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拧一把,洒落一地珍珠――我的乡下岁月》致柳树坪 兼议知青文学 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致柳树坪 兼议知青文学 十、

91楼椰风海韵:谢谢燕归来姐姐百忙中多次参与此帖,发表见解!自古有句话说:文人相轻。而我们这个帖子里的朋友们既讨论热烈,而又相互尊重,体现了谦和待人的新风尚!谢谢大家其实,与文学艺术有关的东东,古今中外都是应多加交流,存同求异,既有共鸣也有独见,创作灵感才会源源不断而来。

92楼柳树坪:两天冒上来,大家居然还在议论这个题目,可见“知青文学”对知青一代的吸引力!希望看到大家更多更有份量的见解!天尘,有这么多网友关注,你真幸运!可见只要文章真好,自然“吾道不孤”也!

93楼雨晴:每个知青的生活环境不同,就有不同的思想,也就有了以后不同的历史轨迹,千人千样,要真正写好,很不容易。以不脱离实际为好!知青和农民根本不可比!赞成哥巴,朱纪飞的回帖!

94楼游客晏生:雨晴的话有理!

我在《可怜的桥夫子》一文最后是这么说的:

“我还要为桥夫子这样的知识青年讲句公道话,他没有文化,却背着知识青年的名义下放,他下放时还未成年,现在不是讲招收童工犯法吗?那时偏要将这些未成年人送往乡里去当“童农”,这算是犯法么?

天下知青是一家,这话讲得不错,但我还是要讲一句,天下知青分三种:

一种:是那些文化程度高,家庭出身好,有背景,有靠山的**,他们下乡不到几个月统统招回城,他们有金色的外衣,他们下乡是来镀金的,他们称为“镀金知青”。

二种 :就是那些文化程度高,但家庭出身不好,不能继续升大学的那些知青,但他们毕竟多读十几年书,下乡时已成年,还有些社会经验,能过独立生活,后来还能够考大学,毕业后能分配一份好工作。他们称为“正宗知青”。

三种:就算桥夫子这类知青,一没有文化,年龄又不大,家庭又不富裕,又没有背景,在农村招工又无份,考学校又不行。回城后没有份好工作,现在又轮到他们下岗,这第三种称“名义知青”,是知青中最可怜的知青”

所以说,知青文学很难达到统一。

95楼朋之:文如其人,文品即人品,文学即人学。天尘朋友是一个内心强大且具深厚底蕴的人,只有综合素养修炼到一定境界才能具有这样的品味。

96楼呱叽村溪流:本着大事化小,复杂化简的想法:知青写的文章,那就是知青文!内容写的知青,那就是知青学!俗称“知青文学”!

97楼嘻嘻哈哈:文如其人,文品即人品,文学即人学。天尘朋友是一个内心强大且具深厚底蕴的人,只有综合素养修炼到一定境界才能具有这样的品味。 非常认同朋之的跟贴。

98楼秋虫:哥巴兄的语言中肯!诚于所言。有资格说这话的人不是在农村中“一漂而过”的人。

99楼老梅:我被知青十年,出身不好只有下乡一条路可走,我当时没条件选择现在也不能悔什么了。我是"青春无挽"、"青春无奈"!

100楼晓霞月荷:上湖知网必进茶座,自然不能不看又精又火的网文《致柳树坪兼议知青文学》一文。本人以为当年全国曾有近2000万知青下放农村,走出农村后,生活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社会的各个层面,命运各异,岂是哪一本书,哪一部电视剧涵盖得了的?……我希望知青文学真实,要有“精气神”。

这个帖子到这里,楼主有意让它沉没。因为它要说的基本都说了,而且讨论的话题也不会有结论。只会渐渐散开。那它的意义何在呢?它让您看到了现在5-60岁一代人关注知青文学的热情及其原因,也让人了解他们希望读到怎样的知青作品。我以为《拧一把,洒落一地珍珠》把住了这个脉络。它深受这个群体的欢迎。那么今天的年轻人会不会喜欢这本书?没把握。试试看吧。但我相信某些人性最基本的东西应该不是随年龄、时代变化而变化,我们的子孙也会传承,它在任何时代一如既往的放射光芒,打动人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