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明在这次半期考试中他教的语文没有考好,家长会上受到家长们的非议,于小明感到很委曲,也感到窝囊,为什么家长们眼光就只盯着眼前这点分数呢?校长在这次家长座谈会后再次找自己谈了话,这使于小明感到了压力。
于小明深知高考在家长心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他也理解他们望子成龙的心情。于小明也深知我国目前还不能找到一个比高考更好的选拔人才机制,高考在若干年内还将是学生一座通向成功的桥梁,不管我们如何反感和指责,应试教育下“千军万马挤高考独木桥”这种一场考试定命运的不合理的人才选拔模式,在没有其他方法和模式取代高考时,我们必须承认它,并且顺应它。
在我们这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里,每年都有近千万的考生参加高考,而在这近千万考生的身后,有着比考生更关注高考的成几何倍数增长的庞大家长群体,这个群体中的绝大多数从孩子读书那天起,就已经把目标瞄准了高考,就开始关注高考,进入高三更是为高考牵肠挂肚、寝食不安。家长们关心的不是学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他们关心的是学校能否使他们的孩子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
进入高三,每次考试都牵动着家长们的神经,子女们考试的分数成为他们生活中最敏感的事情。不仅家长向老师要分数,学校校长也向老师要分数,正如高三流行的那句顺口溜说的:“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老师和学生都承载着高考的巨大压力。于小明教的语文在这次半期考试中没有考好,面对家长和校长的问责,于小明也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
于小明是个经受得住打击的人,于小明在读高三时,偷着开父亲的车出外玩耍,不幸出了车祸,差点送掉了生命。车祸使于小明在医院里趟了近半年,出院后他的学习被拉下了一长截,在高三一诊考试中,于小明考了个班上倒数第一名,于小明的父母都认为于小明这年的高考是考不上了。但倔强的于小明并没有放弃,他开始拼命的追赶,晚自习回来还要加班加点的学习,常常是晚上深夜一两点钟才上床睡觉,于小明通过努力,高三的二诊、三诊的考试成绩步步上升,最后终于考上了全国重点师范大学。
于小明说他一生崇拜两个人,一个是*,*充满坎坷传奇的一生三起三落使于小明敬佩。于小明认为是*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和前途,没有*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提出的改革开放思想,使中国人民摆脱贫穷,走向富裕。*开创性的提出的一国两制,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回归,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于小明崇拜的另一个人是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曼德拉一生致力于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为此曼德拉被南非当局囚禁27年,他备受*和折磨,但始终坚贞不屈。1990年2月11日,南非当局在国内外舆论压力下,被迫宣布无条件释放曼德拉。因其在废除南非种族歧视政策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于1993年荣获诺贝尔和平奖。1994年4月,非国大在南非首次不分种族的大选中获胜。同年5月,曼德拉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
于小明的自尊心不能忍受自己教的学生考不出好成绩,更不能忍受自己所教的语文科影响学生的高考,虽然于小明对高考这种考试机制持有异议,但他决心在剩下的时间里把学生的成绩突上去。于小明信奉那句不知那位教育哲人说过的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他认为学生成绩不好是自己的责任,他开始反省自己:自己是否能找到一条既能传授知识,发展学生能力,又能使学生高考考出好成绩路来。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