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即是逆命。何为命,凡人者以行淫为乐,以五欲为常,修士则养精化气,杜绝五欲,以至长生
真界给修行分为六境界--起灵,纳海,观心,真识,洞天,道一。
前三者,尚处于凡境,稍有天赋者都能修至观心,然则若是不能度过心劫考验,难入真识。
后二者称为脱凡,辨查天地至理,以归己用,乃至洞察天机,趋避福祸。
最后者称为道境,身与天地想通,近乎不灭,化繁为简,直至得道成仙。
修行之路,性命双修,不管哪一境修士,都要打磨身体,磨炼心性。性命为根基,大道为工具。越到修行深入,越讲究见心明性。
如今大道难明的元一洞天内,修士皆以修命为大任。
盖因洞天,道一之境不可求,修性便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陆宁的先生,便是一位真识境修士,前身作为真界儒家准君子,转生在此方世界之后,何儒在灵识蒙蔽之下转而修了道家法门。并且进展神速。
对于何儒来说,现在的陆宁,到底是修道还是修儒,很难以抉择。
此地道家法门,在何儒看来太过于低劣了些。至于那位道家至圣的修行功法,现在来看还是遥不可及的。
可若是修儒,一则,元一洞天内并无儒道传世,将一身灵气转换为儒家浩然真气,难度极大。
二来若是被人发现端倪,徒增祸事。儒家思想,于凡人有益,却不为此地修士所接受。
思来想去,何儒打算先放一放,等彻底确定陆宁心性后,再做安排。
因此现在的陆宁,没有固定的行气路线,灵气也没有一丝杂质。以后修习道法,儒法,甚至转修佛道,都能极轻易转换自身灵气。
日子就那么一天天过去,随着修行时日渐长,陆宁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更为清晰了。
在班里,陆宁算是个怪人,沉默寡言,每天早上第一个来,下课第一个走,从不和其他人有交集。
平城自行起灵者很少,天生起灵者更少,近百年来出现的天生起灵者,两只手就能数过去。因此各家对于自家的子弟们都下了命令,希望私下接触陆宁。只不过陆宁没这个兴趣,对于周围同学的示好,一概无视了。
少年们大多是骄傲的,陆宁的行为在他们看来确实有些孤傲了,因此也愈发不喜,一段时间过后,陆宁见无人再打搅自己,倒也落得清净。
何儒要求陆宁在学院里好好修习相卜之术,这些术法,都是对大道规律的观察和总结,陆宁学的好了,对日后修行大有裨益。
在陆宁的理解中,命,相,卜这三种术的目的好像是差不多的,陆宁问过自己先生。
先生说“命,相,卜三道,其实是想通的,都是推衍未来的方法,同一件事,你可以通过这三种方法推演,最后得出结论。”
初级班所学的相卜知识,只有观相和结绳卜筮法。这些陆宁已经学习的差不多了,只不过想运用到实际上却很难。
相书上说的气,面,骨,脚,手,五类观察的地方,陆宁能做到的只有观察神气,面相,其他部位,陆宁也没个人选。他在学院里没个朋友,外面也没有熟知的人。
卜筮之法,操作太过繁琐,而且陆宁在陆宁看来,用处不大。
按着老师们所传授的,沐浴更衣,虔心祷告,然后带着疑问去占断,结果忙活半天,简单的,能测明日天气如何,可这靠着观察上空云层变幻便能猜出个一二。
治愈复杂些的,陆宁曾经想算算自己父母的下落,结果草绳自燃。
陆宁将自己的疑问告诉了先生。他觉得这个卜术好像鸡肋了些。
“你现在便能推演出来?”何儒的表情略带些惊奇,在他看来,虽然这般命术层次不高,却也不是那么简单便能掌握的,修此术者,最为关键者便是心诚则灵,当带着怀疑去推测的时候,结果就已经不太准确了。
如此看来,陆宁在这条道路上的天赋是极高的,思量片刻之后,何儒取出一束玉简,传给了陆宁。
都天斗数,是前人以观测的十数颗命星的轨迹运转,断出卦象,占出未来的福祸遭遇:或是以观测者为中心,根据四周环境变化,进而划定八门的一种道术,尽管在命术中并不算得高深,但对于陆宁这种初学者来说还是太过深涩难懂。
何儒原本担心是否进展太快了,后来见识到陆宁的天资之后便将此卷交给了陆宁。
每天夜晚,天气晴好的话,陆宁就会遥望着那几颗遥远的命星,按着他们运行的轨迹进行数算推演。待到精神疲倦之后才缓缓睡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