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四月某日。
清晨的洛阳城还笼罩在一层薄雾之中,城门刚刚打开,便从城中出来了两人两骑。顺着东都洛阳至京城长安的官道前行,此时路上几乎还没有别的人迹,只听得这两匹马的蹄声得得脆响。
前面那人大约五十来岁,一张国字脸,眉宇中一股正气,身旁那人三十多岁,背着几个包袱,看样子应该是他的随从,控马稍错后半步跟随主人前行,随意看着左右路边的景色。
在初升的朝阳照射下,二人身后拖出长长的影子。正在前行间,那随从忽然看到路边一个湖边,趴着一个人,一惊之下,唤道:“大人快看,水边有个人!”
前面那人转起头来,随着那随从的手指处看去,果然是趴着一人,心下一惊:“快,快去看看”,说着夹一夹马腹,那马快步向前跑去。
跑至近前,二人看的真切,真的是一人满身泥水的趴在水边,膝盖以下还在水中,脸朝一边竟是一动不动。二人赶紧下马,那随从快了几步,去探探那人的鼻息,抬头道:“大人,还活着。”
年老那人道:“快把他抬起来。”一起将水边这人抬起来上了路,将他面朝下放到马背上,又道:“崔全,救人要紧,快打马回城,去李使君那里!”叫崔全的应了一声,翻身上马,扶着仍在昏迷的那人,然后二人快马又向洛阳城返去。
※※※※※※ ※※※
李复觉得自己一直在做恶梦,梦里自己一直在黑色的水中挣扎,可就是摆脱不了。后来似乎有一道白光闪过,终于离开了黑水,却到了一个空旷的野外,大雾弥漫,一个人也看不见,正在不知如何是好,忽然听到有人说话,似乎就在他面前走动,自己便跟上去,可是却一直跟不上……急切之中,李复大喊起来:“有人吗?!”
身体一动,似乎又到了一处所在,光线慢慢增强,李复不由眯起眼来,首先看到的是一幅幕帐,接着感觉自己是躺着,似乎是在一个屋子里,一张略有些苍老而慈祥的面孔在一旁望着自己,见自己醒来,说了一句什么,似乎是说他醒了。
李复登时觉得自己被拉回了这个世界,明白是终于从梦中醒来了,他瞪大眼睛看着面前这位一身古装的人,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那人道:“这是洛阳李使君的府第,你昏倒在城外的水边,我们把你带了回来,”看李复还是愣愣的,又道:“你已经昏睡多半日了,还能想起之前的事情吗?”
李复很是奇怪,面前这人的口音很是怪异,听不出具体是哪里的方言,几乎听不懂他在说些什么,所以微微摇了摇头。
那人见他如此,还以为李复没有恢复过来,便道:“那先不要乱想,饿了吧,我去给你叫点吃的来,”说着走了出去。
李复眼光随着他的背影出去,又转回来,不由注意看了一下这屋内,四处摆设都是古代的风格,墙上挂着两幅字画,靠墙一张小桌,两只靠椅,很多用具甚是精致,窗子也是木格雕花的,还有自己躺着的这床幔,没有一件能看到现代的色彩。自己身上,此时也已换上了一件浅灰色的长衫,可是自己从来不懂布料,也看不出这是什么料子的。
李复心中这一会儿已经转过了无数个念头,想不通自己是在哪里,忽的心中一动,自己也看了那么多架空历史的小说,眼前这一切都和里面哪些跨越时空的主角相似,这,莫,非,是,自,己,来,到,了,古,代!?
一有了这个念头,李复心中一下子成了乱麻,先是有点兴奋,接着就是无边无际的失落和担心。以前买彩票从来没有中过,如今怎么中了这么个大彩,竟然也穿越了时空之门?可自己没做什么呀,之前就是去洛阳出差,然后去西苑公园,结果落了水。难道那水中存在着一个跨越时空的隧道?自己来到的这里究竟是什么时代呢?
自己若来了这里,那公司那边怎么办,若是他失踪上几天,肯定会报案甚至派人来洛阳找他,查到最后一定是一个意外失踪的结论,要是自己的家人得知,又不知道会伤心成什么样子呢。
其实李复很清楚,看着很多历史架空小说写的主人公逍遥得意,可是自己知道那是绝不可能的,一个现代人和古代人相比,除了多了一些现代科学知识之外,就是仅仅知道大历史如何发展而已。自己以前看架空小说时,曾经很有兴趣的仔细研究过许多科技知识,就是为了看看真要回到古代能不能用上,但结果发现很多现代的科学技术根本没有发展的基础。说起来,现代人反而处处不如古代人有优势,比如现代人早已不再学习那么多的诗文经书,对其时实际的社会发展也是很生疏的,仅凭一己之力,又能做出什么大事呢!
不会这么巧吧,也许自己是在一个什么新的仿古游园里?李复内心中还存在着一丝幻想。正在胡思乱想,房门一闪,进来了一人,是个三十来岁的男子,正是起先被叫做崔全的那人,手中端着一个托盘,里面是一些吃的,见李复醒着,便笑着道:“饿了吧,快吃点吧。”
李复虽听不太明白,但看样子还是知道他的意思的,忙坐起身,看他将托盘中的饭菜放在床头一个小柜上,是几个圆馒头样的馍馍,一碗粟米粥,一些羊肉和咸菜样的菜蔬。闻到香味,自己腹中早已是饥肠辘辘,当下自顾道了声谢,便大吃起来。
吃了一阵,定了定神,方想起还不知道这是什么朝代呢,便试探着问道:“这位大哥,现在是哪一年?”
那人一愣,似乎也听不太懂李复的话,李复一字一句的反复讲了几遍,那人才听明白了,虽不清楚李复为何会有此一问,但还是答道:“此时是天宝十一载。”也说了几次,李复终于听懂后,当时就彻底傻了,最后的一丝幻想破灭,大脑一片空白,呆呆的愣在了那里。
那人看他痴痴的样子,喃喃道:“连哪一年都不知道,难不是水淹的糊涂了?”想到此处,竟慌了神,赶忙出去寻人了。
――此时是天宝十一载,也就是说是公元752年,正是唐代,三年之后,便是大唐甚至整个中华历史上的最大转折――安史之乱!
李复就那么怔在那里,默默的坐着。良久才恢复思考:上天为什么如此捉弄自己,将他投放到兵乱当前的唐代?莫非是他近来看这一段历史太多,感慨太多,上天对他的教训?不过又一转念,这上天也算对他有所眷顾,让他来到了最为熟悉的一个朝代,这一段历史他是极为熟知的,也许还能有所作为,要是换了别的时候,面临的是什么都不知道,那岂不是更惨!这么乱想着,脑子才渐渐清晰起来。
一会儿功夫,最初那人和崔全一起进来,看他还怔怔的坐着,关切的问道:“觉得如何?要不要找个大夫瞧瞧?”
李复回过神来,怎么说他也是跑遍了大江南北,听过不少的方言,现在定了神,认真听来,慢慢也能搞明白话意了,忙道:“我……没事,没事,不用瞧了。”
那两人见他答话正常,稍松了口气,老一些的那人道:“再躺下歇歇吧,再睡一觉会好的多。”
李复下意识的点点头,正要躺下,忽然想到应该是这人救了自己,还没有给这人道谢呢,但自己不懂得此时的礼节,无奈下趁着在床上,便半鞠了个躬,学着古人道:“在下李复,相救大恩,没齿难忘。还未请教恩人姓名。”
那人摆摆手,笑道:“救人亦是人之常情,不必放在心上。某姓崔,名国辅,来洛阳公干,今日正要返回长安,在城外遇见你,也算是咱们有缘。”
李复又道了几声谢,才慢慢躺下。崔国辅和崔全见状,想让他安静的休息一会,便出了门。
李复平躺着,可脑中并不平静,整个思绪如同惊涛骇浪之中的海面,翻腾不已,用了许久才迫使自己尽量平静下来,开始一件件思考问题。
自己是通过水中来到这里的,也许那个凝碧池真的存在一个时空隧道入口,若以后设法找到那个入口,也许自己还能回去吧,虽说那是皇家园林,常人不得入内,但以后想些办法,进到苑里也并不是一件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想到自己的父母家人,还有每日的工作,不禁长长的叹了口气,若是那水中找不到那个时空隧道,自己还能回去吗?
可是既然已经来到这个时代,自己今后又该怎么办呢?至少在寻找到回去的办法之前该做些什么呢。既来之,则安之?一句老话浮现在脑海中,说来李复自中学以后,几乎都没有在家中住过,直到工作,也是四处奔波,稳定的家的概念倒不是很强烈。
――好男儿志在四方,去闯天下吧!
又想起高中毕业时一个女孩在他的纪念册上写的话。想不到这句话竟成了真,多年来几乎跑遍了全国,自己真的就只能四处漂泊吗?这一次,可真是漂的够远的。
一直都为这个时代伤心,自己能否改变这一段历史呢,刚刚有这个念头,就笑了自己一下,太异想天开了,这可不是玄幻小说。可是,自己也不能放弃,至少要先保证自己日常的温饱生活才行,不然怎么设法去寻找回去的办法呢?所以自己决不能沉沦下去,相反要振作起来,因为在这里,恐怕不会有人能帮助自己回去的,一切都只能靠自己。暗暗下了决心,李复稍稍觉得轻松了一些。接下来得好好想想,自己从哪里做起了。
想到这里,李复再也躺不下去,起身下了地。再看看屋子里的摆设,先是注意到那两幅字画,仔细看去,一副是:
“昭代将垂白,途穷乃叫阍。气冲星象表,词感帝王尊。
天老书题目,春官验讨论。倚风遗鶂路,随水到龙门。
竟与蛟螭杂,空闻燕雀喧。青冥犹契阔,陵厉不飞翻。
儒术诚难起,家声庶已存。故山多药物,胜概忆桃源。
欲整还乡旆,长怀禁掖垣。谬称三赋在,难述二公恩。”
后面注名为《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落款是杜子美,看到这里,李复心中一动,这杜子美不就是“诗圣”杜甫吗,这里面的崔学士自然就是救了自己的崔国辅了。
李复脑中忽然一亮,刚才崔国辅说出姓名时,自己并没有注意,现下看到杜甫的诗句,关于他的情况都想了起来。其实历史上对崔国辅的记载不多,他是以五言绝句闻名的唐代诗人,他的诗句深得乐府之意,独标一格,对后人有很大影响。他是开元年间的进士,先举县令,累迁集贤直学士、礼部郎中。后因王鉷一案,从礼部郎中贬为竟陵司马。他被贬竟陵,结识了陆羽,就是编有《茶经》、被誉为“茶圣”的,二人结为忘年之交,酬唱往还,品评茶水,一时传为佳话。自己曾读过几遍《茶经》,所以记得他,想来他能与陆羽结为忘年交,并协助他编出历史上第一部“茶”的专著,也并非泛泛之人,而他被贬也仅仅是因为和王鉷是亲戚而已,并不是他真有什么罪。
崔国辅和孟浩然、李白等人都交谊甚深,而杜甫在天宝十载,也就是去年,献《三大礼赋》以求进身,玄宗诏试文章,他与于休烈以集贤学士为试官,对杜甫大加赞赏。杜甫这《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诗就是答谢他的。想到他和李白、杜甫等名诗人的关系,李复心中很是激动,如果能够亲眼目睹这些伟大诗人的面目,岂不是一大快事!
按耐一下激动的心情,再看另一幅字画,写的却是:
“别馆春还淑气催,三宫路转凤凰台。
云飞北阙轻阴散, 雨歇南山积翠来。
御柳遥随天仗发,林花不待晓风开。
已知圣泽深无限,更喜年芳入睿才。”
题名“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落款是李憕。李复想起《茶经》上也曾提到他,而安史之乱洛阳失陷也有关于他的记载,自己每看《唐书》,都深为痛惜,所以印象很深。
这李憕其实也是一位名人,历史上说他明经及第,开元时任长安尉,做过监察御史,仓部、兵部、吏部郎中等多职,深得张说的喜爱。天宝间曾出任襄阳太守、东京留守等职。天宝十四载十二月安禄山叛军攻陷洛阳时,他誓不避死,与贼敌作战,后来被擒,慷慨赴难,颇为壮烈。与当时趋归安氏、弃城逃跑的官吏比起来,算的上是一位真英雄。
正在看着,一阵脚步声传来,崔国辅和一位与他年岁相仿的男子进得屋来,李复忙转身相迎。
崔国辅见他下了地,走动利索,看来是没事了,便笑道:“这位便是李使君李憕,某的挚友。”
李憕拱手做一礼道:“身体可无妨了?”
李复没有想到此际马上就见到了李憕,也连忙学着拱手道:“多谢李使君、崔郎中关心,我好多了。”
崔国辅一怔,“你认得我?”
李复一愣,才想起来崔国辅只说了他的姓名,没有说别的,自己却以官职相称,那只能说是认识了。
“崔郎中的五言乐府绝冠天下,我怎会不知呢?这里还有杜甫杜子美的题诗。”总算想出来一个理由。
崔国辅一笑,“虚名而已,何足挂齿?”
李憕却向李复道:“不知李郎为何昏倒城外水边,可是遇到贼人吗?某身为东都留守,若是有事,尽管告知。”
李复听了,才知道此时李憕已任东都留守,所以在此处能见到他,他负责整个洛阳的诸事,这么问,确实是一种负责的态度。可自己却一时想不好如何回答,只好装作迷失状,黯然道:“为何在城外昏倒,我却记不起来了。”
崔国辅微微一笑,他倒是当真的,因为崔全告诉他李复竟问现在是哪一年,看来也许是突遇事变,又被水淹,神志有些模糊了。
李憕略一点头,又盯着他的一头短发,又问道:“可做过和尚?”李复一怔,想起自己这发型在此时确实是比较惊人,只好继续装糊涂:“为何搞成这样,我也不记得了。”还想幸亏自己的衣服可能因为水湿已经被换过了,不然可就更加怪异了。
崔国辅插话道:“使君勿急,他刚遭异变,恐怕记忆有所缺失,好在此时心智、说话都已正常,也许过几天他就能想起来了,到时候你再问他吧。”李憕虽还有些疑惑,但见崔国辅说的也有道理,眼下也问不出什么事情。当下道:“那也好,你先在此处休息几天,等好些,想起以前的事情,我们再详说。”
崔国辅笑道:“如此甚好,我本是一早就上路要赶回长安的,结果遇见他,又折返了回来,这已经耽搁了大半日,既然李郎已暂无碍,使君也让他在此处休养。我这就重新上路,京城之事甚急,不能耽误了。”
李憕道:“也好,你有公事在身,我也不再留你,你就放心把李郎交给我便可。”
李复很不好意思,又拱手道:“郎中为救我,耽搁至此,若误了大人的事情,在下实在是……”
崔国辅一笑,道:“无妨无妨,今日是四月十四,二十日我能回到长安就不算晚,路上还来得及。”
李复却是一惊,今年是天宝十一载,现在是四月间,那长安城里一场未遂的兵乱刚刚被平定,而身为京兆尹的王鉷一家皆被抄家灭门,作为王鉷亲戚的崔国辅就要因此被贬黜竟陵了。
要不要告诉他?要怎么说才好?可是历史是否还在依着原来的轨迹在运行?崔国辅这番回返长安,等待他的到底是什么,李复并不能确定。
李复迟疑了许久,最终还是沉默了。
送至门口,望着渐渐行去的崔国辅,心中竟忽然起了一阵酸楚。每人的命运是否都已注定,自己的命运是否也是和众人一样呢?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