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中旬,天气凉了。早上,身子被热被窝拽着不肯出来。“笨鸟先飞,笨鸟先飞。”平时老说孩子,轮到自己战胜个热被窝都这么难!想到这,我迅速从床上坐起穿好衣服来到客厅打开了音响,《命运》、《快乐颂》、《晨歌》、《天鹅湖》等精典之乐让人走进另一世界。
音乐是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结合,也是一种情感与心绪的语言。音乐对人的精神成长有潜移默化的特殊作用,特别有利于精神意志的发展。但人能否感受和领会音乐语言,并不取决定于他掌握了多少音乐知识和技巧,而是看他能否从自然中读懂音乐。只有从自然中读懂音乐的人,才能从音乐中获取力量和美的陶冶。
“爸爸,签字。”儿子拿着作业本过来说。
“全写完了?”
“完了。”
签完字,儿子上学,我们上班。来到办公室我整理完内务就去校园外散步去了,这也是我的生活习惯。八点多散步回来,一进妻子的办公室我傻眼了。我看到王喜乐正背向我坐在那写东西,“嗯!喜乐,你怎么在这?”我惊奇地问。
儿子像惊弓之鸟“腾”地从椅子上窜起来,手中的铅笔也落到了地上,两行眼泪象开闸放水一般直泻而下。
“你还好意思问,你是不是神经有毛病?你怎么检查儿子作业的?他的作业又没写完。”妻子的情绪达到了极点。
我的心一下子剧烈跳动起来。我想,这孩子胆子也太大了,这样下去可不得了。
“早上你刚出去,刘老师打电话来,我过去一听情况可把我气坏了,我二话没说到班里连书包带儿子全给弄回来了。不想念就算了,你是他父亲,你看怎么办?”妻子带着埋怨,更带着恨铁不成钢的“爱”一口气把话说完。
听着妻子的数落,我的心怦怦怦的乱跳。妻子做出了对孩子自尊心最可怕的举动。真是说到做到,毫不含糊。
“你不是说作业都写完了吗?”我严肃地问。
“写完了”儿子的声音几乎听不见。
“什么完了。老师让改错,他把老师改过的一个没改。”妻子用一种异样的声调说。
我很奇怪,问:“什么叫老师改过的没改?”
“自己看。”妻子一脸不高兴。
拿过作业本,我被儿子出乎想像的改错法绷给逗乐了,说:“好个王喜乐,你把老师纠正的一个没改,真会偷机取巧。”
“你为什么这样改?”
“老师都以经改过了,正确的我已知道,我以为不用改了。”儿子小心地说。
“这不是真的。主要是不想写东西。”我拉着他的手和气地说,“以后不能这样了。”
儿子奋力地点头。
“既然已经回来了就把作业补上,然后自学上午要学得东西。”我摸着他的头说。
儿子舒了口气,察干了眼泪。第二节课时,儿子拿着书和作业本来到我的办公室说他补写的作业和新课的作业都写完了。
“新课作业也写完了?”我吃惊地我拿着本子寻思着说,“你既然有这个能力,为什么在家不把作业写好呢?以后可不能再这样了。”
“嗯”
“出去玩吧。“说完我继续做我的事。儿子却站在一旁不走,我说:“你还有啥事?”
他犹豫了一下,说:“爸爸,和您商量件事。您肯定不会同意。”
“啥事?”
“我想玩,玩,玩电脑游戏红警。”儿子结结巴巴试探地说。
“你为什么认为我不同意?”
“我没完成作业,犯了大错,你哪会让我玩!”儿子可怜兮兮地说。
“你觉得妈妈会同意吗?”
“妈妈说儿子爸爸管,让我来问您。”儿子向我送来恳求的目光。
“喜乐,对于玩,爸爸永远支持你,也包括今天的游戏。”
“爸爸,您同意了。”儿子眼里猛地放出光来。
“当然。但今天你写字这么快,这么好并不是你真心的,而是为了玩游戏来讨好我们。”
“爸爸,你咋知道?”
“这就是知识的力量。”我说,“这叫心理推测。爸爸明确告诉你,为了玩游戏才好好写字的想法是错误的。你是个学生,学习是你的工作,就跟爸爸妈妈和许多叔叔阿姨一样,上班要尽自己的能力把工作搞好,这是一种责任。”
儿子一个劲地点头,心急如焚,我看他心不在焉的样子说了声“去吧”话音刚落,他倒没影了……
中午吃完饭,儿子说:“爸爸,下午我咋回班呢?怪不好意思的!”
“小孩子家有啥不好意思。”妻子说。
“自尊心人皆有之。孩子的自尊心更需要呵护。”我毫不客气地说。
“喜乐,一会爸爸送你。”我心平气和地说。
“谢谢爸爸,谢谢爸爸。”
听着儿子的谢谢声,我心里美滋滋的。
近几年在两基达标的要求下,学校的建筑一般都是那块地方最风光的,吉兰太职工子弟小学也是如此。它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吉兰泰镇北端,它后面还有子弟中学和技工学校。吉兰太小学两幢二层教学楼是用黄色装饰材料装修的,四四方方,简洁宏伟。平坦的楼边镶着约一米宽的白瓷砖,中间有一个红色三角形标志物,像是一轮待要突破的红日。
吉兰太职工子弟小学校园内绿树成荫,建筑风格惹人注目。但沿着学校大门外有一条100米的街道,小商小贩随处可见,过往车辆掀起不少灰尘并送到小商小贩的食品上。有不少学生在风尘里口吃着这个串串香、那个麻辣烫。这会再看学校像座孤独的碉堡,不断受到各种利益者的攻击。
走到离校门口不远处,见一位30多岁的女人在墙下骂一个小女孩。她越骂越生气,最后竟动手打了起来。口中还不停地说:“你为什么才考了99、5分,那0、5分是怎么丢的?一天让你吃好的穿好的你只能考100分,将来才能有出息。知道了吗?”那个女孩子抺着泪,老老实实,天经地义地站在那接受惩罚。“妈妈也是为了你好,从小不考100分,长大就地像妈妈这样受苦挣钱。”女人动情地说。
确实,改革开放才短短二十多年,中国原有的价值体系被打得七七零八落,在新的价植体系尚未建立,或根本不可能再有机会建立之际,欧美二三百年所走过的工业化道路被强行摆在了我们面前,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和全新的生活法则,逼着人们去追赶。无论是富人穷人,还是其他人,每个人的灵魂与肉体都会在这场生与死的大风暴中经受最猛烈的洗礼。原本脆弱而复杂的中国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忙乱。人们没有别得出路,惟有在浮躁中积极应战求得生存。关键是,教育的浮躁会使一些家长对孩子产生一种可怕的情怀,他把自己对生活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这种情怀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多数又与升官、发财有关,而教育成为实现梦想的唯一希望,从而导致他们对孩子的考试分数有种特殊的情怀,使孩子变成父母人生遗憾的替罪羊,和不如意的出气桶,最终只能让社会充满仇恨……
“喜乐,你认识那个女孩子吗?”我指着问。
“认识。她是一班的王欢。”
“这孩子将来难了!“我感叹地向前走,见儿子站在那不动,说:“走啊。”
“爸,你别送我了。教室我自己去。”儿子突然说
“你敢吗?”
“敢。”
“好意思吗?”
“好意思。”
说完儿子跑进了校园。
下午回家,我问儿子为什么不让我送了。他说:“王欢考了99、5分都挨打,我感到你真是我得好爸爸。”
儿子的语气情深义重,令人欣慰。我说:“我想知道你当时是咋想的?”
“没完成作业,是我得错,但与王欢相比就太幸运了。所以我不让你送了。”
这件事不但对儿子有一定的影响,在接下来的一周里他表现的比较平稳,而且让我感悟到孩子的勇敢是从别人的信任中产生的。
那天,我反复研读英国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论习惯与教育”一文,文中写到:人们的思想多是依从着他们的愿望的,他们的谈论和言语多是依从着他们的学问和从外面得来的见解的,但是他们的行为却是随着他们平日的习惯的。所以马基亚维利说得很好(虽然他所论的事是很丑的),天性底力量和言语底动人,若无习惯增援,都是不可靠的。
在迷信以外的事情中习惯之凌驾一切是处处可见的;其势力之强,甚至在流血的事件中仍是如此。使得人们于自白、抗辩、允诺、夸张之后,依然按旧习惯作下去,好像他们是无生命的偶像,和由习惯的轮子来转动着的机械似的,这种情形真使人惊讶。
我们也可以见到习惯的统治或专制,可以看出它是怎么回事。印度人(我说的是他们哲人中的一派)会静静地躺在一堆柴上,然后还要争着与丈夫的尸身一同烧死呢。在古时,斯巴达的青年们常乐于在狄亚那的祭坛上受笞刑,连动也不动。我还记得在女王伊利萨白初年的英国,有一个被判死刑的爱尔兰叛党曾上呈总督,请求缢死他的时候用薪条而不用绞索,因为以前的叛党都是照例用薪条的。在俄罗斯有些僧人为赎罪起见,会在水盆里坐上一夜,直到他们被坚冰冻住才算。习惯在人的精神和肉体两方面的力量,例子可以举出很多。所以,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努力求得好的习惯。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做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开始的习惯。所言我们常见,在言语上,幼年时代比幼年以后舌头较为柔活,能学一切的语法及声音,并且四肢关节也比较柔活,适于各种竞技和运动。因为年长方学的人不能像从小就起的人能屈伸如意,这是真的;除非在有些从来固定自己的心志,反而把心志开放着,并准备好了接受不断改良的人们,那算是例外,但这种情形是非常之少的。但是假如个人的单独习惯其力量是很大的,那么共有的联合习惯,其力量就更大的多了。因为在这种地方他人的例子可为我之教训,他人的陪伴可为我之援助,争胜之以使我受刺激,光荣使我得意,所以,在这种地方习惯的力量可以说是到了最高峰。天性中美德的繁殖是要仰仗着秩序井然,纪律良好的社会的;这是无疑的。因为国家与好政府只是滋养已长成的美德,而不甚帮助美德的种子的。
在研读文章的过程中,我不停的对文中“天性中美德的繁殖是要仰仗着秩序井然,纪律良好的社会的;这是无疑的。因为国家与好政府只是滋养已长成的美德,而不甚帮助美德的种子的。”这句话进行思考,并不停追问:什么样的习惯才是真正的习惯?习惯的精髓是什么?习惯到底是怎样培养起来的?就拿我们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来说,从小到大学校为孩子制定了那么多严格的学习制度,从早到晚安排的满满的,甚至连星期天也不放过。可许多在小学考100分的孩子,上中学后从对学习加以“巧妙”的抵制开始,到初中毕业不少人对学生以生成厌学之心。这说明,我们在对人得学习习惯培养方式上是不符合学习发展规律的,更坦率地说我们对怎样培养学习习惯深层次的东西缺乏认知。
那么,现代教育中习惯的本质是什么?我心里很不清楚。但我只明白,应试教育崇尚的是机械习惯的培养。它将教育目光集中在制度与技巧的因果关系上,把眼前现成的手段看成是培养学生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的权宜之计。把教学中的技巧当作教育的精髓,把主要精力放在制定管理学生的规章制度、研究特殊教法、全力解析教材上。忽略了人性的发展,忽略了从孩子真实的精神层面和现实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人性习惯。应试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尽可能将事物分解成为零碎的可测的部分来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可人是个整体。这样的教育必然产生虚伪之情,社会必须缺少诚信。这种教育最大的隐患是压制学生内心的思想、创造性以及天生的、永不枯竭的学习愿望,破坏了学生自我改造的机能,最后直接导致人的学习能力的消失。而这类技巧式的教育一旦产生不良态度,会很快导致学生内心受到伤害,甚至整个教育体系出现灾难性后果。
又是一个星期五,中午上班我碰见刘老师,我问王喜乐这星期表现。“作业、改错都能按时完成,就是字写得不好,抽时间送到学习班好好练一练。”她说。
听了刘老师的话,我看了看悬挂在天空中的太阳,胸中得意起来。那种感觉连我自己也说不清。觉得捣蛋的儿子,学习差的儿子,很快将会从学业不利的状况中走出。“王老师,我到了。”我猛地从得意中清醒过来。一路上,刘老师与我再说了些什么我竟浑然不知,我不好意思地向刘老师说了声再见。
下午课外活动,我站在操场上。“爸爸,爸爸,”儿子高喊着从校门口跑了进来。他张着像小鸟一样的双臂,用一对明亮的眼睛,和石榴一样红得嘴,向世间展示着旺盛的生命力。“我得小红花了。爸爸,我得小红花了!”儿子跑到我面前拉着我的手说。望着儿子欢快的样子,我赶忙俯下身子在他额头亲了亲,说:“儿子,你真棒!”然后将他向向的举起转了起来。
“爸爸,快把我放下,我得赶快去告诉妈妈。一会还要回去打扫卫生。”
儿子转身跑了,望着他的背影,我收起笑脸心里寻思,“小红花有什么稀罕的,在幼儿园不是多的贴都贴不下了吗,”看来我们对心理学的理解还只是在表面文字上。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