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化解贺总管与程管事两位总经理的阻力。
李卓远以少东家的权限,尽情调动李家堡子的人力物力。
堡子内的匠户,多是父子相袭,即“父为师,子为徒”的形式。
铁匠四户,以陈山为共有十人。
木匠三户,以一个叫吴淮的为共有六人,但会点木工的堡丁有三十多人。
铁匠们分派到的任务是赶制剪刀、剃刀,打造锄头、铁铲。
木匠们连同那些会点木工活的堡丁,则分别被要求赶制一种叫冰上爬犁的木架子和趁手的木棍。
“山子,你说公子突然变了个人似的,要俺们做这些干啥用啊?”
吴淮是个直肠子,一从李煊居住的小院出来,就冲铁匠陈山嘀咕。
“嘿,那剪刀着实好用。你那些么,俺真不知道。”
工匠们总是对自己手艺在乎,能制作出个“新工艺”,多半乐着,说罢昂就走。
“你,你……咳,算俺问错人咯!”
吴淮与陈山平时嬉闹惯了,没好声气地数落一下。
“爹,俺听曹敬辞说,公子要俺们造的那木架子,是用在冰上拉物什的。
“套上一头驴往冰上一赶,能坐一个人,还能拉四五石粮……”
吴淮的儿子吴显义,看不得老爹落下风,靠近了轻声说。
“啥?拿那物什冰上跑,还能拉粮四五石?曹敬辞个半拉子木匠,他懂这个?”
吴淮一向瞧不起手艺不精的同行,嗓门又大,吃惊之余囔囔起来。
这个叫曹敬辞的,自称河中府渡口里曹村人。
前年贺总管招航船水手,他带了同乡王侃、张元光应聘。
说是他们家住黄河边,熟水性,跑船没问题。
只是上来一趟后,贺总管就不用他们跑船了,留在堡内。
农忙时帮着耕种、收获,农闲时帮着打理点木匠粗活。
用原来那些堡民们的话来说,曹敬辞这三个,就是跑船不行、种地不会,木匠活又只会点皮毛的窝囊废。
贺总管留着他们,纯属慈悲为怀!
堡民们的话对也不对,三人同庚,自幼好学,在他们各自村子,乃至渡口里都是有点名气的。
只是生不逢时,开蒙之后就得不到名师指点,半耕半读断断续续学些诗文、练练武艺。
村正们惜才,找渡口里里正举荐。
一个里正,算什么官?算个乡长吧!
兵荒马乱的,里正也爱莫能助。
商量商量,凑点盘缠打三人到京城长安,看看他们有没有混上一官半职的造化。
长安啥地方?官家子弟、大才子白居易都大叹“白居不易”的高消费城市。
三个十七八岁的穷乡小青年,能混出什么,可想而知。
几乎落魄街头的时候,贺总管招水手。
待遇是年钱二十贯、米六石,行船期间食宿全包。
能说会道的曹敬辞算是三人之,觉得自己正穷途末路找生计,似乎这活不赖。
他心动了:边跑船边勤学苦练,文举不行,还有武举嘛!
看看三人膀大腰圆,贺宁便收下他们。
但渭河上游行船,不比在河中府黄河段。
三人水性是不错,可是遇到激流险滩需得下河游到岸边拉纤的做法,令他们难以接受。
贺宁听他们说出到长安的真正意图,动了恻隐心。
到了李家堡子之后,安排他们干编外堡丁,钱米照水手标准给。
有些资助这三人历练,帮着谋份差事的意思。
但更多的是将他们当做李家将来营生的账房、管事培养的成分。
唐末,已不是士子游历积累入仕资本的好时光。
长安官场的那份沉沦暮气,作为老江湖的贺宁不可能不知。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三个人同在一里,只是分住三个村,却性格迥异。
满脸虬髯,外貌粗犷的曹敬辞,家中靠樵采卖到河中府城为生,卖柴炭不是轻松活,练就好口才。
同时,一柄伐木的铁斧、一把砍柴的厚刀使得得心应手,对树木纹路更是了如指掌,说起来那是滔滔不绝,俨然鲁班再世。
但也就止于理论上,真个要他做件木器,劈削斫砍大半个月也未见得能成!
都因为他太讲究精细,每个榫卯企口若不是严丝合缝、混若天成,绝不罢手。
张飞绣花,那只是修生养性,指望拿来谋生可就妄想了!
自然而然,半拉子木匠当定了。
王侃面白无须,成天穿着布襦,看着俊逸斯文,却不善交际言辞。
除了箭术、骑术值得称道,文章、书法均不及寻常书吏。
一双迷恋骑射练就的眼珠子,时不时以倨傲的冷光盯着旁人。
要是修养差些,被盯的人不找他干架才怪。
他是渡口里王村人,里正是他大伯,村正是他爹。
算起来也是乡村一霸,养成的积习要是立时能改,也不至于不得不奉曹敬辞为了。
张元光生得虎背熊腰,说是读书人不像,说是武生又勉强。
这伙计不仅沉默寡言,而且好低头红脸。
谁要是多瞅他几眼,定能令他腼腆地把脸红到脖子根,把下巴底到胸口。
要不是前一天看到他独个挥刀连宰两头百多斤生猪,神情狂放地把鲜血淋漓的钢刀凑到嘴边轻舔。
李卓远压根就不信,这么个害羞男生敢刀口舔血。
“陈丁,门口望着去。
“你们五个围拢来,往后你们就是李家堡子核心。
“今日商议之事,注意不得走漏。贺总管、程管事也先瞒了去……”
李卓远挥手让小厮去放哨,自己招呼精心挑选的几个人。
曹敬辞他们才三人,另俩是谁?
一个是程怀慎,他是管事程维第三子,年仅十九。
他的两个哥哥皆在长安,因其有勇有谋,被派来负责李家堡子的防卫。
算起来,程维是李煊未婚妻的堂叔,程怀远是她从兄,也就成了李卓远的亲戚了。
程怀慎人如其名,少年老成行事谨慎,常是不经意间淡淡一笑,才以缓缓的语调说话。
在那场梦幻般的争辩中,李煊特别向李卓远推荐这个人才。
说是假以时日、际遇得当,程必能独挡一面。
另一个是番仆领许格洛。
许格洛是吐蕃人,但打出生就是奴隶。
后来一个姓许的唐人义军领收他为义子,从姓不改名。
吐蕃各部视这些奴部起义者为马贼,许领的义军也不例外。
卢都格桑当年就率部参与对这股义军的剿灭,并取得分配所虏获的奴隶、牲口的份额。
只是当时卢都氏力量小,分配到的奴隶有不少像许格洛那样,饭量大干活却没力气的未成年者。
贺总管完成李家堡子建设后,提出愿意买下这批小奴隶。
卢都格桑顺水推舟,以极其便宜的价格贱卖了,徐格洛就是其中脱颖而出者。
</div>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