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再入仕途》第三章 全县第三的大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老师,我们一家人是来感谢你养了个好儿子,今天下午救了我儿子小宝一命的。”黄铁民一进门就开门见山,“来宝,给政策哥哥磕个头。”

黄铁民口称赵完成为赵老师,是有根据的。赵完成虽然已经四十好几了,头上已经有了白头,可要是再往前推个二三十年,赵完成也算是石头大队里响当当的人物啊!

赵完成是石头大队里四十岁以上的人中唯一上过师范学校的,在赵完成十六岁初中毕业的时候,就很是大胆地办起了石头乡第一所中学。赵完成自己读的初中是在区中学读的,离石头大队足足有二十里路远。

更让赵政策佩服的是,这所中学还是一所民办中学,赵完成自己任校长,另外请了两个高中生当老师。最后,硬是让赵完成赚了一套行李和学杂费用并考上了地区师范学校。

在石头大队里,基本上所有的成年人都在赵完成的手下读过书,有些学生的年龄甚至比赵完成还要大上好几岁呢。

在大炼钢铁的年代,很多人家里的铁锅都被敲碎了拿去炼钢。赵完成的学校学生也被派往搬运这些铁块什么的,还亲自到各家各户里去搬运。

赵完成却是留了一个心眼,拿出了石头大队里的一些没有用的废铁给敲碎了,铁锅却一个也没有动。所以,整个石头乡里,在大炼钢铁的年代,只有石头大队里队员家里还能够救上一个完好无缺的煮饭的家伙。

生产队员是淳朴的,自然念叨着赵完成的好。

不幸的是,赵老爷子却是个富农成分,无非就是解放前做了一些布匹生意,赚了钱全部买了田。而这样就凄惨了,因为划分阶级成分的依据就是各家田土的多少。就这样,赵家成了富农。

既然是富农子弟,自然是不允许从事教育工作的,赵完成后来也从光荣的人民教师变成了一个农民。

不过,石头大队里的人大多数还是尊称赵完成为赵老师。

“现在是新社会,不兴这个。”赵政策被吓了一大跳,赶紧站了起来,一把扶起了跪下磕头的小家伙。

秦香莲却是很殷勤地从抽屉里拿出了一碟炒好的南瓜籽,招待客人。这年代,也只有南瓜籽是队员自家种的,拿得出手。要说葵花子和西瓜籽,那是想都别想的奢侈品。

“嫂子这瓜子炒得就是好,喷香喷香的。”黄铁民吃了一颗南瓜籽,就恭维道。至于黄妻,是没有什么言权的,只是在旁边听着。

“铁民老弟,有件事情必须和你说清楚。”赵完成正色说道,“你提来的这瓶酒,咱哥两就把它干了,这猪肉你等下还是要提回去,心意我就领了。”

“这怎么成呢?”黄铁民就急了,“古人说受人滴水之恩,就应当涌泉相报何况今天是救命之恩呢。我们一家人是诚心诚意来道谢的,一点点心意,不成敬意。”

“老弟啊,谁家没有个难处呢。”赵完成就笑着“我估计小宝也是和我家方针一起下的塘,只是怕挨打,不敢承认罢了。这事情我们也有责任,没有管教好方针。千金买宅,万金买邻嘛。既然是邻居,互相帮个小忙也是应该的。”

“是啊,这年月,谁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年头到年尾也见不到几片肥肉。”赵母秦香莲也插嘴“你家的日子比我家还要困难一些,孩子也难见到肉啊,就别说客气话了,这情我们赵家已经领了,这肉啊一定要提回去。”

“这怎么好意思,拿出来的东西怎么好提回去呢。”黄妻嘴上这么说着,脸上的表情却是可以看出已经动心了,让赵政策看着觉得好笑。

不过,这个温饱问题确实是个大问题,现在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没有实施,赵政策是知道承包责任制的好处的,可这个年代,提都不要提,要是被当做小资产阶级给专政了,实在是太冤枉了,还没地方诉冤去!

“小军,今天下午是你先动的手,也给政策道个歉!”黄铁民好象突然才想起来似的,板着脸说。

黄小军的脸色就红了,讪笑着。赵政策赶紧说:“我和小军啊,从小打闹惯了,当不得真的。”

“就是,就是,我和政策上初中还是同桌的呢。”黄小军也赶紧说着,心里也感激赵政策给自己台阶下。

“还是知识分子通情达理。”秦铁民就感慨着,“赵老师,你好福气啊,我看政策就是个大学生的料。”

“可惜啊,现在没有高考制度,要不倒是可以试一试。”赵完成一听,脸色反而难看起来了,对这个老二,还真是有些担心啊。

赵政策却是心里一动,自己可是知道今年年底就会恢复高考了,机会还是来了。赵政策现在读高一,下半年就读高二了,参加高考七八年的事情了。

在后世里,赵政策在高考场合却是屡战屡败,一共复读了三届才考上了大学,也把家里给拖惨了。倒也不是赵政策不用功,而是学校里一天也就上那么一两节课,还是一些没有什么用处的东西。

这也难怪,赵政策命苦,上中学正赶上“文革”,初中二年,没有课本,语文讲毛选,数学讲珠算,而且以搞运动为主,基本没有上成课。高中二年,课本是《农业学大寨基本知识》、《工业学大庆基本知识》,学校主要倡导学工、学农、学军,对传授课本知识并没有什么硬性的要求。

不过,现在赵政策可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高考题目基本上都还记得,自己又有后世里的大学学历,要是靠个大学都考不上,还不如买块水豆腐自己撞死了算了,免得丢人。

赵政策也不急,依稀记得,教育部颁正式恢复高考的文件应该是在十月底的时候,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呢。

“你们几个先回去吧,我和赵老师唠嗑唠嗑。”黄铁民的声音把赵政策从沉思中惊醒。

黄小军早就听着无聊得要命,一听这话,如逢大赦,赶紧拉着母亲和弟弟走了。

“路线啊,你是生产队长,我们队员的日子难熬啊,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啊。”黄铁民马上压低了声音,“要想个办法才行。”

不知道为什么,赵政策一听到生产队长这个词,就觉得心酸。赵政策是知道的,自己之所以能够念高完全是哥哥赵路线的功劳。

其实,赵路线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甚至在全县升初中的统一考试在全县几千名考生当名列第三。

可石头乡是没有初中的,赵完成办的初中也随着赵完成去读师范学校而关门了。要上初中的话最少也要到二十几里外的区中学去。

到那里去上学,对一个农民家庭来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再不能跑回家吃饭了,要月月交硬正粮食,还要买菜票不要说其它花费也大多了。而同时,弟弟政策也在村里上了学。他父亲再也供不起他了。他已经十三岁,不用父亲自己也知道不能去读书了。他对父亲说:“爸爸,我回来劳动呀。我已经上到了高这也不容易了,多少算有了点文化。就是以后在村里劳动,也不睁眼睛受罪了。我回来,咱们两个人劳动,一定要把政策和方针的书供成。只要他几个有本事,能考到哪里,咱们就把他们供到哪里。哪怕他们出国留洋。咱们也挣命供他们吧!他们念成了,和我念成一样。不过,爸爸,我只是想进一回初中的考场;我要给村里村外的人证明,我不上中学,不是因为我考不上!”

就这样,赵路线从此便心平气静地开始了自己的农民生涯,并且决心要在石头村做一个出众的庄稼人。后来,由于他的精明强悍和可怕的吃苦精神,在十八岁那年,社员就一致推选他当了队长。这多年里,他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队里和家里的事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