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云弯腰拱进临时搭建的窝棚,见母亲犹在昏睡。棚内太矮,他只能爬行到云娘子的身边。溃烂的膝盖和冰冷坚硬的土地乍一接触,引起钻心的疼痛。他咬牙强行忍住,伸出布满冻伤的手,摸了摸云娘子的额头,发现高热仍未退去。心里一惊,小心翼翼从怀中拿出“九转回春丸”,捏开云娘子的牙关将它放入。然后抱膝坐在一旁,观察她服药后的反应。
就在此时,小云感到一股暖流涌向四肢。一会儿工夫,早已僵直麻木的双腿,就有了知觉。服下不久的“九转回春丸”,已经初见功效。小云大喜,对木荣春的医术深感钦佩。对此药能够治好母亲的疾病,顿时多出了几分信心。
其实,“九转回春丸”虽具神效,但见效也不会如此之快。小云已经两日未曾饮食,腹内空空,丹药入腹后,很快就被消化吸收,药效自然比正常情形下快许多。
小云不知其中原因,以为母亲服药后,也会很快好转。谁知等了片刻,云娘子没有丝毫反应。他稍感慌乱,伸手一摸,发现母亲的额头仍然烫手。不禁大吃一惊,心想“难道是丹药失效了?”伸手捏开云娘子的牙关,见“九转回春丸”仍旧含在她的口中,并未咽入腹中。
小云心中惶急,从角落里拖出一个破瓷碗。见里面的半碗清水,早已凝结成冰。霎那间,他心如刀绞,不由得嚎啕大哭起来。他尽管具有超越年龄的胸怀和智慧,但毕竟还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当大难无情降临之际,他再也不住,多年来承受的屈辱和苦难,多年来和母亲相濡以沫的母子深情,都随滂沱泪水一泄而出。
他一边流着眼泪,一边迅速解开衣服,将瓷碗抱在瘦骨嶙峋的胸膛上。想用体温把瓷碗中的坚冰融化,然后再给母亲喂药。他不停的高声呼唤:“娘!娘!您醒一醒!娘!我是小云,您不能抛下我!”声音凄厉,回响在静寂的荒郊。
过了半晌儿,瓷碗中的冰没有丝毫融化的迹象。小云彻底绝望,默默地将瓷碗放在一旁,见母亲面容枯槁,泪水再次流下来。心想:“母亲要是死了,她一个人在黄泉路上,会不会感到孤单寂寞?会不会害怕?不如我也死了,好去和母亲做个伴儿。”
值此万念俱毁之际,突然脑中灵光一闪。他飞快捏开云娘子的牙关,俯身用舌尖将药丸顶进母亲的咽喉,然后用唾液将丹药送入她腹中。做完这些,小云筋疲力尽,加之两日滴水未进,体力严重透支。感到一阵头晕目眩,慢慢歪倒,昏死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昏昏沉沉中小云感觉有人在推自己。费了好大力气,方才睁开双眼,见是原来的邻居独孤景略。挣扎坐起,道:“你怎么来了?”不等景略回答,伸手去摸母亲额头。发觉体温明显降低,呼吸也均匀了许多。心中一喜,朝景略招了招手,小声道:“我们出去说。”二人猫着腰钻出窝棚。
天色漆黑,一弯残月刚刚升起,四周一片死寂。独孤景略和小云同年、同月、同日所生,只是二人出生早晚稍有不同。小云生于清晨卯时,景略生于下午申时。二人自幼为邻,时常在一起玩耍,友情自然很深。景略的父母八年前双双病逝,眼下他和本家的叔叔一起生活。他和小云同龄,身材却比小云高出一大截,小小年龄,颇有英武之姿。
两人在雪地上并肩而坐,景略道:“我方才过来找你,见你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还以为你死了呢!你是不是想吓死我!”说完微笑,一口雪白的牙齿在月光下分外醒目。小云微笑道:“不那么容易就死,你来做什么?”
景略从怀中掏出一个火折子和一个烤红薯,递给小云,道:“你已经两天没吃东西,天又冷,这怎么能行?今天家里烤红薯,我偷了一个,你快吃吧!哦,伯母怎样了?”小云接过火折子掖进怀里,却不接红薯,道:“我娘这会儿吃了药,应该很快就没事了。你偷家里的东西,让你婶娘知道了,免不了又要挨骂!红薯你还是拿回去吧。我向七婶讨了二斤小黄米,足够数日之用,你不必担心。火折子算我借你的,用过就还,免得你又要被婶娘数落!”景略嘿嘿一笑,将红薯揣回怀中。他自然知道小云的脾气,既然说不要,那么任谁也不能勉强他。
小云想起母亲还没有吃饭,对景略道:“你稍等片刻,我去去就来。”起身钻进窝棚。过了一会儿,他左手提竹篮,右手拿一口铁锅,腋下还夹着一捆干柴,拖拖拉拉走出来。景略捡了几块石头,将铁锅支好,捧了几把积雪放进锅内。小云一边向锅底填着木柴,一边道:“前几日下雪,无法进山,柴禾所剩无几,要节省些用了!”景略道:“待天气回暖,我和你一起进山,多拾些回来。”二人把火点着,坐下等着水沸。
景略道:“方才你说给伯母服药,你哪来的钱买药?”小云把遇到木荣春一事,从头到尾讲了一遍。说完挽起裤脚,伸直双腿,让景略观看。只见原本溃烂之处已经结痂,红肿基本消退,“九转回春丸”药效如神。景略大瞪双眼,道:“这药真的很神!不过这道士为什么要帮你?”
小云目视远方,缓缓道:“他说有事要我去做,作为报酬给了我二粒丹药。”景略哼了一声,语带不屑,道:“这道士恐怕没安好心!真要像你说的那样,他自己就有那么大的神通,还有什么事情解决不了,非要让你去做?”
小云微微一笑,道:“他是想收我为徒!”景略十分惊讶,道:“你是怎么知道的?”小云道:“我猜的!他不停的想用言语激怒我,又问了许多莫名奇妙的问题。他是在试探我的反应,并借此观察我的性情和品德。除了想收我为徒,我实在想不出他为何要这样做!”
不知为何,景略突然蹦起来,大声道:“这怎么能行!”见小云惊讶,解释道:“我是说,你不能跟他去当道士!”小云哭笑不得,道:“拜他为师,并不一定非当道士不可。”景略坐下来,摇头道:“那也不行!”小云颇感好奇,道:“这又为什么?”见锅里的水已经沸腾,起身从竹篮中拿出一个布口袋。伸手抓出一把米,想了想,又放回去一半,把余下的半把米投进了锅中。
景略稍有些激动,声音微微发颤,道:“所有的道士,只是一群自了汉,他们只顾自己修仙求道,百姓生死,国家安危,从来都不放在心上!你如果拜他为师,日久之后,岂不也就变成了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再说,你随他入山修道,伯母怎么办?”小云微笑道:“真是有其师、则必有其徒!”
小云此言,自然事出有因。景略的叔叔,一直希望景略能认真读书。几年后,如能考取功名,哪怕只是做一个小小的七品知县,也足以光宗耀祖。所以景略七岁时,他的叔叔就让他拜在镇里的毛举人门下,从此开始系统学习儒家典籍。出于门户之见,毛举人一向鄙薄僧道。认为这些人不冶生业,游手好闲,大多不通实务,是一群只图自己快活,不管他人生死的自了汉,于国计民生毫无益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毛举人的想法和言论,于教授学业的同时,也慢慢影响了景略。此时,小云对景略鄙视木荣春的言语,一点也不感到惊奇,盖因毛举人就是持此种观点。
小云却与景略恰恰相反。他的父亲几次科考失利后,心灰意冷,加之朝政**,奸佞当道,遂绝了入仕之念。回乡务农后,对道家学说渐渐产生了兴趣。耕作之余,常常在田间地头翻阅老、庄玄学之书。及到他弃世,家无长物,唯余下半壁诗书,其中近九成是道家典籍。小云从三岁起开始习字,充做教材的就是《老子五千言》。
时间一久,潜移默化之功自然显现。他对儒家所谓的修身、齐家、冶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毫无兴趣。对儒生毕生追求的所谓立言、立德、立功,也略有腹诽,常常以道家理论予以驳斥。认为儒家提倡建功立业,不但对国家毫无益处,反而助长了世人的争名夺利之心,更易使天下大乱。他心中理想的治国之道,是道家提倡的无为而治。
他与景略因所学不同,故而观点相左,如冰炭不能同炉。两人虽然要好,但只要一涉及到诸如人生理想、治国之道之类的问题,往往就会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近两年来,随年龄渐长,所学日深,小云对老、庄玄学的认识,已不仅仅限于皮毛。对和景略争论,已不是太感兴趣。常年贫困的生活,使他对人生**早已看淡,完全沉醉在淡泊宁静的个人世界里。
此时,小云见景略还要再往下说,连忙道:“我不想和你争论!再说,我还没有完全想好。”见粥已经熬好,拿起瓷碗从锅里舀了一碗,弓身钻进窝棚。见母亲犹在昏睡,俯身轻轻推了她几下,轻声道:“娘,您起来喝口粥吧!”
云娘子缓缓睁开双眼,神情极为呆滞。过了一会儿,脸上浮起慈爱的笑容。伸出干枯的双手,抚摸小云瘦削的面颊,道:“好孩子,你回来了!娘早上已经吃过了,这会儿还不太饿!”气息微弱,喘息一会儿,又道:“你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还是你喝了吧!”
见她清醒过来,小云欢喜无限,道:“娘,我从七婶那里借了二斤小黄米,足够我们吃好几天的。您不用担心,外面还有许多!您先喝了这碗,然后我再喝。”云娘子知道拗不过他,艰难起身。在小云扶持下,勉强喝了小半碗粥。
景略在外面喊了一声:“小云,我先走了,明天再来找你。”小云一边扶母亲躺下,一边高声道:“我知道了。”云娘子待喘息稍稍平定,轻轻推了小云一下,道:“快去喝碗粥吧,不吃怎么能行!”小云钻出窝棚,又抓起几把雪投进锅里。等到水再次沸腾,用积雪把火浇熄。然后端起锅,连汤带米尽数喝了下去。虽然只是半锅热水,里面并没有多少米,但一经入腹,小云还是感到身上已有了几分暖意。听到母亲的喘息声,愈加粗重,不禁暗暗发愁,心想“明天就是除夕了,家里只有讨来的两斤小黄米,柴也没剩几根,这年可怎么过?”
不管是幸福也好,还是苦难也罢,谁都不能阻止明天的太阳升起。今天是除夕,一年中的最后一天,明天将迎来崭新的一年。新年的来临,预示将有无数希望和无限憧憬,需要人们去为之努力、为之争取,乃至为之作出牺牲!这就是人生!
一大早,小云被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惊醒,揉揉眼睛,透过木板空隙见天色大亮。翻身坐起,见母亲已经醒了,道:“娘,您身体感觉如何?”云娘子微笑道:“孩子,娘很好!今儿是除夕,明日你就十三岁了!娘真希望你能早日长成个男子汉。唉,只怕娘的身体,是很难等到那一天了。”说完,剧烈咳嗽起来。
小云轻轻捶她的脊背,道:“娘,您安心休息,别乱想!开春后,您的病肯定会好的。”云娘子缓缓点头,无力说话,喘息片刻,昏睡过去。小云双眉紧皱,心想“母亲的病时轻时重,却总不见好。昨日服药后,略见好转,晚上还和自己聊了半宿。但此时她又不由自主的昏睡过去,恐怕不是什么好兆头。”想罢,稍感慌乱。从角落里拖出铁锅和仅剩的一小捆干柴,钻出窝棚。
见木荣春站在雪地中,小云躬身施礼,道:“木道长,您老早安!”木荣春点头回礼,将他扯到身前,道:“我放心不下你的冻伤,不知服药后效果如何,特地一早赶来看一看!”说完俯身察看小云双腿。小云心里感动,脸上却不肯露出,道:“您怎么知道我住这里?”
木荣春见冻伤已基本康复,心里一宽,微笑道:“这还不简单!在镇上随便找个人一问,自然得知。”说到这里,将目光投向小云栖身的窝棚。丈许方圆的一片乱石堆上,用十几张木板,草草搭了个一人多高的三角形架子,顶上铺了些茅草,算是屋顶。假如这也算是一间房屋,那间即将坍塌的土地庙,就该算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了!
木荣春心里一酸,道:“你就住在这里吗?你娘的病怎样了?”小云默默点头,再难抑制感情。泪如泉涌,扑通跪倒,道:“木道长,请您救救我娘吧!她病的很厉害,时常昏睡不醒,我很害怕!”他禀性高傲,昨日向冯员外借米,尽管已经两日未食,犹自不肯屈膝。今日为了救母,却能行此大礼,可见他实为纯孝之人。木荣春心如刀绞,道:“我不能当此大礼!你且起来,待我去看过你娘的病情后,再设法救治。”待小云起身,二人一前一后钻进窝棚。
木荣春俯身察看云娘子的脸色,又伸手去试她的脉搏。半晌未曾讲话,过了一会儿,向小云招了招手,二人又钻出窝棚。小云道:“木道长,我娘的病是不是很严重?”木荣春沉吟不决,心想“小云绝非寻常儿童,不如以实情相告。”道:“你娘的病,的确很严重。她体内养分,长期供给不足,导致中气衰竭。眼下五脏俱损,已经到了油尽灯枯之时。昨日如果不是服了‘九转回春丸’,恐怕很难活到今日!”
小云艰难的咽了一下口水,缓缓道:“木道长,您是行医之人,既然能够找出病因,就一定会有办法将我娘救活!您说是吗?”霎那间,声音竟已嘶哑,说完无力站立,缓缓跪倒在雪地中。
木荣春不忍看他的惨状,把脸别向一边,道:“我只是个道士,并不是神仙。只能治病,却治不了命。”从怀中摸出翡翠瓶,倒出三粒“九转回春丸”,递给小云,道:“你把这三粒丹药,一并给你娘服下,或许能使她活过今夜。你母子二人,还可以一起度过最后一个团圆年。人有生就有死,你不可伤心太过,反而使自己的身体受损。”小云接过丹药,踉踉跄跄向窝棚走去。及到近前,竟不知弯腰,头顶狠狠撞在木架上,似也不觉疼痛,整个人就如同傻了一般。
木荣春长叹一声,转身准备返回,见一少年向窝棚跑来。眉头一皱,他不愿有人于此时打扰小云母子,飞身上前,截住少年去路。来人正是独孤经略,他无奈停下脚步,大声道:“喂,你堵着我的去路作甚?”
木荣春微微一笑,上下打量景略。见他龙日凤角,长眉细目,鼻直口方。年龄不大,却极有威严,心中颇感惊奇。大笑道:“你这小友甚是可笑!所谓‘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你凭什么说是老道堵住了你的去路?只因你要走这条路,就要老道让路,你这小友好不霸道!”说完,擎出拂尘,掸了掸袍角上的雪泥。
景略一向厌恶僧道,见木荣春蛮不讲理,故做闲暇,更是令人做呕。不禁怒气勃发,吼道:“你到底让不让开?”木荣春双目斜视,道:“老道就是不让!难道你还要打我不成?”景略七窍生烟,却又无可奈何。哼了一声,转头向来路奔去。
木荣春心想“这孩子本性不坏,盛怒之下仍能自制,也算难得!”肩头一晃,再次拦住景略去路,道:“小友贵姓大名?”景略道:“我为何要告诉你?”木荣春哈哈一笑,道:“相逢就是有缘,互通一下姓名,又有何妨?贫道木荣春,是太和山‘真武观’中出家修道之士。”
通过昨日和小云的一番交谈,景略其实早已猜出此人就是木荣春,道:“原来是木道长!晚生独孤景略,是浣花镇柳条街上读书养志之人。”针锋相对,言语丝毫不落下风。木荣春哈哈大笑道:“答得好!小友既然是本地人,除夕日不在家中和亲人团聚,却是欲往何处?”景略道:“道长是出家人,不嫌管得太宽了吗?”说完转身就走。
木荣春一个起落从他头顶越过,再次将去路拦下。景略终于失去耐性,大怒道:“道长三番两次拦住去路,意欲何为?”木荣春吃了一惊,体内的乙木真气再次无故失控,和前日面对小云时的反应,一般无二。但在感觉上,景略和小云还是略有不同。小云体内的庚金真气凝而不散,所以初见之时就能察觉。景略体内的却是散而不聚,如果不是冲冠一怒,使他的真气在瞬间集结,还真是难以察觉。
至此,木荣春已能肯定,祖师见到的两道白光,一道是小云所发,另一道毫无疑问就是独孤景略所发。想罢,颇为欢喜,道:“小友不必动怒,老道有一事不明,想请教于你!”景略心中烦躁,道:“有事你快问!我还要及早回去!”木荣春道:“如果老道猜得不错,你和小云应该是要好的朋友。”
景略十分惊奇,道:“你怎么知道?”话音刚落,随即恍然,以为是小云告知木荣春的。道:“你猜得不错!我和小云同年同月同日出生,原先又是邻居,从小就在一起玩耍,自然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木荣春道:“你们生于何年何日?”景略满腹狐疑,道:“你问这些做什么?”木荣春道:“我自有深意,你放心,老道没有恶意!”景略道:“我们生于庚戌年八月十七日。”木荣春掐指一算,已知二人生于乙酉月庚子日。时值中秋,金星司权,二人本命庚金,又生于庚金帝旺之月,体质禀赋自然大大异于常人。想罢,道:“七日前小云家被大雪压塌,当时你是否在场?又做了些什么?”
景略道:“房屋倒塌后,伯母被砖瓦掩埋。小云大声呼救,我闻讯后赶去相助。当时情况极为凄惨,小云父母都是善良的本份人。苍天不但不给于保护,反而频繁降下灾祸,天理何在?我和小云一边清除瓦砾,一边大骂老天不公,仅此而已!”
木荣春缓缓点头,已经明了此事的前因后果,道:“你是否要去见小云?”见景略点头,道:“你现在不能去见他!小云的母亲病情危重,已到弥留之际,恐怕很难活过今夜。你此时前去,岂不扰乱了他母子的最后诀别?”景略大吃一惊,道:“此话当真?”
木荣春道:“我刚给云娘子看过病,此事千真万确!”景略缓缓跪倒,泪如泉涌,声嘶力竭的吼道:“老天爷瞎了眼,为什么好人短命,恶人长寿?奸人富贵,忠厚者贫穷?老天爷,你真的是瞎了眼!”说完,嚎啕痛哭。
木荣春将他扶起,道:“天意向来高难问,更非你我所能知之。我们只能尽人事,至于生死祸福,取决于天命。”景略大吼道:“不对!如果所有人都听天由命,任由恶人横行,良善之人又将如何生存?难道真要等瞎了眼的老天爷惩罚奸恶之徒?”缓缓摇头,语气十分坚定,道:“不!我们的命运,只能自己掌握!包括老天爷在内,无人可以主宰我们!”见他情绪失控,近于癫狂,木荣春不愿和他争辩,只是缓缓摇头。
过了一会儿,景略情绪平复,低声道:“如果伯母真的死了,撇下小云一人,孤苦伶仃如何生存?”木荣春轻轻一拍景略肩头,道:“你不必担心!七日前大雪破屋之祸,你二人情绪变化过大,引发体内的先天罡气上冲天际,惊动了我教的创教祖师。他老人家有意收你们为徒,此是千载难逢的良机,你是否愿意随我北上昆仑拜师?”
景略断然摇头,道:“我不愿!假如我拜入道门,就算可以炼成不死之身,又能如何?”脸上焕发出圣洁的光辉,朗朗道:“我愿用平生所学,上报君王,下惠黎民。太平之日,愿执笏庙堂,尽进忠言,辅君行尧舜之德政。天下板荡之时,愿为王前驱,披甲执戈,扫除奸佞,廓清乾坤。以功存社稷,名彪史册,上对得起列祖列宗,下对得起后世子孙,才不负我此生所学。如果随你入山修道,我顶多成为一个自了其身的闲人,于江山社稷又有何益?”将手一拱,道:“今日就此别过,后会有期。”不等木荣春回答,转身大步离去。
眼望景略坚定自信的背影远去,木荣春心生怜悯。景略欲以天下苍生福祉为己任,这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以后的岁月里景略将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正在神思飞驰,突然听到身后有细微的呼吸之声。迅速转身,将拂尘横在手中,心想此人能够欺近三丈之内,才为自己所觉,必是劲敌。
看清来人形貌,木荣春神情立见松弛。哈哈一笑,将拂尘插回领后,道:“我当是谁?原来竟是‘文宣王’驾到!贫道稽首了!”言罢施礼。三丈外一个身穿宝蓝色儒服的中年人,躬身回礼,道:“孔居易不请自来,有惊木真人法驾,有罪,有罪!”礼毕,两人相视一笑。
木荣春道:“二十年前自从京师一别,贫道和王爷未再谋面,想不到王爷竟是风采如昔!”孔居易道:“小王禄命之人,整日为案牍所累,难得余暇,岂能和道兄相比?道兄闲云野鹤,悠悠终日,岂不让小王羡煞?”
孔居易是儒门“至圣先师”孔子的第三十五代嫡系直传子孙,现官居御史中丞,世袭“文宣王”封号,是当今天子“昭武”皇帝的肱股重臣。一身“浩然正气功”,宇内罕有对手。二十年前木荣春曾应天子之邀,入京为百官宣讲道家“清静无为”之旨。在此期间,曾和孔居易有过数日交往。此后二人因一个在朝,一个在野,就慢慢断了联系。想不到今日两人竟在穷乡僻壤再次相逢。
木荣春心中诧异,道:“王爷公务缠身,何来雅兴到此边陲之地?”孔居易道:“此事说来话长。七日前,我在府中以国运为由起了一课,得‘贞讼悔泱’之卦。此为权臣犯上,天下大乱之相,不禁心生疑惑。当夜登上观星台,仰观天象,见帝星黯淡,天狼犯于西北,我心中更加惶恐不安。此时西北一道白光直冲奎星,我多年习研星象,推测必有非凡之人将要出世。于是次日向陛下请旨外出,前来西北找寻此人。”
木荣春暗暗点头,孔居易一代凡夫,居然也能窥破天机,和祖师所见相同,当真令人敬佩。孔居易道:“刚才和道兄说话的少年,就是此人。我想将他收为弟子,但道兄似乎也有此意。不知道兄能否割爱,将他让与小王?”
木荣春哈哈大笑,道:“此子刚才已经明确拒绝了我!王爷可以自行和他商谈,只要他本人情愿,贫道岂能阻拦?”一顿,正色道:“我观此子性格激烈,颇有愤世嫉俗之心。王爷将他收归门下,应以仁者之道加以教化,以中庸之道予以规劝。以防他神功大成后,多造杀孽!”孔居易大喜,施礼道:“小王谢过道兄!两日来我于暗中观察,此子性格虽然偏执,但本性纯良,绝不会危害世间。道兄尽管放心!小王就此告辞,他日道兄如能来京,你我二人再共谋一醉吧!”将手一拱,转身急驰而去。
木荣春暗暗感叹,孔居易是儒门嫡系传人,独孤景略能拜他为师,也算难得的机缘。自己应加快行事,以免夜长梦多。心中想定,飞身赶往土地庙。
随机推荐