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二刷了《流浪地球》。
自从初二带着一帮弟弟子侄们看完《流浪地球》,就感觉有些话想要聊聊。
我想聊的并不是电影本身。这部电影的质量已经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了,已经不需要我这样一个小透明来帮忙摇旗呐喊。
我想聊的是我自己和大刘的一段“恩怨”,也是这本书之所以会诞生的前世今生。
…………
那是21年前的一个深秋的中午,一个少年揣着一沓写满字的稿纸走到校园里的杂货店买信封和邮票。
那一沓稿纸上,是一个虫群的起源故事,整整两万五千字。
这是少年受《星际争霸》启发,结合当时的生物学知识所写的。
少年刚刚考上一流大学,正值年轻气盛,觉得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自己无法做到的。他正准备自己平生的第一次投稿,收信人是《科幻世界》编辑部。
这时,他看到书架上刚摆上了新一期的《科幻杂志》,便带了一本准备回去的路上边走边看。
翻开杂志,看到的第一篇就是——《乡村教师》,刘慈欣著。
这一天。距离宿舍三分钟不到的路程,少年走了整整半小时。
这一天。少年在操场跑道上漫无目的地走了整整五个小时,直到天黑。
这一天。少年没有吃午饭。
“我能写出这样的故事吗?”少年反复问自己。
科技知识,人文思想,感情脉络……单独拿出任何一个,都是简单而清晰的。但组合在一起,却成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山脉。
与之相比,自己引以自傲的故事简直不值一提。
犹如天渊般的差距横亘在眼前,似乎完全没有翻越的可能。
最后,少年不得不承认:“我写不出来。”
于是,那一篇稿子被放进了抽屉的最深处。
再也没有被取出来过。
…………
这个少年就是我。
从那一天起,我就劝告自己:断了写科幻小说的念头吧!乖乖去画图纸,平平淡淡过一辈子吧!
一晃二十年。
《全频带干扰》、《微纪元》、《流浪地球》、《山》、《三体》……大刘的书一本本出版。而我慢慢地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机械工程师——一如当年在电厂上班的大刘。
然而这个故事,就像它描绘的虫群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每过几年,它就会重新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来,努力改变自己以适应新的时代。哪怕已经面目全非,但永不放弃一丝一毫的希望。
所以,十年前的2005年,我又借用虫群的科技内核写了一本《终极进化》发在起点。但由于不了解网文写作特点,以及学业所迫,不得不放弃了这本书。
然而,2016年的时候,这个念头又一次浮现了出来。设定已经细致到了虫群起源星球的行星地质、气候环境,以及数十亿年的进化历程的科学原理、突变关键点、以及环境驱动因素。
这个时候,我的家庭事业也已经基本稳定,而且已经对网文写作有了更多了解。但正是这些了解告诉我,这个连一个人类角色都不会出现的虫群起源故事,是不会受读者欢迎的。
所以才有了这个以人类视角面对虫群的网文风格的故事。
然而让我没想到的是,就在我写下第一页故事背景设定的时候,我看到了吴京出演《流浪地球》的新闻。
就在本书开始连载的时候,《流浪地球》的宣传也开始了。
然后就是这几天轰轰烈烈的电影上映。
仿佛是历史的又一个轮回。
仿佛是宿命的相遇。
一个二十年笔耕不辍,一个二十年放弃写作。我和大刘的差距不仅未缩小,只怕还变得更大了。
不过,那又如何?
现在的我,也不是二十年前的少年了。
谢谢大刘,谢谢吴京,也谢谢郭凡导演。你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在今天这个世界,梦想是可以变成现实的。
那么我为什么不能为自己的科幻梦而努力呢?
网络文学,就是这样一个因梦而生的地方。
所以我现在在这里。
所以我会继续走下去。
不留遗憾。
…………
“无论未来会走向何方,我们选择——希望!”——电影《流浪地球》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