人上前搀扶母子时,二人并未起身,而是让来人先行离开,还想要在此多待一会。其他人都陆续的回到了大门前的停车场上等待母子二人,郭三日却一时有点不知所措,只好站在旁边的小道上,静静等待他们告别完后,再带他们回去,毕竟回去的路还有很长,只留下一老一小二个人他也有点不放心,万一出了点什么意外,作为服务方的园区也是有责任的。就在他还在心里盘算着的时候,却见那母亲从衣兜中拿出一个药瓶,打开盖后倒出了一大把粉色颗粒,郭三日马上在下意识中知道了他们要做什么,大喊一声后飞奔了过去。这二人显然也没想到郭三日还在这里,被他一声吓得浑身一颤药瓶竟翻到一旁散了出来,郭三日借机快步上前,将他们手上剩下的药物抖落下来,把二人扶正。他怎么也没想到,送一个长辈时还会出现这样的事情,这要是一对年轻情侣的生死别离他到多少还能有点心理准备,但送一个早就年过半百的老人,而且看样子,家境应该还不错,像这种家庭那些匆匆安放好后就离去处理事务的他见过,在墓地这寻短见的他还真是闻所未闻。在将二人扶好后,自己也不禁跌坐在地,惊异的看着二人,这时在看母子二人已抱在一起,像是用尽全身最后的一丝力气,眼下除了呼吸以在无心做其他事,郭三日这才放下心来。看着前面墓碑上那人的照片感觉有些眼熟,虽然一时还想不起来是谁,到也生了几分亲近,就想劝说这母子几句,可张了张嘴,一时竟不知道说些什么,郭三日原本也不是那能说会道之人,这一紧张就更难开口,缓了会儿后,倒是这母子二人先开口了,面对着这还唯一陪在身边的郭三日道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家事,郭三日也因此了解了一段人世间复杂的亲情纠葛,让他这个在一般百姓家庭里长大的人,内心泛起阵阵波澜,竟不知如何来形容这种感觉,只能暗叹人世的复杂。

58继承者——甲011(2)

故事要从这个男孩的爷爷说起。男孩的爷爷姓钱,叫“钱夏”,现在的钱家早已是本地数一数二的家族,也经常在财经版报道上有所提起,所以郭三日才对那刚刚离世的钱家控制人有所眼熟。可在男孩的爷爷钱夏那个年代,他们钱家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平常家庭,他爷爷钱夏在本地的粮库上班,负责看守粮仓。

有一天晚上,天阴的可怕,钱老爷子跟几个人在屋子里打着麻将消磨时间,那个年代这还是违法的,但好在粮库地处偏僻,少有人来,所以无聊时他们几个老人就躲在屋里消遣一会儿。可打着打着,突然对面那人吓得脸色惨白,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前面的窗户,其他人都只当有生人过来撞见了,捂好牌扭头也向窗外望去。但一看不要紧,却一个个也吓去了半条命,只见窗外漆黑的夜色中一个白色纸人正伸长了脖子瞧着他们,当时他们全都吓傻了,有个胆大的说:“别怕估计有人要偷粮,故意吓我们呢”。听他这么一说,几个人到镇定下来,一起拿着杆子冲了出去,可到了外面一看,全都瘫坐在了的地上。只见夜色中,仓库四周全是纸人纸马在飘动,还有几个骑着马的纸人正向他们晃晃悠悠的走过来,边走还边往外扔纸钱,一些竟被风吹到了他们脸上,顿时他们吓的什么也顾不上了,只知道一个劲的往外跑。

据男孩的爷爷,钱老爷子讲,他都不知道最后是怎么跑到派出所的,看见牌子后只觉自己是死里逃生了一般。左一句右一句喘着气,把事情跟所长报告以后,所长并不相信,认定了是有人要偷粮,马上重新带着几个干警去查看。但结果到了现场后发现十个粮仓有六个被搬空了,放粮的屋子里堆满了纸钱,这时所长才相信撞了邪,因为粮仓很大,而且所长带着警员都是开着车来的,就算有人偷粮也不可能这么快搬走,还不留下痕迹,更没那闲心把那一捆捆的纸钱码好,和他们开这种玩笑。

那个年代,是一个特殊时期,粮食比金子都重要,粮库被盗可是大事,上面派了很多人下来调查,所长只提及丢粮之事,并未言及其他,最终也没查出什么名堂,只好把粮库的负责人枪毙了,说他策划了偷粮,因为他当天不在现场,除家人外又无法证明其行踪,其他几名粮库的主要领导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惩罚。而派出所所长在钱老爷子他们证明下查实,并未延误办案时机,还不顾危险,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而免于处罚。这件事怪只怪罪犯分子太过狡猾,有预谋已久,粮库主要领导思想出了问题,所以不是他们一时能应付的。钱夏几人在这件事上,前前后后一直在工作岗位上尽公职守,体现了一个粮库工作人员应有的素质,并在守护查看过程中,因过于心急崴伤了脚,正是这种一心放在工作上的精神的代领一下,最终才保留住了四个粮仓……

这件事情过去后,钱老爷子很快就得到了提拔,那个派出所所长也被作为工作中不惧困难任何情况下都敢于出警的典型,调到了市领导班子中去了,两人成了莫逆之交。

随后几年时代风云变幻,一切都快速向前发展着,粮库也开始出现主要业务私有化的趋势,在一波浪潮中,钱老爷子也是大胆尝试,敢作敢为,将粮库管理的有声有色,也正是这时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才为以后闯下他们钱家今天这庞大的家业打好了基础。

59继承者——甲011(3)

随着时代的变革,商品市场日渐成熟,粮库的需求与作用明显下降,经过市里领导的讨论,最终决定,将钱老爷子所在的这个粮库管理权下放给个人以便回收资产。因为这些年的发展,粮库的规模已经很大了,有多个附属分支产业,企业在整体性质上已经很难界定,这也是将其拆分下放的一个原因。有时一个企业也和人一样,需要经历几次反复轮回才最终找到自己的出路。整个方案在经过详细论述后,决定将原有起粮食储存功能的几个库区上交给国家并入粮食局直接管辖,取消原有的企业性质,熟食和粗加工等已经相对成熟的部分,公开进行了变卖,回收了大量资金,而将深加工这一部分,投入周期长,预期回报不稳定的烫手山药,抛给了钱老爷子。那时粮库有很多不愿走的老人在钱老爷子的带动下也纷纷出资入股,最后以股份制的形式将其购买了回来。也是这一年钱老爷子老伴儿,也就是男孩的奶奶不幸去世了,钱老爷子当时就带着年幼的儿子住在厂里办公,以厂为家,经过了几年的奋斗,终于在食用油,医药等多个领域上打开了局面,企业也步入了正轨,站稳了脚跟。这时多年单身的钱老爷子,在好友现任副市长就是那个原派出所所长的撮合下。又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段婚姻,并且女方家也很有背景,这使钱老爷子对其倍感珍惜。没二两年便又生了一个女儿,看着自己事业已初见规模,家有年轻的妻子,如今有了这个女儿,自己也是一儿一女,世上真的没有什么遗憾的事了。却不知,自从有了这个女儿后,钱老爷子的儿子的厄运也随之而来。

一天继母让钱老爷子的儿子去一个未完工的仓库复查。当时正值中午,修建的工人都没在,钱老爷子的儿子便独自爬了上去,在仓库屋顶上转了一圈,感觉整个工程都是按标准施工的,没有什么不合规的地方,便要下去,突然脚下却冒起阵阵浓烟,向下一看,已经是一片火海,原来堆放在下面等竣工后搬入仓库的谷物意外的着起大火。四周已无落脚之地,这时他见房顶上有几张防雨用的散布,便抓起一个,用棍子撑起了一个帆形,跳了下去。虽然受了伤,但命算保住了。过后对事故进行了调查,原来是施工时扯的电源线掉在了晒干的谷物上引起的大火,事情虽然有些蹊跷,但好在没有发生太大伤亡,所以规范了一下施工流程后,也就没人再在意了,都只当成了是一次意外。不久之后的一天傍晚,钱老爷子的儿子刚刚出院,想到公司看看,顺便也活动活动筋骨,这几天躺的也有些难受。再接受了上次的教训,另外也是刚出院的缘故,便没往高处爬,进入了一个地下冷藏窖,准备清点一下货物。可就在他刚进入冷藏窖没几分钟,堆在入口处的一摞木箱却突然的倒塌了,把门把手卡的死死的,无论在里面怎么推,都无济于事。这里面的温度在零下二十多度,他只穿了一件单衣,如果在这里待一宿,第二天不成“冰块儿”了嘛,想到这他拼命的撞击着门,并抛出了手机,让人绝望的是在这里面手机竟然没有信号……

当人们发现倒在门口的木箱时,以是第二天上午。工作人员马上通知了钱老爷子,并组织员工搬运木箱。不大一会儿就听见钱老爷子后找的女人的哭声,她竟在老爷子之前赶来了,趴在木箱子上,就放声大哭。钱老爷子看她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实在不像样子,就训斥了几句,在旁人的搀扶下走入了冷藏窖。但当人们推开窖门进去的时候却都说不出话了,空旷的冷藏窖内并没有钱老爷子儿子的尸体,也找不到他的人。就在大家都一脸疑惑,犹豫着要不要报案时,钱老爷子突然想到了这个冷藏窖是早年建的,当时他和儿子轮流在这监督着工人施工,由于那时技术的原因,所以这个冷藏窖的通风口要比现在的直径大,长度也长,足够一个人爬进去,想到此老爷子忙颤抖地抬起手,指着通风口,让人去查看。没想到还真在里面找到了,人以冻的休克了,但还有呼吸,钱老爷子激动的老泪横流,马上叫人送去了医院。此时刚刚还在大哭的第二任妻子却拉下了脸,冷冷的道:“别人哭叫不成体统,自己一把年纪了,大哭大叫就无所谓了,这不是亲生的,真的怎么都不行,冷热都不是啊!”。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这种话,钱老爷子如何能容她,狠狠的打了她一个巴掌,这也是这么多年第一次动手,女人也吓傻了,过了几秒才哇的大哭出来,被人劝了出去。

这一次的事故钱老爷子没有在让别人插手,而是放下了所有的事,亲自负责调查,不然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躺在医院里昏迷的儿子。在调取了所有视频后,终于有一个身影晃入了他的视线。

60继承者——甲011(4)

当天晚上在钱老爷子的儿子进入冷藏窖不久,门外就走过来一个人,通过视频画面辨认,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钱老爷子第二任妻子的司机。他在门口左右转了一会儿,来到了门边不远处堆放着的木箱旁。这种木箱都是在船上卸下来的,不仅坚固而且质地很紧实。他推了几下,根本没有一点晃动,便走出了画面。观看视频的钱老爷子紧锁的眉头还没等舒张开,只见这个人又回来了,但不是走路过来的,而是开着一辆黑色的轿车。下车后他在后备箱中拿出了一段绳子,一端绑在木箱框,上一端系在了车尾,之后快速回到车里,伴随着一阵轰鸣声,车子飞出了画面,随后几秒整堆木箱崩塌,把门堵了个严实。钱老爷子看到这,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掌拍在了键盘上,人向后仰去,深深的摔在了椅子上,周围人马上围了上来,担心老董事长一时激动,身体在出现什么问题。老人深吸了几口气,极力的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过了一会儿脸色渐渐有了好转,叹息着通知大家,准备下午召开股东大会,自己想安静一下,叫其他人都退了出去。在这个厂,他这个妻子并没有几个心腹,除了那几个在身边照顾她的人员,整个集团的高层,她根本不熟识,也没有相互之间的信任和默契,即使她娘家有些背景,如果钱老爷子不在了,她又不能和他的儿子一心把企业搞好,就凭现在的她自己一个人怎么可能驾驭得了这么大一个集团。想到这,不禁又叹息了一声,也深深的在心里对其感到失望,如果两个人中只能选一个来继承企业未来的命运,那这个人无疑是和钱老爷子一起创业的儿子,他虽说算不上多优秀,但多年的辛劳,集团上下还是很认可的,把企业交给他也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问题……老人慢慢闭上眼睛不在思索。

这天下午的股东大会决定了企业以后十几年的命运,钱老爷子在会上决定了将企业的管理权交给还在医院但已经苏醒了的儿子,其他股东持股份额不变,自己持有的股份50%转给儿子,这样加上他原本持有的股份,就无疑的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剩下的50%转给妻子及女儿,但条件是她们只能享用股份带来的利益,并不能行使股份在公司所具有的股东权力,更不能参与公司的一切重大事项的决议和日常管理。这也就相当于说她们只能定期在公司拿到一些分红,除此之外其余公司的一切与她们再无关系,会议结束当天晚上钱老爷子的第二任妻子就带着女儿回了娘家,不久后儿子出院也顺利的接管了公司。

61继承者——甲011(5)

几年后身体硬朗的钱老爷子突发疾病过世了,没有遭受到太大的痛苦。他的儿子,也就是男孩的父亲,独自操办了葬礼,而老人的第二任妻子和他们的女儿一直未露面,好好的一家人竟弄得有如仇敌。随后在男孩父亲的主持下,公司稳步向前,虽说没有什么大的变革,但以稳居这个地区本行业的头把交椅。男孩也日渐长大,变成了一个十几岁的半大小伙子,事情正在看似一天天逐渐往好的方向发展,但不幸却突然再次降临。

一天男孩的父亲在去公司的路上不幸遭遇了车祸,这一次并没有前两次那么走运,人当场被撞死了,没来得及送往医院抢救。在母子俩刚刚得到消息,整个人都如梦游般大脑还处于一片空白时,就接到了公司要召开董事会的通知。第二天他们无奈的去到了公司,但迎接他们的并不是安慰,而是精心设计的夺权。在会上他们看到了多年未见的婆婆,也就是钱老的第二任妻子,而更让他们吃惊的是她竟然坐在了懂事长的位置上。之后会议的安排就是一堆需要签署的文件。原来在钱老爷子的遗嘱中,虽然说明了将公司交给了男孩的父亲,不许他的妻子女儿过问公司事宜,但男孩父亲去世突然,并未事先对公司有什么安排,他母亲出生于一般家庭,从未有过相关经验,而男孩还未成年,不具有接管公司的能力。并且在他父亲死后原来持有的股份,在未有安排的情况下,平分给了他和他的母亲,这样在事先取得了女儿股份的钱老的第二任妻子就成为了实际上的公司第一大股东。她还通过了董事会的聘请回来管理公司,也就是说有了这个聘书,即使她一点股份都没有也可以回来管理公司。母子俩没想到,只一天,公司的一切就都发生了改变。其实在这些半辈子都从商海中打拼的股东面前,对于利弊的取舍,一分钟就能有答案,这些不是单纯的他们所能理解的。

母子俩完全无法面对这一切,更让男孩母亲绝望的是,以其对“婆婆”的了解,她是不可能让自己的儿子活到成年有机会回到公司的,而自己也没有那个能力保护他,在无尽的痛苦中就发生了郭三日之前看到的情景。男孩事先也毫不知情,这时和郭三日一样,呆呆的听他母亲讲完了一切,用力捏碎了手中的药丸。他原本就没打算吃,现在更不会去吃了,虽然还是个孩子,但他眼中的坚毅,任何人都可以看得出。面对这样的情形郭三日真的认为自己应该说点什么,但自己那简单的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又能给母子二人什么帮助呢。脑子里让他唯一感到充足的,就是平时没事时在杂书上看到的各种历史故事,但那都是死板的,又有什么用处呢……,突然间郭三日好像想起了前几天刚刚研究的一个历史事件,因为其中人物的心理很值得分析,所以郭三日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至今记忆犹深。如果面对一个自杀者,你不能帮他解决实际问题,那是不是能给予最大的帮助,就是心理上的辅导。这倒是郭三日应付的来的,尤其通过案例对其进行开导,他还是比较擅长。这与日常应酬不同,有其一定的方法规律,所以一个心理大师在生活中可能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但当其面对特定对象时就变得口吐莲花,滔滔不绝了,郭三日应该就属于这种。想到这一个完整的故事从郭三日口中流出,呈现在了母子二人面前。

62继承者——甲011(6)

刘恒,即汉文帝“文景之治”的开创者,大汉朝第五位皇帝,如算上始祖太上皇,他则为汉朝的第六代皇帝。但他实为汉高祖刘邦的儿子,并且继位时还很年轻,这样的怪事就要从汉高祖刘邦死后说起。

高祖刘邦于公元前195年去世,文帝公元前180年继位,这之间共产生了四位“临时皇帝”,而刘恒能最终坐稳江山,其实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其中最需要感谢的就是几乎将他刘氏家族赶尽杀绝的吕雉,也算是其“后母”,这初听上去有些奇怪,但细加分析后确实如此。

吕后嗜杀成性,她对上一代功臣和对反对她统治的人向来不容情,可刘恒却偏偏活了下来。吕后善妒和凶狠,朝中死在她手下的人不计其数,但大概因刘恒和他的母亲薄氏与她同样孤儿寡母,不为刘邦重视,再加薄氏一向低调安分,两人竟一直平安无事。直到刘邦死去,太子继位,日子看起来原本可以就会这样下去。可是吕后不愿意接受这种“平凡”。太子随是她的亲儿子,但并非和她同族,为了让自己家族拥有更高的地位,自己拥有更大的权力,她竟逼死了自己的亲儿子。并虐待死了戚夫人,毒死刘如意,饿死赵王,她杀人要让人受尽折磨,臣服于己,有着极其病态的心理,说她喜欢杀人,不如说她更喜欢看到别人臣服。

到后来吕氏一族倒台,大臣们在一起选下一个皇帝时他们好像被吕后的凶残吓破了胆,对皇帝首选要求,就是母族势力如何,脾气是否残暴,这样一来刘恒就几乎完美。母亲薄氏的娘家根本没有什么势力,薄氏本人平时又一向低调谦和,教出的儿子听说也不凶狠,这听上去简直太合适了,大臣们选了他,不担心太后作乱,也不担心自己以后被欺负,于是被吕后吓坏了的大臣们力推刘恒为帝。

刚得知消息时,刘恒还不相信,他召集谋士们商量,大家意见不一,他去请教母亲,可薄氏不懂政治,最后无奈之下向天卜告,结果签文大吉暗示他能成为汉朝一代明君,于是刘恒终于决定进京。

然而面对迎接他的大臣们,刘恒居然推迟他们献上的玉玺,性格这样宽厚谦逊,大臣们更加放心,认为他们做了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几番谦让后,刘恒终于成为了皇帝。而这时的汉朝并非是一个烂摊子,吕后的为人和人品先不做评价,但客观的说却有一定能力,可算是一个不错的当权者,她执政十五年中减负税,严明律法,刺激经济发展,留给刘恒的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汉朝。

故事讲完了,郭三日看着母子二人相搀上车走远,他不知道自己能帮到他们多少,但他相信这对母子已经有了面对生活的信心,而这信心并不是来源于他郭三日。

结语:

天之大于无,非以实为大,天以无称其极;然一物以其行无其果,可行否?言必可行,本无果可言,何言其果;果乃行之一,行之必有果,行之道磊磊,则无其他;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