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沈南山官场纪事》07 县委书记的称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尽管知道上游齐家岭水库已经关闸,但沈南山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沈南山征求了李多余的意见后,两人立刻把村里的情况报告了乡里,并请求炸药、雷管和技术支援。乡里自然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不敢耽搁,第二天天没亮,就由派出所副所长张银锁带着一应物品进了村。

经过一上午的勘探、布线,一切准备工作全部就绪。中午时分,李多余一声令下,只听“轰-轰-轰”的几声惊雷,这条从天而降的大坝“建”成不满一天,就被炸开了几个口子。在早已憋屈已久的莽河冲击下,轰然倒塌,不一会儿就散了个干净。莽河像一条挣脱束缚的巨蟒,嘶鸣着向下游奔去。

大门洼里的水位也逐渐恢复了正常,岌岌可危的子堤警报解除了。沈南山抓紧组织村民争分夺秒地在大门洼前构筑起沙堤,傍晚时,一条百米的屏障就再次出现在了村民的面前。沈南山感到极度的疲惫,困自不说,腰也疼的要命,直不起来。他歪头一看,原来是腰部长了一些小红包,大概是过敏,就没在意。

沈南山盯着滚滚东去的莽河,看着浑浊的洪水偶尔出现的稻子,心里一阵揪痛,村民们辛辛苦苦一年多,一夜之间全都被冲了个干干净净。

接下来的日子,又是一会儿雨,一会儿晴。但是沈南山已经没有了最开始的紧张,它晴由它晴,它雨由它雨,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坉,倒也没有再出现什么很大的意外。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学生突击队”已经被村民们改为了“南山突击队”,而村民们也不再喊他“沈干部”“沈大学”,代之以更为家常和亲切的“南山”了,就连李多余看到他,也是荤话粗话多了,阴阳怪气少了,见面还会扔支烟过来。沈南山很享受这种改变,这也是自己期待的改变。

一天午后,看到艳阳高照,沈南山照例四处走走,特别是“前滩新村”的二十来户村民安置点是他每天必到的地方。米贵看到他,依旧是不说话,但是明显已经没有了怨气。

从安置点出来,沈南山就上了后山,这里居高临下,可以俯瞰整个马前峪。回想起两个月前那个风雨如晦的夜晚,他和李二娃也是站在这里。与那次不同的是,李二娃上次不辞而别后,再也没有回来,沈南山几次问乡上,那边也是含含糊糊,思索了半天不得其解,沈南山所幸抛到脑后,观看起马前峪的地理形势来。

马前峪是典型的“两山夹一沟”的地理形貌,对面的天狼山是太行余脉,海拔1100余米,极为陡峭,是一个天然的回音壁,东西长约10公里;脚下为跑马山海拔640余米,坡度相对平缓,已被村民们陆陆续续开垦为旱田,层层叠叠,颇具美感,大片的花椒树种植其间,正是将熟未熟的时候,红红的花椒一簇一簇挂在树上,山风一吹味道很是浓郁。“一沟”自然是莽河冲击形成的滩涂和小块平原了。现在早已成为生养马前峪的沃土。值得一提的是,莽河还是中原省与太行省的界河,两省划河而治,天狼山以南为中原,以北为太行。沟内形貌也自不同,极目而见,莽河自峪口东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段,每段三四公里不等,随着两山间距离的远近,水流也自湍和不均。

“真是一块风水宝地。”沈南山心中一动,由衷地发出了感叹。这一动之中,他隐隐约约地想到了什么,尽管尚不清晰,但却颇让他振奋。

正踌躇满志间,沈南山就看到两辆小车、一辆依维柯进了村子。沈南山太熟悉这场景了,一定是上级有领导过来慰问了。当实习记者时,沈南山可没少报道这种活动。

沈南山赶紧往下跑,到得跟前的时候就看到一行人正站在大门洼前指点江山,人群中沈南山看到乡党委书记郭喜贵一脸兴奋夹在其中,正贴着一位身着军用迷彩的中年人在低头汇报。乡镇王改芹在后面不远处站着,颇有些云淡风轻的意味。支书李多余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看到沈南山过来,总算舒了口气,招招手道:“南山,快过来!县上秦书记来了!”

中年人似乎被身后的说话惊动,转过身来,看到一脸茫然的沈南山,主动伸出了手紧紧握住沈南山:“你就是小沈同志吧?‘南山突击队队长’?”

沈南山估计这就是秦书记,赶紧道:“秦书记您好,我是沈南山。但不是什么‘队长’,那是大家伙闹着玩呢,做不得真。”

“嗬,你这个‘闹着玩’可不简单。我可知道,这马前峪可是咱们县受灾最重的村,没死没伤一人!很不容易!是不是呀郭书记、王乡长?”秦书记依旧没松开手,把脸转向了紧张的郭喜贵和平静的王改芹。

两个人赶紧应和,纷纷称“是”。沈南山这才恍然大悟,看来这两位多半已经向县里汇报了情况,至于是谁说了自己的好话,他估摸着多半是王改芹。

“刚才我们一路过来,已经简单看了看这里的情况。一个刚毕业的选调生,能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干出这样的成绩,是全县在‘三讲’教育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县里已经把这里的情况报到市里,市委宣传部组织省市两级媒体采风团前来采访,现在已经出发了,不下雨的话,夜里应该也就到了。”秦书记继续说。

封闭在马前峪两个多月,沈南山都快忘了这些官方的词汇。但是他依稀知道,所谓“三讲”,就是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是今年党中央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开展的一项学习教育活动,是今年全党最大的政治任务。听到秦书记站在“三讲”教育的高度来评价自己,沈南山第一反应反而是“领导水平就是高”,而不是受宠若惊。

看到郭喜贵、王改芹、李多余那一张张热切的眼睛,沈南山知道,接下来自己的话将会至关重要,沈南山借着谦虚的当口,迅速整理了思绪,接下了话头:“秦书记过奖了,这都是县上、乡上指挥得好,村里组织的好,您可能不知道,郭书记、王乡长亲自研究了防汛方案,三天两头打电话问情况、作指示,给了很大的支持,村委会、多余书记吃住在指挥部,操心费力,村民们都很信服。再就是这几个高中生,闯劲十足,很有朝气活力。这是大家的功劳。这也充分说明,咱们的各级组织健全有力,很有威信呢!”一口气说太多,沈南山很有些喘不过气,“至于我,只是做了一些该做的工作,落实好乡党委、乡政府的意图而已。接下来的任务还很重,我们一定在县委、乡党委的领导下,把工作干好,不辜负秦书记和组织的期望!”

一席话下来,刚才还提心吊胆的众人,瞬间喜笑颜开。郭喜贵更是眼里放出光来,若不是秦书记在场,没准会握住沈南山亲上一口;王改芹则眼含赞许,微微颔首;李多余就更别提了,激动地两掌相搓,都快起泥儿了,眉角的刀疤抖得厉害;春生、鹏飞几个兴奋得满脸通红,站在沈南山后面咧着嘴笑,也不知道谦虚谦虚。

“好,好,小沈同志,不骄不躁,这在年轻人中很难得。”秦书记听到沈南山说“各级组织健全有力、很有威信”也自心喜,轻轻拍拍他,终于抽回了手。

从大门洼出来,秦书记在前呼后拥之中又视察了受灾安置点。受灾的村民啥时候轻易见到过这么大官,这可是古时候的县太爷,都没口子地“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书记。”一些“前滩新村”的村民又七嘴八舌地讲了沈南山的事迹,秦书记耐心地听完,并不时回头打量几眼,看得沈南山颇有些发毛。

接下来,就是迎接省市媒体采风团的准备工作。秦书记一行显然是有备而来,没一会儿,村里的各处就挂满了显眼的格式条幅,什么“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什么“战天斗地、决战莽河”等等,不一而足。更为显眼的是,村委会挂起了“马前峪抗洪抢险指挥部”“南山突击队”两面大旗,比之前的红旗,自然更加威风。就连队员们的红袖标也是统一配备。宣传部门的同志还特别对沈南山他们进行了培训,强调要把困难说足,把成绩说透、把危险说够等等,听了不一会儿,沈南山就头昏脑胀起来。不由得心下感叹:“这可比自己这个新闻专业的科班生强了太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