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一会,李皓跟着李义一起进到针线铺了。李义去和商家去买东西谈价格了。李皓便绕着这店铺转了起来,看着这针线铺就跟后世杂货铺一样。除了针、线、顶针这些缝纫工具外,还捎带着卖铜镜、梳子还有纺纱机和织好的布匹也卖。
但看着看着李皓就心痛了,因为什么呢。因为他发现有很多东西,其实是能来挣钱的。比如玻璃,比如珍妮纺纱机,这些都是能暴利的呀,但这些他不会。玻璃还好,他至少知道使用石英砂、纯碱,高温烧成的,虽然不知道具体比例情况,但以后有人了总还能来试一试。但珍妮纺纱机的话,那真是连见都没见过的,只能是失之交臂了。
就这样抱着没捡到就是丢了的态度,苦着个脸等着李义买完东西出来,倒是把李义看楞到了。还以为有人欺负李皓呢,着急的问是怎么回事。
李皓能说什么呢?总不能说是穿越技能没带够吧。只好说没事,然后拉着李义赶忙出来,远离那些痛苦。
出来后,刚往前走了没几步,就闻到一股美食的香味,抬头往前望去,就看到前面有一家大大的酒楼,上面写着食为天三个大字。
这时,李义看到李皓停了下来,一直望着食为天,便问道:“你是饿了吗,我们去买点吃的吧。这家酒楼太贵了,我们吃不起的。”
李皓听了,就更加想赶紧挣钱了,要不然这吃饭的都不自由。这时看到酒楼后面有拉着潲水走驴车,李皓心里一动,想起前世看过用地沟油做肥皂的新闻,当时好奇,他还特意去查了制作方法,顿时一个激动就往潲水车走过去了。
毕竟依他现在的钱,好的油是买不起的,即使找卫氏和李建要的话,说用这东西能赚大钱,想想也知道他们不会信的,更有可能是会被打上一顿。这时正好看着这个潲水桶,要是能把这里面的地沟油提出来那可真是一本万利呀。
不过这行为倒是把李义看的一愣一愣的,还没等李义反应过来。李皓就已经跑到潲水车旁,跳上去直接打开潲水桶盖子,顿时一股腐烂的臭味席卷而来,李义看了一眼,赶忙把盖子盖上,跳了下去。
就着一番操作,拉着潲水车的食为天伙计都没反应过来呢,就见一个人反复来回跳了个上下,真真的给惊了一下。
然后看清楚后直接呵斥:”你是哪家小孩,怎么这么无理。”然后看到李义站在李皓身后,便对李义说道:“你还不好好看着这孩子,到处横冲直撞,也不好好管教管教。”
李义见了只好赶忙不住的道歉。倒是李皓待那陷入了呆滞,这一是因为被扑鼻臭气给熏的,二来是那潲水看着就清汤寡水的,都看不见油花,自然练不成地沟油,而且即使能练成,他也不想练了,实在太臭了。
缓了一会,李皓装作呆萌说道:“叔叔,不好意思,我就想看看这么大酒楼都是吃什么的,不过看着这酒楼也不怎么好呀,都没有荤腥,连油都看不到。”
食为天伙计听后说道:“你知道什么,楼里一天这一天山珍海味无数,要说这油,光一中午就需要用两缸子,估计你家一年都用不了。”
李皓听了,心里一喜装着好奇问道:“那那么多油,你们怎么处理呀。”
”那自然是要倒了了,这油炸的时间长了再用就容易有问题的。”话说完,伙计反应过来,一脸不耐烦的说道:“去去去,到一边去,我还要干活呢。”
这时李皓从口袋里数出四文钱,直接递给了伙计,说道:“我这不是真没看过这么些油吗,好奇想看下,您帮帮忙,到时我在外面,您给我看看,我帮您去倒掉。”
伙计这时一脸狐疑,说道:“那油炸完后真不能用了,不仅是油变得黝黑无比,而且在给人吃就真会出问题的,到时我可负不了责。”
李皓听后,赶忙解释道:“我真只是想看看涨涨见识,而且也没人傻到自己害自己呀。”
伙计想想也对,接过了钱。便说道:“好,这边油的话,都是等到午膳忙完后处理,你大概到申时三刻过来这边等我就好。”说完便拉着潲水车走了。
这边李义看着李皓一脸疑惑,问道:“你要那油干嘛,不是都说了不能用了吗,你浪费这钱等回去看你母亲怎么收拾你吧。”
李皓听完,满不在乎说道:“不会的,等我把东西弄好,我母亲还得夸我呢。”说完,拉着一脸不信的李义便往外走,说道:“咱们赶紧去买包子吧,然后还得买个能装油的东西呢。”
李义跟着走,但心底是真的无奈呀,感觉这就是个败家子呀,不由为李建兄弟感到担忧呀。
等到下午,他们这边到了食为天后门,用买的油篓把油装上后,就起身往城门集合的地方了。
另一边,李建这边分开后,先是到城中打听清潭书院在哪,知道在城南十里坡后,便刚忙赶了过去。
到得书院傍,只见一簇楼阁庭园尽在参天古木的之中,许是圣贤诗书的,殿阁也沾染了清幽风雅的韵致。
朱色大门洞开,回廊辗转曲折,以圣礼殿为中心,组成一个错落有致、相得益彰的庞大建筑群。
书院共有殿宇书堂八十余间,其中包括御书阁、明伦堂、宗儒词、先贤祠、忠节祠等。
圣礼殿是用于学生拜谒孔子的殿堂,门上方两块匾额写有“学达性天”、“万世师表”的字样。
李建没见过如此恢弘大气的庭院,被震撼了好一会,才赶忙往里走去,这时书院还没开学,人又少,李建便只好一路找人来询问,谁人能清楚新生入学之事,懵懵懂懂的就找到书院山长那了。
见到了人,李建赶忙拱礼问好。这时山长回礼让李建起身,随后便问道:“不知你是何人,今日来此有何事呀。”
李建回答:“我姓李,是江都县下大树村人,如今我儿七岁,也算能识字读书,所以想让他到书院进学明理,便来打扰老先生想询问下您,如何才能进学。”
山长听完这话,倒是愣了一下,然后说道:“大树村,那里原先是不是有一位卫颍,卫秀才呀。”
李建听后,疑惑说道:“那正是我岳父大人,几年前已然病逝了。老先生也认识”。
山长点了点头,说道:“卫颍,原先便在我门下求学的,只可惜他英年早逝呀。”山长伤怀了会,便开口说道:“若是要入学,还是要通过考试才行,他如今百家姓、千字文可会背了。”
李建这时说道:“这个我到不知,我不会写字,家里都是我夫人来教他读书写字的。不过前些日子,他倒是能被论语了,背的还挺好的。”
山长听完,倒是惊奇:“是嘛,这样吧。书院这边还有十日方才开课,你到时提前两日带着孩子过来,当面考校一下,若没问题,便可收入学堂。”
李建听完,便马上回道:“好的,到时我准时带着孩子过来。”
然后便告辞离开书院,也往城门边汇合众人去了。
。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