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8年,蜀汉建兴六年秋,蜀国丞相诸葛亮起兵丁30万出兵伐魏,在冀城用计赚了姜伯约,得蜀汉之凤;再得天水、安定、南郡,屡破魏军。
此时孔明又得知新城孟达欲举事归降蜀汉,大喜,惜孟达举事不密,为司马懿所悉,以申耽、申仪为内应,破新城,孟达死于申耽之手,幸而徐晃徐公明为孟达射杀。
司马懿携大胜之势,欲攻街亭、列柳二地,此为岐山蜀军连接汉中的咽喉之地。
马谡领了军令状去守街亭,却屯兵于山上,被魏军围住,并断其汲水之道,蜀军大乱,降者无数,因此马谡失了街亭。其后列柳亦为魏军所取。
孔明不得已,只能退兵。在西城以空城计诈吓司马懿后,孔明第一次出岐山基本结束。
姜维此时,正与马岱伏兵于山谷之中,为蜀军殿后。
不久,二人击破曹真追兵,然后连夜返回汉中。路上倒是风平浪静,可是到了汉中之后姜维却因连日操劳再加上急行军而晕倒了。此时的姜维还不是以后那个视打仗如喝水一般的大将,虽然已经是武艺出众,但毕竟少经战阵,自然有一些不适应。
照理说这姜维歇息一会儿也就行了,毕竟正是年少力壮之时。然而,当马岱得知姜维苏醒,前来看望之时,却见这个年方26岁却文武双全的姜维,正躺在床上发呆,甚至于他的嘴边,还有一丝晶莹的液体。
姜维自降了蜀军之后,第一次独自带兵便是和马岱在一起,当然和马岱关系极佳,而马岱也十分佩服这个武艺高强的年轻人,更何况听说这人当初可是破坏过丞相的计策的!
马岱看见姜维那副模样,很是吃惊,问道:“伯约,你怎么了?莫非昨夜行军太急,到现在都还不适应?”却是不自觉皱了皱眉头,暗暗对姜维有些看轻,毕竟这种表现对于他所了解的姜维实在是有些不堪了。
马岱这一番话却惊醒了姜维,姜维急忙起身,问道:“伯瞻(马岱字),你刚刚说的是什么?”
马岱听姜维这样说,顿时无语,但还是说道:“岱刚刚问伯约为何发呆?”
姜维却为此摸了一把冷汗,还好不是老师见到,不然倒不好敷衍过去,回答道:“只是叹惜幼常轻敌,让老师功亏一篑,一时不觉走神。”
马岱一听,却是撇了撇嘴,你骗鬼吧,那你嘴边的口水是怎么回事?不过也没深究,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两人聊了一会儿,马岱便离开了,让姜维好好休养休养。
不过此时的姜维,还算是姜维吗?
时间回到当天早晨,姜维晕倒的时候。
当时没有打雷,也没有天降异象,姜维对此很确定。可是他就是晕过去了,被一大股信息一股脑地涌入脑海,就那么晕了过去。
许久之后,姜维才悠悠醒来。
嗯?我脑子中怎么多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三国演义》,这是什么?嗯,什么叫电脑?美国是什么?真是莫名其妙。蒋伟?这是谁的名字,和我的名字倒是蛮像的。一个时辰就能跑两百里的坐骑?真的假的。到这儿,姜维的口水便留下来了,我的乖乖,这坐骑和赤兔马比,也不落下风呀,只是不知道持久力如何,食量大不大。什么!这坐骑能长时间保持这种速度?它不吃粮食?姜维的口水逐渐开始有增多的倾向。
不过慢慢的,姜维也麻木了,逐渐见怪不怪了。
但是人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多少东西?慢慢的,很多信息姜维还没来得及“看”便隐藏在了姜维的脑海深处。
不过姜维本身对“演义”一类的特别感兴趣,也许是因为有《三国演义》打头吧,《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几部演义的主要内容却是被刻在了姜维的脑海里;男人永远都会对武器和座驾感兴趣,姜维自然毫不例外,他将那一个时辰能跑两百里的“坐骑”也是记得很清楚。
被铭刻在姜维脑海中的记忆,在姜维有意的引导下慢慢浮现出来。不出意外的话,记忆的主人应该是个名叫蒋伟的年轻人,他是一种名叫“宅男”的生物,喜欢看小说,尤其是《三国演义》等传统类的,又没事喜欢去一些叫“军事论坛”的地方。可是这人却是倒霉,居然在晚上睡觉时梦游上街,掉进河中淹死了。不知为何,他的记忆竟塞进了姜维的脑海!
随后,姜维由了解到《三国演义》是什么东西。
如果,我没猜错,这个三国演义,是说的我这个年代?
那么是不是说,我会挂得很凄凉?连全尸都剩不下?还说劳资胆子很大,跟鸡蛋一样,没这么坑爹吧。一直都知道蜀汉这一代皇帝比较坑爹,但是他真的能坑爹到这么地步?
一想到蜀国未来,姜维坐不住了,等死可不是他的风格,怎么办呢?
投降魏国?这不可能。说真的,孔明对他真的很不错,培养起来可是毫无保留,即使他昧着良心投降,这算是几姓家奴?这种反复之臣是绝对没有好下场的;出走隐居?七尺男儿身羞于此。貌似剩下的办法就只有想办法干掉北方的庞然大物了,虽然难办了一点,但是,有挑战,我喜欢。
打定了主意,正好帐下小校通报,马谡、王平、高翔、魏延引败军到了,丞相欲斩马谡,姜维一下就傻眼了。
知道不少之后历史的姜维,自然也知道“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这句话,蜀国在后期的人才凋敝可见一斑。
蜀中人才本来不少,可这些年来病死战死了不少。而且蜀汉本身地处偏远,人才的质量与数量都不如中原。
在任何一个时期,人才都是极为重要的,姜维想要灭魏,人才就不能少。这马谡,一定不能就这么死了!因此,姜维急忙入中军帐中去见孔明。
至辕门外,姜维就见到马谡被捆成粽子似的,不过还好,头还尚在,连忙高叫“留人”。
行刑武士却对他说:“姜将军,蒋参军正在里面,不过丞相会不会改变主意真的很难说。”
姜维急忙进帐,正听见孔明对蒋琬说:“当年孙武用兵无敌的原因,就在于法令严明,如今亮如果废除法令,又拿什么去讨伐逆贼?亮今天必须斩了幼常。”
正要吩咐左右,速度献上马谡首级,姜维急忙上前说道:“万万不可!老师请听我一言。”还好赶上了。
对于姜维,孔明还是蛮看重的,因此也就示意姜维说下去。
可是姜维却问道:“老师以为幼常之才如何?”孔明不知其故,却答道:“早先某以为他才智高绝,现在看来,言过其实。”
姜维又道:“老师,维不同意您的看法。听说当年老师征南蛮的时候,幼常曾提出‘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此次北征,又是幼常献离间计离间曹睿和司马懿,如此看来,怎么会是言过其实?依维看来,幼常高才,只是不适合单独领兵作战而已,忘老师三思。”
尼玛,说错话了,我这不是说老师不会用人吗?急忙道:“老师,我军如今人才凋敝,不得已才派幼常去守街亭,虽然失街亭之罪马谡万死难辞,但是一死了之岂不可惜了他的才干?不如让他倾其才干赎罪。”
孔明想了一会儿,似乎有些意动,但是还是用法令来坚持己见。
姜维一看,便知道只要解决这个问题,马谡的命就算是保下了,清了清喉咙,问道:“老师以为曹操其人如何?”也不待孔明回答,“一代枭雄也,然则昔日也有以发代首之举,可见变通之举亦无不可。不若断幼常一指,并责其为一马前卒,一则磨练幼常,二则以儆效尤,三则堵悠悠之口。”
良久,孔明叹息一声:“善。”姜维悬着的心终于落下,尼玛,幼常,回去得请我喝酒呀。
救下马谡,姜维再无近忧,悠然回到帐中。
过了几天,马谡被发配到姜维帐下当一马前卒。想想也可以理解,毕竟马谡之前颇受孔明重视,而姜维现在更是孔明的徒弟,孔明自然希望两人打好关系,之后相互帮助扶持。
至于孔明会不会担心姜维有反骨还有野心之类的,这自然是不肯能的。一来孔明也知道姜维的处境,跟着蜀国走绝对是姜维的最佳出路;二来孔明自信看人颇准,虽然之前马谡那档子事是有点那啥,但是也是蜀国没多少人才不得已让他顶上一个不适合的位置;三来姜维刚刚到蜀国,完全没有根基,野心这玩意也不用担心。
对于姜维,马谡自然是很感激的,两人也挺谈得来的。不过经历街亭之事之后,马谡再也不谈兵事了,他是一个骄傲的人,但是这种骄傲完全被街亭之败打击殆尽了,打击到他完全没有信心了。
当然姜维对此毫不担心,毕竟马谡在兵事方面并不擅长,他只是读了不少兵书而已,他更适合当一个助手,能提出不少好意见。当然,如果可以的话,姜维会给马谡打仗磨砺的机会,信心,是通过胜利积累起来的。
至此,孔明屯兵汉中,当然姜维等人俱在,孔明自请降职三级,仍然总管兵马。之后几天无事,不过姜维却有些坐不住了,原来孔明在班师返回汉中的时候,曾经令人去搬取姜维老母,但是却至今未至。
姜维为人至孝,纵使得到了一些后世的记忆会改变他的一些想法,但是孝心这是改不了的,而且该死的是他的记忆里面没有姜维老母的消息,不由无比担心。
几天之后,姜维却得知母亲深陷乱军之中,生死不明。孔明、马岱等人数次或派人或亲自来安慰他。饶是如此,姜维也数日不吃不喝,之后才略微打起精神。
此事揭开不表,魏国派郝昭郝伯道守陈仓,防止孔明效韩信故事;东吴方面,周鲂割发诈降魏国,陆逊大败曹休。孙权派遣使者入川,请蜀国伐魏,同时有炫耀武力的想法。
此时蜀国经历休养生息,兵粮丰足,孔明又一心想要伐魏报刘备知遇之恩,自然准备伐魏。然而姜维的改变还是无法改变一些事实,例如人的生老病死。正当孔明准备北伐之时,赵云之子报告赵云病逝。这,似乎给孔明的第二次北伐染上了不祥之兆。
公元230年,蜀汉建兴八年秋九月,孔明起兵三十万,以魏延为前锋,直奔陈仓。魏军大都督曹真举荐大将王双,前往陈仓协助郝昭。
三十万大军,听着挺多的,然而其中负责粮草辎重的不少,还有很多民夫,可战之军并不是太多。而陈仓有守军三千,这可是实打实的,郝昭又为大将之才,尤其善守,孔明使尽浑身解数,愣是啃不下来陈仓,反而损兵折将。在此之间,孔明因魏延攻城不利,又欲斩魏延,虽然有一定演戏的成分,但是孔明貌似真的看不惯魏延呀。
姜维看得大急,魏延的结局他记得很清楚,而且魏延这人其实挺不错,傲气是傲气了一点,但是说有反骨的确是过了,看来孔明真是和魏延八字不合。可是现在的蜀国,大将数来数去就那么几个,孔明和魏延这么搞下去可不行。
正好孔明有意让姜维进入军中多多锻炼,于是姜维自请入魏延军中任副将,孔明准之。
姜维奔魏延帐中而去,却见一红脸长须大汉正策马飞奔,已知那将就是魏延,也就是他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顶头上司,便在一旁驻足观看。观看良久,姜维长叹一口气,此人骑术之精,令人叹服,饶是姜维自幼就在西北产马之地,于骑术方面也是颇有不足。
这时,魏延趋马直奔姜维而来,竟无减速之势,直到魏延聚姜维仅有数丈之遥方才止马。魏延也不下马,就问姜维:“来者何人怎敢窥视我军军情?”
妹的,给我下马威?姜维当然不相信魏延会不知道他是谁,但也只好装作不知说道:“末将姜维,前来报到。”
说实话,魏延是不大瞧得上姜维的,毕竟姜维过于年轻,再加上孔明一直瞧他不上眼,魏延也不会给孔明的弟子好脸色。于是又道:“原来你就是姜伯约,听说你文武双全,既至军中,可敢上马与我一战?放心,纯属切磋,我不会伤了你的。”
姜维明白这一关不好过了,但是也不可能就此低头,那样只能让魏延更加看不上眼。对于这种人,你的武力绝对不能差他太远,还得知兵,毕竟魏延是真正能统兵的人,不是纯粹的武夫,眼下先得在武力上和魏延好好“交流交流”了。
当下姜维便选了一匹好马,骑着适应了一会儿后便拿起一柄去了枪头的枪,也不发话;为显公平,魏延专门选了一匹劣马,也是拿起无枪头的枪。两人拍马便上前,马头交错间已互攻了一次,这一回合谁也不占优势。魏延却是吃了一惊,收起了小觑之心,姜维心中更是掀起了滔天巨浪,本以为够高估魏延了,但没想到其武艺竟高到如斯地步,恐怕当世间少有其对手。
来来回回数个回合,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魏延武艺骑术皆高于姜维,而姜维占了马匹的便宜,竟是一时之间不分高下。两将交锋甚是精彩,只是其中凶险也是自知,虽然去了枪头,但是谁说没有枪头就捅不死人?没准其中就有唐家霸王枪的传人,更何况马战本来就很是凶险。
战了将近五十回合,姜维渐渐力有不逮,虽然正处于血气方刚的时候,但是在体力方面肯定是不如魏延这种久经沙场而又处于壮年的老将的,于是慢慢就处于下风了。再过了近十个回合,魏延的攻势渐缓,姜维知道不是魏延的体力不行了,而是自己的武力已经得到了魏延的认可,对于自己认可的人,魏延还是很愿意给面子的。
姜维也暗暗感激,再战下去,自己要么丢一次人,要么受不轻的伤。这魏延挺上道的嘛,怎么老师就不喜欢他?于是姜维勒住马,对魏延一拱手,说道:“将军好武艺,维不如。”魏延哈哈大笑:“哪里哪里,你也很不错了,军中能胜过你的不多了。两人下马,于是刚刚还战在一起的人便勾肩搭背地进入大帐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