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西部风云史》第七十六章 求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孙云在一一接见了手下的大佬,使他们安心之后,立刻让他们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特别是那些驻外的军官们,毕竟万一出了状况,主管不再的话,副官们决策起来还是有点把握不定的。

吩咐好众人之后,公孙云特地让人给在承化的李军和淖毛湖的种斌下达了,暂时停止军事行动,但是密切注意西域新动向的命令。

至于刘俊义等人,公孙云也只能让人把他一并送来乌苏城。不管他们怎么急,这个时候也不会来催促公孙云了,毕竟人家公孙云还是病了嘛。

处理好这些事情之后,公孙云叫来杨度、侯孝、徐峥,还特别延请了辜鸿铭和齐白石。

公孙云府邸会客室内,一阵沉默之后,公孙云斟字酌句的将自己起先做的梦告知众人。

公孙云之所以会犯病,公孙云也隐晦的点出,自己是为华夏文化而担忧。虽然,对于公孙云这样一个权力型的总督来说,更该担忧的应该是权利和领地能否得到保障才是。

可是公孙云却担忧革命之后,华夏即将被西方彻底同化,完全不可逆转的同化。而且现在已经开始出现这样的趋势了。

特别是文化界,这种趋势已经有了大影响。

已经开始有人叫嚣着要将华文变为拉丁字母,废除华文方块字;甚至还有人认为华夏文化根本就是一点也不可取,认为应当彻底西化,更不用说什么中医之类的文化了。

公孙云认为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这样的变革,这种变革或许可以称之为变革,但是称之为自我毁灭或许更恰当。

特别是清朝皇帝的退位,变革派种的激进派一定会大肆搞风搞雨,认为这是他们的胜利。所以一定会大肆宣传,要彻底或半彻底的废气华夏文化。

如果彻底的废气自己的文化,会产生怎么样的效果,公孙云是在是太清楚不过了。二十世纪前半页和后半页的华夏,只要有心人一定比,马上就能现。

前半页,中国虽然战乱不断,可是文化也极其昌盛,人才辈出,大家大学更是浩若繁星,可以说是继承春秋战国、唐宋之后的又一次文化大繁荣,亦可以说是华夏近代的一次文艺复兴。

但是后半页,简直成为了整个华夏文化的噩梦,国家跟是变成了一个纯粹意义上的工匠、商贾之国,不说工匠和商贾不好,但是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的工匠、商贾之国,公孙云认为跟蒙古帝国如出一辙,再繁荣也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因为没有强有力的文化纽带将国民联系起来,那么注定了众人会在相互认同感上大打折扣。特别是后世华人之间,更是如此。不以华夏为荣,反之以之为耻,国民争相献媚与他国,见外人犹如再见父母,极尽阿谀之能事。献土纳财更是大手大脚,仿佛这些都是他们继承自祖先的糟粕,拼命的挥霍。最最可笑的居然还以大国自居,公孙云看来真是恬不知耻,对这些立着牌坊做婊子,甚至连满清都不如的人,公孙云只有一个字:呸。

其人常慕宋之繁华鼎盛,而唾宋之懦弱无骨,实不知他们自己连跟宋朝比较的资格都没有,香蕉焉能与人比,无可比之处。若是勉强要比的话,也只是个‘繁荣,无过之;懦弱,无不及而’。

看看俄国就更是如此了,沙俄好歹还能出几个文艺大师,在西方还能算的上有点起色,可是之后呢?

‘欧洲宪兵’变成了游离与欧洲之外,丘吉尔这样的匹夫都可以称之为‘达旦杂种’的野蛮人。

文明尽丧,礼仪尽失的国度,连短短两百多年历史美利坚文化都不如,复兴,复兴,公孙云试问要复何人之兴?俄国人的?犹太人的?欧洲人的?

公孙云找不到答案,所以会有之前的昏厥之症。

不过还好,公孙云觉得自己现在还有时间,身边还有像辜鸿铭、齐白石这样的文化坚定,像杨度、侯孝、徐峥这样的政务上的大才,还有吴青山、李军、蔡阿斯等自己培养起来忠心耿耿的传统将领,还有千千万万保留着华夏朴实诚信文化的领地民众。

。。。。。。。。。。。。。。。。。。。。。。。。。。。。。。。。。。。。。。。。。。。。。。。。。。。。。。。。。。。。。。。。。。。。。

听到公孙云的叙述之后,众人多少已经了解了公孙云的真实想法了。在他们看来,公孙云又是一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杞人忧天型的保守派。

毕竟从清末开始就算在怎么打着改革的旗号,也不能改变中国千年来的文化基石。从北洋的李鸿章,到湘江的张之洞无不都是如此。就算现在的孙中山,不也还是个传统的文人而已嘛,只不过是打着驱除鞑虏的旗号而已,也只是回复汉人的统治,顺便将科技这个以前被中国阉割了之后的儒家文化打击的对象放到台面上来而已。

但是,他们的淡定,并是不所有人的,因为他们生长在这片大地上,从来没有机会到真正的西方游历过,所以就算是杨度这样的到日本留过学的人,其实也没有真正讲过西方的社会和文化。

有一个人却有着比公孙云的担心还要深沉,那就是辜鸿铭,他从小就开始接触西方文化,而且还随同他的义父或养父到过英国,并且常年呆在那里,对西方文化有着极深的了解。他清楚的认识到西方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是多么的具有侵略性,而且放在眼前的事实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他对公孙云的担忧表现出了深深的赞赏态度。

辜鸿铭感叹道:“化龙之忧,亦我之忧也。尔等是没有到过西夷之地,不知其文化之侵略成性,如今西夷殖民之地,已多为其同化,不负为各地土蛮前人之国。若中国之地,照搬西人之体制,则恐若干年后,华夏亦不负为我华夏之人所有。老夫甚忧虑之,然如今南方革命已成,皇室退位在即,师西人之法,必学西人之体制等等,则华夏先贤千年之功,或百十年而不复存在。如老夫所生南洋之地,当地唐人已多有礼仪崩坏之兆,舍华夏而亲夷狄,却又甘之如饴。

此忧非吾等有之,老夫之义父,纯西人也,然其好我华夏千年之文化,故而培育老夫之时,不忘让老夫继承先祖之文化,也让老夫谨记华夏之忧。

西人尚且知之,然中原之地此时急功好利,图一时之快,复兴强国旦夕可成之乎?即便旦夕可成,则必定照搬西人之法,而使我华夏浩劫永世矣。

今我与漠北大学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或功不在旦夕,然数十年后,以华夏胸怀必定能容科技之利,则华夏可存,可强,可独立于世。

我唐宋繁荣何故也,文化昌盛也,诸夷狄行与国度而可与中土人同,何故也胸怀也。然崖山之后,灭国之恨,使我见夷狄犹如鬼魅,夷人之长盖不纳之,固步自封、裹足不前,而再有满清之恨。两次灭国,千年浩劫也。如今时当大乱世,国人欲求强国之法,然强国皆在西人之地,无他出可效,渡日本再求,虽日本与中土有文化之同,然其照搬西人之法,实与西人何异?百年之后,必定有痛,到时悔之,恐晚矣。

昔年李中堂等人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而不能强中国,非法之不善,唯所托非人也。

再西方之议会等诸法,我古国亦有之,宋时更出现过乡老治政之所,宋时君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士大夫不可杀之议,也是时变之法。

春秋之时,百家争鸣,儒、道、法、玄、阴阳、纵横、武、墨等等之说,实与当今西法何异?

西方之体制诞生于文艺复兴之后,西方文艺复兴之时,多有引入我中土之诸学说,如今得以强,反而抵死不认,盖其强也,诸法皆认为自己所创。是耻于中国之弱也。

以我之见,华夏复兴当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加之以春秋百家之学,使儒不独尊,再借鉴西方之法,科技之利,则华夏可兴。

何必舍近求远,照搬他人,而使我华夏子孙眉夷狄。”

公孙云概叹:“善,此诚忠言也。如今方知西人何故称先生为‘最尊贵之中国人’,实则中土之人与我国学一途,也不深知,千年以来读书人多为求官得财,读书而胸怀天下几人?

今得先生良言,云为之豁然开朗,虽前途漫漫,却清晰可见矣。”

齐白石此时也插言道:“辜老先生,不愧为‘最尊贵之中国人’,此番见识,某不如也。”

杨度等人已经在哪里沉思刚才公孙云与辜鸿铭的一番对话,也觉眼前豁然一亮。

突然杨度站起来对着众人一揖,旋即慨然道:“愿与诸君‘复兴华夏’。辜老先生,复兴汉家衣冠,何如?”

辜鸿铭哈哈大笑,俄而痛苦失声:“老夫是该蓄异服了。不过,老夫早先现,化龙之地衣冠与中原不同,如今听皙子所言,方知你早已预谋。只是华服猪辫,太也不雅,如今到时可以变一变了。就从我等开始如何?哈哈.....”

经辜鸿铭一说大家才豁然想起,进入漠北之时,这里的人穿的衣服的确与中原不同,右衽?是的就是右衽。

公孙云微笑不语。

然后对着辜鸿铭和齐白石作揖,恳求道:“二位长,云还有一事相求。望二位先生有生之年,收罗华夏典章,特别是流落于朝鲜、日本之典章,废四库全书,诸史之不实。”

辜鸿铭和齐白石对视一眼,不约而同道:“故所愿尔,不敢辞也。”

数日后,公孙云等人着冠异服,数月后漠北所有官员、以及各学校着冠异服,使原本杂乱无章的右衽、马甲统一成了右衽华服。漠北官方却没有任何解释。

商贾、百姓皆以唯美,争相行效之。

就连漠北雇佣的外国技术人员在参加各种宴会时,也会着冠异服,毕竟正式场合大家都要比个高贵典雅。

特别是各家的贵妇人,更是极尽复古之能事,有学自日本之吴服、唐服,也有秦汉典籍记载之衣冠。

漠北风气为之大变。</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