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拾梦江南》第四章 四 桃源上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博翰又在教室转了几圈,时而停下脚步看一看学生写的诗,但都不是太满意。然后他突然发现了一些学生在胡乱写诗。他拿过一个男生的本子,只见上面这样写道:

啊,大海啊,你真美!

天空啊,你好蓝!

作业呀,你好多!

老师呀,你好帅!

林博翰不禁笑着对那个男生说道:“你挺不错的,有搞笑的天赋,以后可以多朝这方面发展,说不定能成为一个有名的幽默家。”

那个男生见林博翰没有批评他,反而夸奖了他,不禁一阵疑惑地说道:“老师,你不生气吗?我这么乱写。”

林博翰温和地笑着说:“有什么好生气的,你不是也已经写了吗?只是写的方式有些不同罢了。每个人的天赋都是不同的,你在这方面没有兴趣,我也不会强求你。”

男生思索了一下,激动地点了点头,说道:“谢谢老师,您是我见过最好的老师。”

林博翰谦逊地笑了笑:“你以后会遇到更好的。”

然后,林博翰见时间已经差不多,便重新走上了讲台,说道:“马上就下课了,请写完的同学就把本子交到台上吧。优秀的诗我会推荐到校杂志上发表。”

交完本子后,很快便到了下课时间,剩下的课程都让楚歌提不起啥兴趣来。他抱着本从家里带来的《康德哲学讲演录》观看着。虽然这本书他早就看过了三四遍,但康德的很多思想他还是没有记清楚。

他印象最深的还是康德对于物自体和现象的分析。

康德认为,物自体是存在的,但不可被感知,只有现象才是我们能够感知的。

而所谓的现象,在另一些著作和哲学家口中,又被称为表象,感觉材料。

这个如何理解呢?楚歌是这样理解的。

比如你看到了一张桌子,但其实你只是看到了桌子的现象,而不是看到它本身。你看到的桌子之所以是那样,是因为人类的视觉构造。

如果你换成一只蚂蚁,一只蝙蝠,看到的同一件事物又会完全不同。而有一句诗是这样写的:用云的眼睛去看云,用风的眼睛去看风。当然,我们也并不需要真正去纠结一个事物的本体和现象。如果太过纠结,陷入虚无主义,那你可能就离自杀不远了。

楚歌看书的时候,老师并没有来打扰他,或许是因为才开始的缘故罢。很快这一天便随着楚歌的思考过去了。

楚歌回到家中,吃完饭后,不禁看了看天边那一轮缺月。他想着,此时的苏清菡怎么样了,病好了吗?想得多了,他不禁起了一些相思之情,然后提笔在本子上这样写道:

相思吟

昨夜冬风昨夜星,半城烟花半城情。

烟花声震九州地,夜深相思心难静。

曾把落花唱余生,独立天涯叹伶仃。

今时有你异昔日,回首红尘道我幸。

道是有幸却有缺,山水相隔空月明。

穷极双目穿万里,欲寻江南你倩影。

人道天地不胜美,你笑更胜世间景。

此生愿尽诗家笔,只为与你白头行。

会当江南相逢日,宁负苍天不负卿!

(这首诗我为它作了个曲,旋律比较平淡,等弄好伴奏后再录歌,不久后应该会发到酷狗或者哪个音乐平台上。)

写完诗后,楚歌又到妹妹房间陪她聊了会天,然后便上床睡去了。小孩子总是容易嗜睡,这一点在前世楚歌十六七岁以后倒是不再发生了。

第二天,便是星期四,依照林博翰的讲话,这一天上午应该要出去上课。

楚歌背着书包来到班上时,意外地发现班上的同学基本上都已经来齐了。

他十分讶异地想了想,便明白了。这是对于未知的事物迫不及待啊,到底是小孩。

林博翰也来得较早,他今天换了一身中山装,整个人的身姿显得更加挺拔。

他站在讲台上,等班上人来齐后,便说道:“今天呢我带你们去桃源镇看看,顺便学一学桃花源记这篇课文。”

台下学生一片欢呼,而楚歌则是一脸懵逼,桃源镇?你不早说啊,你早说我还来学校干嘛?

林博翰一脸笑意地对着楚歌眨了眨眼睛,继续说道:“我们班的楚歌同学,他可是桃源镇的富二代啊,今天就让他给我们作导游,大家掌身鼓励。楚歌,站起来让同学们认识一下。”

楚歌一脸无奈地站起来,看了看周围打量自己的目光,说道:“老师,您这是找免费苦力啊。”

林博翰笑道:“这不是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吗?我们就步行去吧,好像也就十几二十分钟对吧?”

楚歌点了点头,然后背起书包,顶着众人的目光带头走了出去。

走了一会儿,姬明月跟了上来,走到楚歌的旁边。她今天扎着两根长长的马尾辫,整个人看起来煞是活泼可爱,她有些好奇地对楚歌说道:“你是桃源镇的啊,我听父母说,那里就像人间仙境一样,是真的吗?”

楚歌一脸冷漠地说道:“你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姬明月皱了皱眉头。说道:“你怎么这样啊,回答点问题都不愿意。”

楚歌耸了耸肩道:“我的时间有限,我走路喜欢思考问题,而不是浪费时间在不紧要的人身上。”说完就快步走开了。

姬明月跺了跺脚,生气地看了看楚歌的背影,然后便没有再说话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