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此言既出,别人倒也罢了,倒是把鲜于灵金闹了个大红脸
即便是在开放的大唐,堂堂节度使家的大小姐,竟然不用媒灼之言,跟人私订终身,这传出去,也算是一桩轰动一时的绯闻了。
鲜于瑾瑜一张嘴再也合不拢。这事儿到是好事,李玄跟自己亲如兄弟,堂妹如果嫁了他,自然是天作之合,可是,这小玄子早已定过亲了啊!难不成让我鲜于家的大小姐屈尊做小?
妙常心中没来由地叹了口气,看过自己虽然拔了头筹,但在名份上,却又落在了二人之后,真要论起出身来,这节度使大人又哪里在她的眼里?当下也是作声不得。
只有杨暄楞了楞,旋即便干笑道:“啊……呵呵,这个……原来李大人早已对鲜于小姐倾心已久,只不过,鲜于大人为何不知此事,竟然要将小姐许配在下呢?”
“呵呵,鲜于大人绝不会反对的,这点在下还是有把握的,不信你就看着!”李玄冷冷地道。
“自古没有一女嫁二夫之理,今日阁下既出此言,那就让鲜于大人来决断吧!”杨暄见李玄软硬不吃,只得拂袖而去。
本来是喜气盈盈,被杨暄这么一闹,倒是让鲜于兄妹和妙常各怀心事,一腔欢喜转眼变成了担心和忧虑。
当晚皇上在曲江设宴,新科进士皆被邀饮。席间免不了诗酒流连,李玄真正感受到了盛世大唐的人文风流,那些道举士子们咏的是魏晋玄风,喝的是太白烧酒。竟然个个都有了七八分的醉意。
次日雁塔题名,李玄地名字排在了第一位,倒教他小小地得意了一番。想起后世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平庸的师范生,如今却做了名垂千古的大唐状元,这世界,还真是奇妙!
不过,道举毕竟是道举。虽说大唐开科取士,本来就比后世宽泛得多,但到了天宝年间,科举毕竟还是儒生的天下。那些儒生们。从骨子里还是看不起道举的士子,奈何如今皇上崇道,却也无人敢说一个不字。在他们的心目中,道举的含金量,竟是远远不及正宗地科举。
到了第三日,正是长安大朝之日。而李隆基钦定的庭辩就要在当日举行。李玄等道举进士,早已得了礼部的教习。WWw.360118.com五鼓就得上朝。
天还没有亮透。剑南会馆的进士们便全部起身,匆匆前.电脑看小说访问.16k.往麟德殿。
进了大殿,李玄抬眼望去,只见黑压压地到处是身着紫袍的官员,看来京中五品以上的大员,今日都已到起了。皇上选择这样一个大朝来让李玄当庭放言,究竟是出于什么用意呢?
李玄边走边想,很快便理清了头绪。
开元之治,共有三十余年。李隆基励精图治,拨乱反正,将武则天和韦后余党铲除干净,又起用姚崇宋景为相,可谓是一个奋发有为的年代。开元之治。虽说是建立在武则天大周的基础之上。但作为一个英武的皇帝,李隆基可谓是宵旰沥胆。勤勉政事,这正是儒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精神体现。
但人总有老的时候,一上了岁数,自然会感叹生命之短暂,转而去求仙问道了。李隆基地好道,在历史上无出其右。自身地年龄引起的心理变化,尤其是得了花信年华、风流妖娆的杨贵妃之后,这年龄的差距便越发地引起这一代英主的概叹来,这时转向道家之学,应该是一种期盼长生的渴求吧。
天宝年间的权相李林甫,实际上也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李林甫的用人之道,
自有其过人之处。既便是不可一世地边将,手握重兵的节度使,闻得李林甫的召唤,也轻易不敢稍露一丝不悦之色。.朝政既有这样一位厉害人物主持,李隆基自然也是能够放手的,所以才有了天宝年间的纵情声色。
随着对道教地热衷,李隆基也不是没有想过要改变朝堂之上,一家独大地局面。老庄道学,再加上魏晋以来的重玄之风,使得大唐天宝年间地思想界,越来越向道家学说倾斜。或许,这皇帝老儿也想过,儒家学说未必便是唯一的治世良策吧。
李玄一边走,一边想着。这也许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中国历史上自汉武帝以来,儒家便占了统治地位,随着儒家官僚的坐大,这一传统几乎已经根深蒂固,再也无人能够撼动。以至于整个历史,都被这群轻视科技,只重纲常伦理的的儒家官僚所掌控。陷入长期的封建社会,最终落入挨打的局面。
对于历史上的治国之道,李玄一直认为儒家思想是罪魁祸首。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是多么有活力的时代啊,可后来的独尊儒术,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也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悲剧。
只有道家才能够跟儒家抗衡。李玄自从撰写《造化指南》之后,对道家诸子的理解早已与往日不可同语,再加上指南道院的实践,使他坚定了一个信念,道家学说,是最有利于科技发展的,因而也是最理想的治国之道。当然,若是以法家来辅佐道家,则中国完全可以摆脱原有的历史轨迹,开创出一个以科学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法律制度为治世准绳,以民主自由为思想准则的新局面。
当然,李玄深知自己这种想法,在古代要实行起来,简直比登天还难。思想启蒙,是要经过几代人的,他李玄能做的,也许就是打破大唐治国思想的一家独大,换句话说,就是要先把水搅浑,让各种思潮都能像水里的鱼儿一般冒出头来。
眼下,说不定还真是一个机会。李隆基既然要让他当廷论辩,那么.手机看小说访问wap.16k.,他就要把握这个绝无仅有的良机!
皇帝还没有出来,但殿内的大臣们早已静立恭候了。这次行廷辩让当朝的官员们感到莫明其妙。不就是一个小小的道举进士嘛,这圣天子为何要如此小题大做,还要让京中的五品以上大员来听一个小道士的胡说八道?这可也算是大唐开国以来绝无仅有的事情。
李隆基宣布此事之后的两天里,兰台御史们早已纷纷上本,以为此事有作国体,与祖制不合,但李隆基根本都不看,一律留中不发。这事情变得有些蹊跷起来。
“听说过这个李玄吗?今科道举状元,据说写过一本书叫《造化指南》的?”
“不过是一本讲求物理小道的书罢了,一个只懂些方术的小道士,居然堂而皇之地与我圣人弟子辩经论道,可谓是不自量力,哼,简直是自取其辱!”
这朝堂之上,自许为圣人弟子的人,几乎是十之**。
奏事的黄门官将今科道举进士引入大殿之下,专门为他们辟了一块空地,百余人依次立于廷下,身上都穿着礼部赶发的九品官服,形成了一个青衣方阵。
李玄赫然站在第一位。他抬眼看去,只见前面一排全是紫袍高官,腰间都系着紫金色的金鱼袋,手中执着玉笏,一派严肃穆之气。
当先一位老者,瘦小的身材,显得有些瘰弱模样,李玄心道,这站在第一位的,应该是名满天下的权相李林甫了吧。听说他体弱多病,竟然也还在此抱病上朝,看来,今天这场辩论,在这老权相的心中,份量也不小啊。
李林甫的身边,站着一个长须飘飘的老人,李玄认得,这就是陈希烈,今科道举的主试官。而陈希烈的身边,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人,应该是杨国忠了吧。李玄心道,这个后世众口一词的误国奸臣,生得却也是气宇轩昂啊。
一声“上朝”,众官轰然跪倒,黑压压地挤得满满的。李玄这些新科道员自然也有黄门官领着跪下。
李玄偷眼望去,只见执事太监鱼贯而出,天子李隆基步履稳健地走了出来,径直在正中的龙椅上坐定。
待群臣山呼万岁,跪拜行礼已毕。李隆基才看了一眼前排的这些年轻道举生员们,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上,洋溢着面圣的激动,跟边上那一排的老人相比,显得是那样地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李隆基的心里无声地笑了。朕的心思,这天下恐怕无人能知吧。呵呵,这帮老臣们天天在朕的面前,几十年了,竟然有一种厌烦的感觉,今天就让这些孩子们来闹上一闹吧。
快四十年了,大朝小朝,几乎没有哪一天歇息过,这位历史上的风流皇帝,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勤政的皇帝。后世所谓的“从此君王不早朝”,实在是一个天大的谎言。
李隆基缓缓开言道:“今日道举进士当堂辩道,是朕亲自授意的。我大唐自蒙太上老君之恩,于龙角山显灵,佑我子孙,开创盛世,迄今已百余年矣。如何使我大唐江山千秋万世永续永存,各位卿家可曾想过吗?今日廷辩,正是要为我大唐立一国策!本科道举,朕以“无为而治”为题选士,并非别出心裁之举,而是关系到未来之国策,且由今科状元剑南李玄,将其应试之策论,当廷讲来,众卿若有异议,自可当廷辩之!言出无忌,有理为真!”
李隆基这番话,把殿内百官听得好不紧张,廷辩也就罢了,居然是讨论未来国策,这可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奇事啊!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