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598章:谁是最可爱的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风看到对面河堤那里有着一棵大树,让人送来攻城索,把几个飞抓牢牢钉在了参天古树的树干上,然后着人在河堤上立下了桩子,把绳子绷紧的绑在了上面,顿时,几根绳子就像是电线秆上的电线一样,连接着决口的两边。

“来几个人”他手一挥,立刻有二十余人靠了上来。

他指着对岸道:“你们通过这几根绳子爬到对岸,你们在对岸,配合这边行动为了安全起见,分别在腰间绑着一根绳子,这一头死死的绑在木桩上,要是掉下去也不怕。”

“教官,我先来。”他这话音一落,立刻有人站了出来。

“大将军,我来!”一个精壮的汉子,大步应了一声,他站了出来纹丝不动。

“好勇士,你接受过我的训练吗?很抱歉,我记不住你的名字,不过,此刻过后,我秦风会记住你了,说,你叫什么名字?”

“吴应才!左卫担任校尉一职,曾在虎贲军受训三月。”精壮汉子应了一声。

“吴应才!”作风认真的点了点头道:“这个名字,我记下了!别丢了大唐将士的脸。”

“喏!”徐庆拱手一礼,在几员将士的协助下,通过了绳索,很轻松就渡了地过来。

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在了吴应才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他人也纷纷通过绳索过来了,大约三十分钟左右,就通过了二十人。接着,又给他们运送了工具、木桩过去。

随后,两边合力打桩子,打好了桩子后,便在上面铺设木板,如此一来,一道简单的木桥竟然搭建成功了。

在了木桥,在上面打桩子可就方便多了,不到两个时辰,桩子如同星罗棋布一般竖立在缺口的外围,水势稍微平缓的地方。

然后用早已准备好的毛竹片编织成的类似余竹席样子的有大门长宽叫做防水竹网的怪异物品,靠着梅花桩就如关闭闸门一般将插在了地底下,一层一层,一块一块,搭建了一个将缺口围了起来。

坚韧不拔的毛竹片受到了洪水的冲击,展现出了超强的柔韧性,它们卡着木桩之间的缝隙往内部凹去,可就是不断。迫使黄河之水改到往下游冲去。

当然竹网并不是真正的堤坝,依旧有洪水从竹网的缝隙中流出来,但最大的阻力都让竹网承受住了,甚过来的水力量固然不小,但却在人类的承受范围之内。

“快,防水竹网只能支持片刻,在这时间里,必需要把缺口堵上”到了这一步,秦风也大是意外,自己这个门外汉,竟然在一群智慧的古人的协同下,竟然做到了这一步,接下来,秦风就算再傻也知道应该如何利用这个机会。

在他的亲自带领下,英勇的大唐战士跳下了溃堤,冒着毛竹片受不住力道的重新冲破防水竹网的风险,将沙袋一层一层的叠在溃堤口。

以叠行的堆叠方式,让沙袋堆积起来的堤坝不易冲垮。

在堤坝搭成不久,竹网也完成了他的使命,受不住力,变形弯曲滑出了空隙,竟然极少有断裂的。洪水再一次涌向溃堤。

“砰”的一声巨响,沙袋成功阻挡住了攻势。

“堵住了,堵住了。”在成功堵住了决口刹那间,堤坝上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填补了决堤口,并不意味着水患就如此结束了。

秦风没有光顾着高兴,他敏感的发现水位正在缓缓上涨。

黄河少了一条宣泄口,直接导致了万吨洪水少了宣泄之处,形成的结果是水位上升,有漫过河堤的危险。这水位如果上涨的厉害,将河堤淹给没了,他们也就等于做了无用之功了。”

喝住了欣喜的众人,分三批人行动,一批巩固决堤口,一批开始在堤坝上堆叠沙袋,加高堤坝,另一批继续用马匹运送沙袋:这抗洪救灾,沙袋确实是一大利器。

果不其然,江水逐渐拔高,淹没了堤坝。好在秦风事先做了准备,堆高了河堤,并未造成意外事故。

古代天灾没有后世那么频繁,但因为科技落后条件落后,一但发生天灾朝廷唯一能做的就是灾后安抚重建,根本不存在什么灾中救援一说。如果灾情严重,引发瘟疫,为了避免更多人受到伤害,更有nn将受灾地彻底封锁起来,直至瘟疫消除。

但因为秦风的提议,这一次大唐出动了军队救助灾民。

身手敏捷,装备精良的兵卒,救助百姓的能力,远远胜于百姓自救。

尤其是在秦风控制住决堤之后,他们这一次救援极为顺利。

但秦风不敢大意,他这边依然让人日夜在堤坝上不辞劳苦的巡视着。

这老天爷总算是开了点眼,下了好几日的大雨终于停了。

黄河水位也停止了上涨,又有渐渐退落的迹象,大家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这连绵大雨,洪水瞒过河堤一米之高,全靠沙包撑着与木桩撑着。这大雨在继续下下去,沙包也无力支撑了。毕竟这玩意没有地基,搭建的越高,力量越是不足,越容易垮塌。到了一定的界限,莫说是洪水,便是一阵风都能将之吹到。

秦风庆幸之余,也不敢大意,继续以沙袋巩固河堤,直到水位退到河堤以下,这才松了口气。

这人多力量大,在所有兵卒众志成城之下,终于在抵达决堤现场五天后,将水患彻底的稳住了。

“太好了!”大唐将士们到现在还不是他能理解秦风意图举动,在他们看来他们是兵,任务是在战场上与敌人拼杀,用敌人的首级鲜血保家卫国,获得晋升赏赐。而不是如现在一样,放下刀剑无脑的冒着生命危险与大自然的力量洪水搏斗。

只因军令如山,法令如天,不敢也不能违背。

就算如此,到了今日,大唐将士发现自己以人为之力,战胜了如此凶猛的黄河,心中也情不自禁的涌现出自豪的情绪,一个个抱在了一处,欢呼雀跃。

秦风看着控制住的水势。又看了一眼一地泥泞水位已经让推下去的黄河沿岸,也跟着露出了欣喜之意。诚然他们都是半吊子,但面对这滔天的水患。他们能够问心无愧的说一句,尽了最大的努力,做到了最好。

这天,今天职日的牛进达大步走了上来,身后领着一名衣裳华丽的士,他右手横在胸前,手中平慎重的端着一份黄壳小硬本。

牛进达说道:“大将军,这位是太子殿下派来了解情况的。带来了殿下的手谕。”

秦风点了点头,对着那士道:“我们这里情况得到了控制,你回去后可告诉太子殿下。就说在过两三日,水位降至一定的程度,我们这边的人就可以全部投入到救灾的行列。”

“如此,真是太好了,太子、魏大人他们也进展得很胜利。这还多亏了大将军堵住了决口。事不宜迟,在下这就回去,让太子殿下与魏大人他们也高兴高兴。”那士十分激动,他也由衷的高兴着,说着,将手谕奉上之后,便告辞而去。

“请便,不送了。”

“下官告辞。”

秦风待士走后,看着李承乾的手谕。上面大致的表明了他们的救援情况,秦风看完,便笑着对身后的人说道:“太子传来了消息,他们的救援行动进行的很顺利。除了个别地方内涝严重。无力救援以外,周边的百姓都得到了妥善的救治。依照殿下说的。那些百姓对我们感激的犹如再生父母。”

当彻底的解决了水患,已是两个月后的事情了。

长安皇宫太极殿。

李世民已经一动不动的坐了将近一个时辰了,看着面前依旧堆积如山的奏章案,非但没有任何的疲累,反而有一种由衷的愉悦,仿佛天下大势就在这小小的案桌上,就在这奏章案里,每批阅一本就有那梦寐以求指点江山的感觉,那种滋味不足以与外人倒也。

这些天,好消息接踵而来,先是虎贲军押着高建武来朝,而后,又是大唐的军队成功的阻住了黄河决口好消息,这次不但成功的解决了水患,也让一些说他有失恩德、获罪上天、请求上天宽恕的家伙们乖乖的闭上了嘴巴。

这时,他看的正是李承乾、秦风、魏征等人的联名上奏。

水患带来了沉痛的伤害,却也留下来宝贵的资源。

那灾害所带来的烂泥是最天然最纯净的肥料,因此也有一句古话“洪灾过后,来年必是大丰收”。

是以由李承乾牵头,大家一起上疏朝廷,请求免去受灾地今年的赋税,提议修筑加固堤坝,将洪灾地开垦为农田,重新择址重建陕县。

一条条款福利,激发了受灾的百姓对于未来生活的希望向往,一个个燃起了全新的希望投入了灾后重建中去。

李承乾决定离开了,灾区大小事情走向了正轨,他也不打算继续久呆下去,也不可能在河南继续耗下去,他于是号召三军打算撤离。

这消息一传开,整个河南震动了。

十万受灾百姓夹道相送,十数万四周未受灾害影响的百姓也赶来瞻仰义勇之师,若不是这群最可爱的人,他们的家园又岂能保得住?

二十多万百姓排成了如长龙一般的队伍,前不见首后不见尾,欢送着历史上第一支抗洪救灾的军队。

作为总指挥,太子李承乾走在了最前头,山呼海啸一般的“太子千岁”响彻天地。李承乾望着路上那一张张充满着感恩、真诚、下跪等种种情绪的质朴的面容,李承乾感慨万千的心想:“日后我若登基为帝,必将勤政爱民,为天下竭尽所能解决水患,让全天下,万万千千的百姓再无水灾之祸。”

在他之后是魏征、秦风、牛进达等一干大将,也受到了热烈的欢呼。

在他们之后走在最前头的是左武卫、左卫、左领卫,这是李承乾刻意安排的。

这些将士此次救灾的表现归纳起来,唯有十二个字:“功劳最大,名声最少,默默付出”。

他们在这次救灾中跟着秦风出力最大,也最辛苦。不是在第一线对抗黄河决堤口岸,就是在第二线挖掘堰塞湖,或者深入堰塞湖搜救。或许因为不够贴近百姓,获得的赞誉什么远远比不上其他军队,但李承乾知道没有秦风与这三卫就没有现在抗灾的大胜利。

他在在这方面显得很公正,给了三卫将士相应的待遇。

三卫上下与秦风接触的时间不长,对于他揽尽苦事累事的做法很不理解,直到现在他们接受万民欢呼的时候才有所明悟:上阵杀敌是保家卫国,这与洪水抗争何尝不是保家卫国?

同样的保家卫国,何分彼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