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拧一把,洒落一地珍珠――我的乡下岁月》前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婵媛而伤怀兮

眇不知其所趾

顺风波以从流兮

焉洋洋而为客

――屈原.哀郢

知青的故事已经被无数人说过无数次了。它不同于祥林嫂说阿毛,是因为阿毛只有一个版本,而知青故事却有无数的版本。正如一句老话说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知青也有一千种上山下乡。这是我的乡下岁月。它绝不同于其他人的上山下乡。

知青岁月是我们这代人脑海中不可磨灭的记忆,拧一把,洒落的是一地珍珠。作者将它一颗颗捡起,穿成一串项链,就成了这本书。这里写的是一些乡村生活中的凡人小事,一介草民的成长史。因此它不会有离奇曲折完整的情节。而是若干生活片断组成的一段完整的人生成长过程。作者以朴实的语言,讲述这过程中一个个生动幽默隽永,飘着泥土芳香的小故事。个别小节曾在报纸杂志发表过。章节之间既有相对独立性,又环环相扣,不可割裂,成为整部作品的有机环节。如果把这本书比做酒,它不是烈酒,像一杯清醇的啤酒,苦涩而又微甘,透出的是草民百姓人生经历中淡淡的忧思和微微的暖意,回味绵长。

有人说知青的话题已经过时。其实任何一段历史,作为史料也好,作为文学也好,绝没有过时之说,只有真假好坏之别。两千年前的秦皇汉武,两百年前的康熙乾隆不正在屏幕上演得热闹吗?反右也是老生常谈了,章怡和《万事并不如烟》作为文学作为史料,难道不是第一流的?我邯郸学步,把往事重提,不为别的,只为完成我对我的青春的心祭。

而写这篇东西的直接诱因则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看过张曼菱写的自传体小说《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深深打动了我。我想,我们都有相似的经历,我也可以和她写得一样美丽。恰好这一年(1982)我因病住院。便在住院期间写出了初稿。但很粗糙,只是作保存资料似的追忆。因此只将其中个别章节投寄报刊杂志,陆续发表过几篇。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把它搁下了。直到今年暑假,闲来无事,将它重新翻出来。旧稿重温,敝帚自珍,竟把自己给陶醉了,忍不住提笔修改整理一遍。这也好,就不可避免地要用今天的眼光审视当年的人和事了。历史是离得远些有时反而看得更真切,更接近本质。我愿意更理性地剖析年轻的我。

人们多以为,写回亿录是要有资格的,凡人的回亿录无人感兴趣。深明此理的作者坚持出这本书,是他相信以深深地情感倾注在笔端写出那个年代的人性美,自有它吸引人之处。人性的光辉在常人也一样耀眼夺目。我希望对无数和我一样平凡的读者来说,读罢此书,掩卷冥思,能勾起您对自己往事的无尽回忆。跟我一样,不一定十分美好,更不可能伟大,却肯定百味俱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